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0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96716.X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导光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第一开孔;金属框,用于容纳光源和导光板;金属框包括环形侧壁,环形侧壁位于第一开孔内且与第一开孔的边缘具有间距;沿第一方向,即垂直于第一侧面且由第一侧面指向第二侧面的方向上,环形侧壁与第一开孔的边缘的间距由第一间距逐渐减小至第二间距,再逐渐增大至第三间距。通过适当调整第一开孔边缘各部位与金属框的环形侧壁的间距,可以降低由导光板侧壁出射至环形侧壁的光线的强度,即降低环形侧壁反射的光线的强度,从而避免出现显示装置的开孔位置周围的出光亮度与显示区域其他部位的光线亮度不均的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67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8679.6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导光板容易从线路板上脱落的技术问题。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和发光元件;线路板位于导光板的一侧;线路板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个凸耳部;主体部包括远离入光面的第一边缘;任一个凸耳部与部分第一边缘相连;主体部和至少一个凸耳部均粘接于导光板。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凸耳部,有利于增大线路板与导光板之间的粘接面积,提高线路板与导光板之间的拉拔力,避免导光板从线路板上脱离,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性能。上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4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27246.2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多个背光灯,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设有所述背光灯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导光板,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边框,包括金属框和胶框,所述金属框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四周的环形侧壁,所述胶框贴合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背光灯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第一胶带,一端贴合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面,且另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远离所述背光灯的一侧表面。本发明的导光板在灯条侧的长度增大,从而能够增大导光板的混光距离。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67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028679.6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导光板容易从线路板上脱落的技术问题。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和发光元件;线路板位于导光板的一侧;线路板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个凸耳部;主体部包括远离入光面的第一边缘;任一个凸耳部与部分第一边缘相连;主体部和至少一个凸耳部均粘接于导光板。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凸耳部,有利于增大线路板与导光板之间的粘接面积,提高线路板与导光板之间的拉拔力,避免导光板从线路板上脱离,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性能。上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00965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0645422.3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柔性电路板,与上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背板,背板与显示面板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散热片,粘接于背板;其中,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粘接区域和第二粘接区域,第一粘接区域在背板的正投影和/或第二粘接区域在背板的正投影落入散热片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柔性电路板包括接地区域,在柔性电路板粘接于散热片的情况下,接地区域位于第二粘接区域内,接地区域的导电结构与背板通过散热片电连接。相比现有的散热片,减少散热片的镂空面积,扩宽散热片热量传输通道,提高整体散热效率,保证LED背光源和IC芯片对应的显示面板处温度降低,避免用户在触控时有烫手感,提高用户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