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1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48851.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宣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徐州徐工养护机械有限公司
IPC: B07B1/22 , B07B1/42 , B07B1/46 , B01F33/80 , B01F23/80 , B01F101/28 , B01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振动筛,包括机体,机体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筛分滚筒和间隙排料的排料辊,机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网板,电动伸缩杆驱动网板直线往返移动,筛分滚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筛孔,网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筛孔,网板的上表面与筛分滚筒的外表面滑动接触,当网板往返移动时,第二筛孔与第一筛孔错开重叠。该振动筛,采用旋转的筛分滚筒和可滑动调节位置的网板,通过改变第一筛孔和第二筛孔的重叠度的方法,使筛分滚筒具有多级筛分的功能,该设计解决了分级筛分受筛分箱数量的限制的问题,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并大大缩小装置的体积,满足装置大型化或小型化的制造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7078.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岩石隧道开挖面高清图像建立第一代图像数据集;改进并训练Swin Transformer模型,通过模型生成第二代图像集并智能获取隧道面关键信息,继而建立包含特征参数的多源岩石隧道面特征数据集;建立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通过EM算法对建立的贝叶斯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等过程。通过训练和验证后的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能够对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进行自动化评价,输出判定结果,从而解决预测围岩质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较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5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03889.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766 , G06V10/764 ,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风化程度的智能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掌子面高清图像;建立隧道工作面风化围岩图像集;利用改进后的Swin‑Transformer模型实现对隧道工作面的软弱夹层、地下水和裂隙图像的识别和分割;建立多源工作面围岩风化程度数据集;利用练改进后的GBRT模型实现围岩风化程度的智能评估将工作面风化程度划分至:未风化、轻微风化、中等风化、强烈风化和完全风化,五个相应等级之一。该方法旨在解决目前隧道围岩风化识别过程中数据获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保证较高的隧道工作面弱夹层、渗漏水和裂隙等微小病害特征识别准确率,为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保障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57078.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岩石隧道开挖面高清图像建立第一代图像数据集;改进并训练Swin Transformer模型,通过模型生成第二代图像集并智能获取隧道面关键信息,继而建立包含特征参数的多源岩石隧道面特征数据集;建立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通过EM算法对建立的贝叶斯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等过程。通过训练和验证后的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能够对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进行自动化评价,输出判定结果,从而解决预测围岩质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较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4887.0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73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T7/6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10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工作面渗漏水智能识别和分割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在工程现场拍照获取隧道工作面照片建立图像集;随后基于swin‑transformer模型将图像集导入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后的模型识别图像集对图像集进行分类,最终可以区分五种隧道工作断面渗透水类型。然后进一步对有水的四种状态的图像进行分割,完成边界确定和面积二维计算,实现对工作面渗漏水的定位。本发明可以解决以往渗漏水识别中数据获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了渗漏水病害识别的准确程度与效率,对隧道工程的智能监测与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8848.X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云南宣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徐州徐工养护机械有限公司
IPC: E01C1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摊铺机连续喂料装置,属于摊铺机技术领域;包括喂料机,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在喂料机的机架端部的加热件,喂料机的输送带上安装有保温罩,加热件的顶部固定有进料罩,进料罩的顶部固定有驱动件。本发明通过保温罩、加热件、打散条和加热板一的设置,保温罩为喂料机上输送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保温,喂料机将其送入加热件后,下落中的沥青混合料被驱动件带动的打散条打散,以便与加热板一、加热板二及加热件充分均匀受热,落至加热板一、加热板二处时,打散条使加热板一、加热板二上下往复摆动,在加热并防堵料的同时,适应低温环境,增强沥青与集料粘结性,预防路面裂缝或坑洼,提升摊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22701990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1361759.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初支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恒阻让压初支接头装置,该恒阻让压初支接头装置安装于初支钢架单元上,且位于初支钢架单元的各工字钢接头处,其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恒阻让压初支接头装置均包括与工字钢接头钢板螺栓连接的连接钢板,以及位于连接钢板之间相互插接的插接套筒和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上形成有隧道变形剪切结构,插接杆向插接套筒内移动时破坏隧道变形剪切结构。该恒阻让压初支接头装置在隧道穿越软岩大变形段时,能提供连续、恒定的让压阻力,让围岩能发生足够的收敛变形,实现软岩大变形隧道“先放后抗,先柔后刚”的治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21400491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2874984.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装置的隧道工作面变形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推车、设备安装架、若干激光测距装置和监测报警装置;推车由车体和推柄两部分构成,车体底部安装有行走轮,车体的后侧安装推柄;设备安装架为框架结构,设备安装架固定安装于车体上;若干激光测距装置安装于设备安装架上,分别布设于车体的前侧及左右两侧;监测报警装置与若干激光测距装置有线连接,监测报警装置根据激光测距装置所监测的隧道工作面变形情况进行报警提示,从而反应当前隧道工作面变形状态。该智能监测装置能够高频率,智能化,可视化的对隧道施工工作面的大变形坍塌进行监测,避免隧道施工工作面的大变形坍塌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221957590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583806.7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多层支护结构,包括在隧道截面方向上由外向内环向设置的第一初支层、第二初支层、缓冲层和二次衬砌层,各层均沿隧道开挖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初支层和第二初支层通过自进式锚杆和中空注浆锚杆固定安装在隧道围岩上,第一初支层上对称设有让压构件。该多层支护结构在保持支护结构恒定承载力的条件下,发生软岩大变形时其能够产生一定的位移量以释放部分围岩压力,以及动荷载作用时积聚的能量,待让压量释放完毕后,该多层支护结构随变形的进一步加大而持续承载直至破坏,以达到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优化支护受力,保障隧道稳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1627155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347842.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工程变形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包括边坡混凝土台基座、无线倾角传感器、保护罩和防雨棚。边坡混凝土台基座通过预埋钢筋固定于边坡处;无线倾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于边坡混凝土台基座的顶面上;保护罩罩于无线倾角传感器上;防雨棚位于保护罩的上方。该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通过边坡混凝土台基座为无线倾角传感器提供安装平台,解决无线倾角传感器在边坡处的安装固定问题;通过保护罩和防雨棚对无线倾角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在强降雨或者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导致的因滑坡落石损坏无线倾角传感器及传感器进水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