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2133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29659.4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4Q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频段合路分路复合单元,包括:双工器,为来自基站的每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独立配备,提供对系统信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双工切换;隔离单元,为每个上行链路和每个下行链路独立配备,提高同频段系统信号同向传输时的信号隔离度;电桥合分路器,为每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独立配备,将两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进行合路成至少一路输出,或,将至少一路上行信号分路并馈入两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的所述上行链路中。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本单元的装置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首先,使同频段之间的隔离度提高,并可因需调节;其次,能降低系统信号的无源互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6981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10029938.0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频段双工单工切换合分路器,包括:第一、二滤波器,预设有与第一频段相对应的通带特性参数,分别与第一频段所在的双工链路电性连接;第三、四滤波器,预设有与第二频段相对应的通带特性参数,分别与第二频段所在的双工链路电性连接;第一、三滤波器分别与同一单工的下行链路电性连接,以将来自各双工链路的各频段信号分别滤波后复合至该下行链路中;第二、四滤波器分别与同一单工的上行链路电性连接,以将来自该上行链路的复合了多个所述频段的上行信号分别滤波后分路至各个频段所在的各双工链路中。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多频段双工单工切换合分路方法。本发明多频段双工单工切换合分路器结构简单,成本极其低廉,且具有可扩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69818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29938.0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频段双工单工切换合分路器,包括:第一、二滤波器,预设有与第一频段相对应的通带特性参数,分别与第一频段所在的双工链路电性连接;第三、四滤波器,预设有与第二频段相对应的通带特性参数,分别与第二频段所在的双工链路电性连接;第一、三滤波器分别与同一单工的下行链路电性连接,以将来自各双工链路的各频段信号分别滤波后复合至该下行链路中;第二、四滤波器分别与同一单工的上行链路电性连接,以将来自该上行链路的复合了多个所述频段的上行信号分别滤波后分路至各个频段所在的各双工链路中。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多频段双工单工切换合分路方法。本发明多频段双工单工切换合分路器结构简单,成本极其低廉,且具有可扩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10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95670.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波束形成网络、采用所述波束形成网络的子天线阵列和用于铁路系统的双波束天线。该波束形成网络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其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巴特勒矩阵,所述波束形成网络的所述输入端口、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巴特勒矩阵的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输入端口与对应连接的所述输入端之间设有增益控制模块。该增益控制模块实现了所述波束形成网络对应所述巴特勒矩阵该输入端的输入端口的降幅调控,进而使得采用该波束形成网络的子天线阵列和用于铁路系统的双波束天线所产生的两个指向的波束的增益不同,实现了高增益波束覆盖远距离狭长区域,低增益波束补充覆盖近距离弱覆盖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34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0055602.5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沿线通信覆盖方法,能够实现狭长场景下天线信号覆盖的问题。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宽波束高增益天线,能实现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约为65°,天线增益≥19dBi;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宽波束高增益多频段共用天线,能实现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约为65°,天线在低频段(≤1GHz)时的增益≥16dBi,在高频段(≥1.4GHz)时的增益≥19dBi,进一步的,为降低工程使用过程中电下倾角调整难度,避免覆盖“塔下黑”,天线垂直面需要有“零点填充”和“垂直面3dB波束宽度增宽”的赋形设计;进一步的,为降低对抱杆的承重要求,提升工程安全系数,要求天线具有小型化特征,如天线宽度≤400mm。
-
公开(公告)号:CN101321330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810029659.4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4W9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频段合路分路复合单元,包括:双工器,为来自基站的每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独立配备,提供对系统信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双工切换;隔离单元,为每个上行链路和每个下行链路独立配备,提高同频段系统信号同向传输时的信号隔离度;电桥合分路器,为每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独立配备,将两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进行合路成至少一路输出,或,将至少一路上行信号分路并馈入两个同频段系统信号的所述上行链路中。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本单元的装置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首先,使同频段之间的隔离度提高,并可因需调节;其次,能降低系统信号的无源互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93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029898.X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频段合路分路复合装置,包括:基站接口单元,提供至少两个接口,每个接口与基站进行一个频段的信号交互;隔离单元,其个数与所述基站接口单元的接口个数相对应,每个隔离单元为一个输入至所述接口或从该接口输出的信号制造插入损耗,以提高隔离度;合分路复用单元,下行时将隔离单元输出的各路信号合路并分配成至少一路输出至天馈系统,上行时将至少一路来自天馈系统的信号分路输出至各隔离单元。每个隔离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环行器,多个环行器时相级联,可产生不同的插入损耗需要。在多系统接入平台中,本发明的多频段合路分路复合装置既保证了相邻两个频段的信号的高隔离度,使信号传输质量提高,又节省了传统技术中的复杂构件,使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45593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98187.5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中监控的覆盖系统网络,用于完成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并提供集中式监控的功能,包括:近端节点,与基站电性连接,在基站与远端节点之间传输信号;至少一个远端节点,与该近端节点电性连接,完成信号的覆盖;若干多系统接入器,为每个节点独立配备并与各相应节点电性连接;每个多系统接入器采集其自身及与之连接的节点和/或天馈系统的监控信息,将该监控信息经该节点传输至与该近端节点电性连接的多系统接入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多系统接入器的具体结构。本发明实现了对覆盖系统网络的集中监控,一方面大大节省施工、管理、材料、组织等成本,另一方面节省网络资源且更便于管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934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29898.X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频段合路分路复合装置,包括:基站接口单元,提供至少两个接口,每个接口与基站进行一个频段的信号交互;隔离单元,其个数与所述基站接口单元的接口个数相对应,每个隔离单元为一个输入至所述接口或从该接口输出的信号制造插入损耗,以提高隔离度;合分路复用单元,下行时将隔离单元输出的各路信号合路并分配成至少一路输出至天馈系统,上行时将至少一路来自天馈系统的信号分路输出至各隔离单元。每个隔离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环行器,多个环行器时相级联,可产生不同的插入损耗需要。在多系统接入平台中,本发明的多频段合路分路复合装置既保证了相邻两个频段的信号的高隔离度,使信号传输质量提高,又简省了传统技术中的复杂构件,使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1248140Y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20189429.X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中监控的覆盖系统网络,用于完成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并提供集中式监控的功能,包括:近端节点,与基站电性连接,在基站与远端节点之间传输信号;至少一个远端节点,与该近端节点电性连接,完成信号的覆盖;若干多系统接入器,为每个节点独立配备并与各相应节点电性连接;每个多系统接入器采集其自身及与之连接的节点和/或天馈系统的监控信息,将该监控信息经该节点传输至与该近端节点电性连接的多系统接入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其多系统接入器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覆盖系统网络的集中监控,一方面大大节省施工、管理、材料、组织等成本,另一方面节省网络资源且更便于管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