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4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500154.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船头打捞组件、船尾打捞组件;船头打捞组件安装船头底部,船尾打捞组件安装在船尾底部,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之间通过钢缆连接;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上均设有气囊;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结构一致,船头打捞组件包括第一主单元、扩展单元、第二主单元;第一主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扩展单元与第二主单元之间通过插销连接,第一主单元与第二主单元之间通过钢缆连接。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所需水上水下空间小,无需大量气囊提供浮力,无需穿船底千斤钢缆,无需水上架设大型起吊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3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732317.2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马殿光 , 刘新 , 王浩 , 李华国 , 白汶达 , 季超群 , 于亮 , 刘小兵 , 吴鹏 , 张波 , 赵家强 , 陈袆 , 王诚 , 李玉林 , 邢岩 , 干伟东 , 杨宗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鱼巢生态护滩结构,包括至少两种护滩石笼,所有护滩石笼结构相同、大小尺寸不同,均设有网箱,在网箱内填充有块石,在块石内预埋有仿生鱼巢,在网箱上设有与仿生鱼巢巢口连接的鱼类通行孔口,在护滩石笼的背水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设有鱼类通行孔口,网箱设有平坦的网底和与网底固接的网罩,网罩的外貌采用流线型结构;护滩石笼由与其网底大小适配的混凝土底座支撑,混凝土底座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支腿,支腿插打在滩体内,支撑板压盖在滩体上;所有护滩石笼大小相间地密布在滩体上,大护滩石笼和小护滩石笼一个挨一个排列。本发明能够保护滩体免受冲刷,同时为鱼类等生物开辟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7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1149687.4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E02B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隐藏式护舷,包括护舷本体、伸缩单元、驱动单元和探测单元,伸缩单元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内套筒能够在驱动单元与锁止机构配合的作用下在外套筒内来回移动,内套筒的前端与护舷本体连接,探测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护舷本体通过法兰与内套筒连接,外套筒通过法兰与驱动单元连接。本发明能够使护舷隐藏于说通航建筑物前沿壁腔内,保护了有限的通航净空尺度资源,同时使岸壁保持平顺,水流条件更良好;本发明护舷不作业时隐藏于通航建筑物前沿壁腔内,避免了护舷结构常年经受暴晒,延长了护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1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500152.8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通航隧洞内沉船打捞工具及使用方法,包括起浮单元、拖带单元;沉船两舷舭部对称放置多组起浮单元,拖带单元位于每两组起浮单元之间;起浮单元包括起浮单元基座、千斤顶,起浮单元基座端部呈楔子状,千斤顶安装在起浮单元基座侧壁,起浮单元基座的楔子状端部通过千斤顶顶进沉船底部。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通航隧洞内沉船打捞工具所需水上水下空间小,无需大量气囊提供浮力,无需穿船底千斤钢缆,无需架设大型起吊设备,可快速使沉船起浮离地,操作方便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3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148021.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孔宪卫 , 李笑晨 , 朱玉德 , 王晨阳 , 张帅 , 李延伟 , 王义安 , 马殿光 , 李华国 , 张明进 , 康苏海 , 李晓松 , 郝媛媛 , 黎国森 , 张磊 , 曲径 , 杨宗默 , 干伟东 , 李晓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条件智能预报方法及系统,涉及水运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桥区水域实时的自然因素数据;获取桥区水域未来12小时、未来24小时和未来48小时的气象数据;根据自然因素数据预测桥区水域未来12小时、未来24小时和未来48小时的水流流速;根据未来12小时的气象数据、未来24小时的气象数据、未来48小时的气象数据、未来12小时的水流流速、未来24小时的水流流速和未来48小时的水流流速预报桥区水域未来12小时、未来24小时和未来48小时的通航安全条件。本发明能够实现提前2天的通航安全条件智能预报,为监管部门提前采取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94313.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Q10/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船舶仿真模拟及风险评估方法,涉及航海仿真技术领域,通过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构建环境数据库的方法,利用该数据库对时空变化的真实环境矢量场进行重现,解决航海模拟器中现有风流浪环境模拟不逼真的局限性问题,船舶在仿真模拟过程中与实船航行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能定量评估不同工况下船舶航行风险,优化了航道风险评估体系,相比现有技术,风险评估更准确,并提出了系统的通航环境数据模拟、数据库搭建、数据融合、风浪流耦合船舶运动模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船舶通航安全仿真模拟及风险评估成套理论和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627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70799.8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孔宪卫 , 许超 , 张帅 , 王晨阳 , 李笑晨 , 李延伟 , 朱玉德 , 李晓松 , 李秀起 , 张磊 , 康苏海 , 李华国 , 马殿光 , 郝媛媛 , 杨宗默 , 干伟东 , 曲径 , 李晓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大型船舶通航安全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涉及航海安全保障领域,主要包括:获取目标水域通航数据;所述目标水域通航数据包括目标水域地形数据、风级、能见度、冰况以及计划航线;预测目标水域计划航线的潮位值、横流流速和纵流流速;基于所述目标水域地形数据和所述潮位值,预测目标水域计划航线的航深;将所述目标水域通航数据、所述横流流速、所述纵流流速和所述航深分别与对应的危险度指标进行比较,确定超大型船舶在所述目标水域通航时的危险等级;根据所述危险等级,对所述超大型船舶的进港时间段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船舶进港时间段,保障船舶的通航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9097.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冲积河流河岸窝崩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待预警河段基础信息;根据待预警河段基础信息,获取待预警河段窝崩发生区域;对窝崩发生区域进行数值模拟,获取窝崩发生区域中的窝崩定位区域以及崩岸区宽度和崩岸位置;根据窝崩定位区域、崩岸区宽度和崩岸位置,获取冲积河流河岸区域窝崩预警等级。本申请依据经验法确定大致窝崩发生区域,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崩岸区域、崩岸宽度、长度、可能性等,最后综合窝崩强度值及区域重要性发布窝崩预警区域及预警等级;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能够充分实现对窝崩的发生区域及强度进行及时预警;具有可操作性及工程应用性较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1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500154.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船头打捞组件、船尾打捞组件;船头打捞组件安装船头底部,船尾打捞组件安装在船尾底部,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之间通过钢缆连接;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上均设有气囊;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结构一致,船头打捞组件包括第一主单元、扩展单元、第二主单元;第一主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扩展单元与第二主单元之间通过插销连接,第一主单元与第二主单元之间通过钢缆连接。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所需水上水下空间小,无需大量气囊提供浮力,无需穿船底千斤钢缆,无需水上架设大型起吊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5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7222.1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孔宪卫 , 张帅 , 杨宗默 , 张磊 , 李延伟 , 李晓松 , 郝媛媛 , 曲径 , 干伟东 , 黎国森 , 王晨阳 , 李晓星 , 李华国 , 王义安 , 马殿光 , 康苏海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关系的斜桥桥梁通航有效通航净宽确定方法,采用以下公式计算:l=B-C或者E,二者取大值,其中,l为有效通航净宽,B为实际通航净宽,C为防撞设施占用宽度,E为桥墩紊流宽度,C/E二者取较大值。当所述斜桥为正坐桥梁时,实际通航净宽采用以下公式计算:B=(L-b-a×tanα)×cosα,当所述斜桥为斜坐桥梁时,实际通航净宽采用以下公式计算:B=(L-b)×cosα,其中:L指跨度,b为桥墩或桥柱宽度,a为桥墩或桥柱长度,α为水流方向与桥梁轴线的法线方向夹角。本发明将桥梁的平面布置与桥梁区域水流航行及河道条件相结合,为斜桥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可以在桥梁设计阶段得到有效通航净宽,从而优化桥梁通航设计方案,以便保障桥区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