-
公开(公告)号:CN100442403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580018347.8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 , B22F2998/10 , H01F1/24 , H01F1/26 , H01F41/0246 , Y10T428/2991 , B22F3/02 , B22F3/2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包含复合磁性颗粒(30)的软磁材料,所述复合磁性颗粒(30)由主要由Fe组成的金属磁性颗粒(10)和覆盖金属磁性颗粒(10)的绝缘包覆层(20)构成。绝缘包覆层(20)包含磷酸铁化合物和磷酸铝化合物。在与金属磁性颗粒(10)接触的绝缘包覆层(20)的接触表面中包含的Fe的原子比大于在绝缘包覆层(20)的表面中包含的Fe的原子比。在与金属磁性颗粒(10)接触的绝缘包覆层(20)的表面中包含的Al的原子比小于在绝缘包覆层(20)的表面中包含的Al的原子比。由此结构,可以减少铁损。
-
公开(公告)号:CN1965379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347.8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 , B22F2998/10 , H01F1/24 , H01F1/26 , H01F41/0246 , Y10T428/2991 , B22F3/02 , B22F3/2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包含复合磁性颗粒(30)的软磁材料,所述复合磁性颗粒(30)由主要由Fe组成的金属磁性颗粒(10)和覆盖金属磁性颗粒(10)的绝缘包覆层(20)构成。绝缘包覆层(20)包含磷酸铁化合物和磷酸铝化合物。在与金属磁性颗粒(10)接触的绝缘包覆层(20)的接触表面中包含的Fe的原子比大于在绝缘包覆层(20)的表面中包含的Fe的原子比。在与金属磁性颗粒(10)接触的绝缘包覆层(20)的表面中包含的Al的原子比小于在绝缘包覆层(20)的表面中包含的Al的原子比。由此结构,可以减少铁损。
-
公开(公告)号:CN100405659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02802450.8
申请日:2002-02-22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B1/10 , H01M2/1673 , H01M6/18 , H01M6/188
Abstract: 一种硫化物基无机固体电解质,它可抑制硫化硅与金属锂之间的反应,即使是当所述电解质与所述金属锂处于接触状态时也是如此,一种形成所述电解质的方法,和一种含有所述电解质的锂电池元件和锂二次电池。所述电解质含有Li、P和S,但不含Si。理想地,当采用一种配带有能够保持低于1.33×10-9hPa的超真空的分析室的XPS进行分析时,在下述两个元件之间的边缘区域,所述氧含量,从所述电解质到所述含锂物质,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在所述含锂物质表面上的含氧层,几乎完全被除去。所述电解质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至少部分所述形成步骤,与采用惰性气体离子照射所述表面以蚀刻所述基底表面的步骤是同时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465114A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802450.8
申请日:2002-02-22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B1/10 , H01M2/1673 , H01M6/18 , H01M6/188
Abstract: 一种硫化物基无机固体电解质,它可抑制硫化硅与金属锂之间的反应,即使是当所述电解质与所述金属锂处于接触状态时也是如此,一种形成所述电解质的方法,和一种含有所述电解质的锂电池元件和锂二次电池。所述电解质含有Li、P和S,但不含Si。理想地,当采用一种配带有能够保持低于1.33×10-9hPa的超真空的分析室的XPS进行分析时,在下述两个元件之间的边缘区域,所述氧含量,从所述电解质到所述含锂物质,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在所述含锂物质表面上的含氧层,几乎完全被除去。所述电解质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至少部分所述形成步骤,与采用惰性气体离子照射所述表面以蚀刻所述基底表面的步骤是同时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333574A
公开(公告)日:2002-01-30
申请号:CN01123142.4
申请日:2001-07-1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21 , C23C14/14 , C23C14/564 , H01M4/0404 , H01M4/0423 , H01M4/042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3 , H01M4/40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提供具有锂金属薄膜的元件,该元件极薄、均匀,并且不被空气退化。该元件包括基底和利用汽相沉积法形成在基底上的锂金属薄膜。薄膜厚度一般0.1μm-20μm。基底一般由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或碳组成。基底厚度一般1μm-100μm。该元件用作锂电池的电极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913993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547.6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 , B22F1/0088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H01F1/24 , H01F1/33 , H01F3/08 , B22F9/082 , B22F1/0085 , B22F2201/013 , B22F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论在任何施加频率下都表现出优异的磁性特征的软磁性材料、以及由该软磁性材料制备的压粉铁心。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方式是一种具有含铁和氧的金属磁性颗粒10的软磁性材料。该金属磁性颗粒10的含氧率大于0并且小于0.05质量%。使用这种软磁性材料制备的压粉铁心具有最大为2.0×102A/m的矫顽磁力。
-
公开(公告)号:CN1359165A
公开(公告)日:2002-07-17
申请号:CN01143587.9
申请日:2001-12-1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4 , H01M4/0407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6/18 , H01M6/24 , H01M6/40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68 , H01M2300/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具有相对高的离子电导率的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汽相沉积法,在加热的基底元件上,形成由无机固体电解质制成的薄膜。通过热处理获得的该薄膜具有高于在未经加热的基底元件上形成的薄膜的离子电导率。该离子电导率还可通过在室温下或在低于40℃的温度下的基底元件上形成由无机固体电解质制成的薄膜,而后加热该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步骤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333575A
公开(公告)日:2002-01-30
申请号:CN01123143.2
申请日:2001-07-1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68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提供制备具有锂和硫化物基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的方法,其中利用分别放置在密封容器中的负极基质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源材料。基质材料具有锂金属表面。分别从室空间的密封容器中取出基质材料和源材料,室空间基本不与锂反应并与空气隔绝且相邻于薄膜沉积系统设置。基质材料和源材料转移到系统中而不暴露给空气。系统中,利用源材料并在基质材料上形成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带薄膜的基质材料转移到室空间而不暴露给空气。室空间中,具有薄膜的基质材料放入密封容器中。由此制备不被空气退化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348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01123143.2
申请日:2001-07-1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68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提供制备具有锂和硫化物基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的方法,其中利用分别放置在密封容器中的负极基质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源材料。基质材料具有锂金属表面。分别从室空间的密封容器中取出基质材料和源材料,室空间基本不与锂反应并与空气隔绝且相邻于薄膜沉积系统设置。基质材料和源材料转移到系统中而不曝露给空气。系统中,利用源材料并在基质材料上形成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带薄膜的基质材料转移到室空间而不曝露给空气。室空间中,具有薄膜的基质材料放入密封容器中。由此制备不被空气退化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91469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537.2
申请日:2005-01-28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F27/255 , H01F1/24 , H01F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08 , H01F1/24 , H01F1/33 , H01F41/0246 , Y10T29/4902 , Y10T428/2991 , Y10T428/2993 , Y10T428/2995 , Y10T428/299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粉铁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压粉铁心具有耐热性优异的绝缘涂层,所述涂层可以充分抑制颗粒间的涡流流动。所述的压粉铁心具有彼此粘接而成的多个复合磁性颗粒。所述的多个复合磁性颗粒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金属磁性颗粒10;包围所述金属磁性颗粒10的表面10a的绝缘性下层涂层20;包围所述下层涂层20并含有硅的上层涂层30;以及含有金属氧化物化合物并处于所述下层涂层20和/或所述上层涂层30中的分散颗粒50。该分散颗粒50的平均粒径R满足条件:10nm<R≤2T,其中T是由下层涂层20和上层涂层30结合而成的涂层的平均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