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3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57078.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岩石隧道开挖面高清图像建立第一代图像数据集;改进并训练Swin Transformer模型,通过模型生成第二代图像集并智能获取隧道面关键信息,继而建立包含特征参数的多源岩石隧道面特征数据集;建立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通过EM算法对建立的贝叶斯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等过程。通过训练和验证后的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能够对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进行自动化评价,输出判定结果,从而解决预测围岩质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较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7078.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岩石隧道开挖面高清图像建立第一代图像数据集;改进并训练Swin Transformer模型,通过模型生成第二代图像集并智能获取隧道面关键信息,继而建立包含特征参数的多源岩石隧道面特征数据集;建立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通过EM算法对建立的贝叶斯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等过程。通过训练和验证后的树增强朴素贝叶斯网络,能够对数据缺失条件下隧道工作面岩体质量进行自动化评价,输出判定结果,从而解决预测围岩质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较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628228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20143834.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偏压连拱隧道的非对称WSS环向布设系统,包括安装支架、测量单元和智能网关;测量单元的数量与安装支架的数量相匹配,每个测量单元内均设有能够对先行洞结构线性形变进行监测的WSS传感器;通过若干安装支架将若干测量单元环向间隔布设于连拱隧道先行洞的截面方向上,通过每个测量单元内的WSS传感器对先行洞结构线性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智能网关实时传输监测数据至后台管理系统。先行洞受到偏压影响时,位于偏压段的多个测量单元的监测数据会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后台管理依据监测数据能够得知先行洞出现偏压,并进行及时的预警,避免隧道施工出现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627155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347842.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工程变形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包括边坡混凝土台基座、无线倾角传感器、保护罩和防雨棚。边坡混凝土台基座通过预埋钢筋固定于边坡处;无线倾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于边坡混凝土台基座的顶面上;保护罩罩于无线倾角传感器上;防雨棚位于保护罩的上方。该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通过边坡混凝土台基座为无线倾角传感器提供安装平台,解决无线倾角传感器在边坡处的安装固定问题;通过保护罩和防雨棚对无线倾角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在强降雨或者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导致的因滑坡落石损坏无线倾角传感器及传感器进水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98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461815.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隧道物理相似模型实验技术领域,提出了考虑地层不确定性的隧道纵横向物理相似模型实验装置,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变异地层和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隧道纵横向结构影响的相关模拟,包括隧道开挖模拟模块、外部可拆卸框架、可替换模型窗口、网格划分隔板和窗口封堵装置。本申请装置通过网格划分隔板的纵向或横向隔板将模拟的土体单元离散化为独立的网格单元,在装填过程中通过装填配制的不同单元土体来实现变异地层和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模拟,创新性地实现了对纵横交错密集分布的隧道开挖和不确定地层的模拟,对于研究纵横向复杂交错分布隧道结构在不确定地层中的受力变形特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3308.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B11/16 , G01M99/00 , G06F18/10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模型实验隧道纵横向全断面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模型箱、水平定位支架、垂直可调节定位支架、纵向传动机构、位移计旋转机构、速度控制器和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纵向传动机构的电动推杆控制位移计旋转机构的激光位移计沿隧道轴线平动,通过位移计旋转机构的中空轴步进电机控制激光位移计沿隧道环向旋转,令激光位移计覆盖隧道内侧任意点的量测,从而获取全部的隧道变形响应数据,并基于新型无监督生成对抗网络(GAN)模型架构进行智能化数据降噪滤波处理,改善数据质量和变形模式捕捉能力。本申请适用于探究各种扰动作用下隧道结构纵横向全局变形情况,可根据试验要求隧道的埋深、尺寸、水平位置和监测密度等进行灵活调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6057.9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50/08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安全隐患频次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及应用,该联合概率分布模型按如下步骤实施来构建获得:步骤1:隐患数据统计分析,步骤2:构建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步骤3:确定隐患症候最可能区间与最值;基于模型的风险预测应用方法,包括步骤4:根据工程前序所有每周或每月频率分布,基于不同超越概率将划分为五个等级,采用联合概率分布模型预测的最可能结果给出最终风险等级;获得安全隐患频次结果后,本发明将根据各标段的隐患频次分布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安全隐患频次等级,为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做出预警。该发明能够从条件概率和隐患统计分析的角度科学地预测未来隐患的分布规律,为今后重大工程隐患预防和风险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4855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021113.4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B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杆式双向水平位移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六面体框架1,防扭夹2,第一刻度尺31和第二刻度尺32,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尺框5,第一套环61和第二套环62,螺杆7,螺孔8;所述防扭夹2用于固定所标定的柔性杆式位移传感器,并与螺杆7相连,螺杆7旋进六面体框架1的螺孔8内固定并可以调整防扭夹2的位置与姿态;所述刻度尺3连接在六面体框架1的中间两层横杆上,用于测量被标定传感器的双向水平位移;所述尺框5套在六面体框架1的中间两组横杆上,可以沿六面体框架1移动,产生双向水平位移;所述横梁4通过尺框5连接在六面体框架1上;所述套环6连接在横梁4上,将在标定时内套柔性杆式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能够标定柔性杆式传感器接头部分传递双向水平位移的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26037.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一种变异地层与隧道数值模型的不匹配网格映射方法,本发明涉及不确定地层中隧道结构概率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来解决变异地层与隧道数值模型网格不匹配的自动映射方法。本发明建立的变异地层与隧道数值模型的不匹配网格映射方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变异地层模拟时的规整网格和隧道数值模型中畸变网格不匹配的难题,通过提出的方法,可以将变异地层网格单元的不同土体类型自动地映射到隧道数值模型中,为后续研究地层变异性对隧道结构受力变形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28967.6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室内模型试验领域,提出了一种模拟拔管提升注浆和地层加固效果快速估计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模型主体、贯入装置、注浆装置和静力触探装置;所述模型主体,包括模型箱和设置于模型箱的盾构隧道模型;所述贯入装置设置于模型箱上部,通过将贯入装置与所述注浆装置连接来实现模拟拔管提升注浆,通过将贯入装置与所述静力触探装置连接来实现采集静力触探测试数据以及地层加固效果快速估计。本发明可以实现微扰动注浆整治中拔管提升注浆的精细化模拟,并对加固效果进行快速估计。本发明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注浆施工参数,还能够显著提升注浆整治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