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4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54146.2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所述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主要由核桃油饼、核桃枝条、麸皮、壳斗科植物木屑、石膏粉、石灰、红糖、玉米芯制备而成,其中桃油饼先蒸制后混合核桃枝条和麸皮进行炒制处理,再与其余原料混合后填装制得菌包。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下,通过核桃枝条和核桃油饼的添加对菌包的原料和配方进行优化,提升菌包对食用菌的种植效果,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的产量。

    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54146.2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所述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主要由核桃油饼、核桃枝条、麸皮、壳斗科植物木屑、石膏粉、石灰、红糖、玉米芯制备而成,其中桃油饼先蒸制后混合核桃枝条和麸皮进行炒制处理,再与其余原料混合后填装制得菌包。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下,通过核桃枝条和核桃油饼的添加对菌包的原料和配方进行优化,提升菌包对食用菌的种植效果,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的产量。

    用于薄壳山核桃嫁接部位直径大于30公分的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39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378276.9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壳山核桃嫁接部位直径大于30公分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锯断砧木削平截断面,在砧木截断面的周缘上,等间隔选取多个嫁接点,采用多枝插皮嫁接法,在各嫁接点处嫁接良种接穗;砧木的截断面直径大于30cm;步骤S200:当各良种接穗的抽发枝条长至45~50cm高时,将各抽发枝条的上部周缘外皮削去后,形成嫩皮区,将各抽发枝条的嫩皮区相互靠接后,用塑料薄膜绑扎靠接部分;步骤S300:生长2年后,由靠接部分处向上生长出一支总接穗新梢。该方法在砧木切口上均匀多枝插皮接的基础上,对于不同方位嫁接成活良种接穗上抽发的枝条又靠接在一起,防止弱枝枯死,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完全。

    一种贡菜去皮切削设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0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3571.0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贡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贡菜去皮切削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设有若干组驱动结构;分隔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端,且分隔板的顶端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支撑条,并在另外一侧开设有两组以对应的转动支撑条为圆心的圆弧滑槽,并在圆弧滑槽处滑动设置有偏转支撑条。本发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贡菜筛选并控制其下落状态,方便后续作业进行,还能够对筛分的贡菜进行暂存,确保后续作业有序进行,并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穿刺固定,保证去皮作业的稳定进行,借助可调节的去皮刀座的设置,使得位于同一组去皮机构内部的贡菜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能够得到同一规格的去皮作业处理。

    一种食用菌无土堆叠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0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65947.0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无土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用菌无土堆叠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盘,所述无土栽培盘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无土栽培盘内部固定连接有栽培板,所述无土栽培盘下端转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无土栽培盘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无土栽培盘上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上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与无土栽培盘外壁固定连接。该方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栽培装置的运输和存放,为每个无土栽培盘内部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确保了营养液和空气能够均匀、有效地输送到每个无土栽培盘中,从而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一种食用菌无土堆叠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0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5947.0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无土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用菌无土堆叠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该装置包括无土栽培盘,所述无土栽培盘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无土栽培盘内部固定连接有栽培板,所述无土栽培盘下端转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无土栽培盘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无土栽培盘上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上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与无土栽培盘外壁固定连接。该方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栽培装置的运输和存放,为每个无土栽培盘内部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确保了营养液和空气能够均匀、有效地输送到每个无土栽培盘中,从而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一种促进茶果樟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82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57149.1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茶果樟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涉及茶果樟人工繁育技术领域。所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茶果樟鲜果冰水超声处理后去除假果皮获得种子,种子骤冷变温预处理,采用赤霉素、生育酚乙酸酯、N‑乙酰葡糖胺、复合维生素、复合氨基酸配制营养液,营养液喷湿纸张包裹种子、播种管理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提升茶果樟鲜种播种的萌发率,并且促进茶果樟早期萌发幼苗的生长,为茶果樟的人工繁育种植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一种促进茶果樟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8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57149.1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茶果樟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涉及茶果樟人工繁育技术领域。所述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茶果樟鲜果冰水超声处理后去除假果皮获得种子,种子骤冷变温预处理,采用赤霉素、生育酚乙酸酯、N‑乙酰葡糖胺、复合维生素、复合氨基酸配制营养液,营养液喷湿纸张包裹种子、播种管理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提升茶果樟鲜种播种的萌发率,并且促进茶果樟早期萌发幼苗的生长,为茶果樟的人工繁育种植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