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1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19802.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焦鹏达 , 杨亮 , 杨凤 , 陈文强 , 弓旭强 , 陈义忠 , 张智华 , 王洪武 , 赵维谚 , 陈康 , 李正文 , 郑瑞东 , 符宗锐 , 杨腾 , 李俊鹏 , 崔玉坤 , 孙逊 , 李劲松 , 刘芮 , 庞峰 , 马大鹏 , 崔傲 , 朱国福 , 张孝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横担异常发热红外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复合横担红外图像数据,并对复合横担红外图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生成第一输入图像;对第一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特征数据,并对第一特征数据进行提取转换生成第二特征数据;对第二特征数据进行采样处理,将采样处理后的第二特征数据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以获取不同尺度下的目标特征;将目标特征进行解耦处理,得到复合绝缘横担异常发热红外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使电网的运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安全且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609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69351.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焦鹏达 , 秦磊 , 郑瑞东 , 符宗锐 , 王思琦 , 仓国斌 , 王雪涛 , 杨长旺 , 杨凤 , 杨润东 , 弓旭强 , 庞峰 , 李长武 , 陈康 , 马大鹏 , 孙逊 , 崔玉坤 , 杨腾 , 崔傲 , 姜立超 , 郭瑞兵 , 何晓龙 , 沈志 , 方明 , 王洪武 , 马仪 , 赵维谚 , 李俊鹏 , 杨亮 , 罗哲轩 , 吴绕永 , 杨金波 , 王新 , 刁闯 , 曹安全 , 蔡澍雨 , 王汉雨 , 李吉祥 , 王巍 , 李劲松 , 陈超 , 马江辉 , 李海顺 , 帅力 , 毛飞 , 褚志强 , 苏应敢 , 邹凯 , 赵碧航
IPC: B23P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栓紧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螺栓紧固工具及方法,其包括骨架单元、沿骨架单元水平移动的螺栓单元、螺母单元、对准单元以及张紧单元;对准单元设置于螺栓单元和螺母单元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三瓣型的整体结构配合液压缸的开闭功能,使得本工具能够灵活地进行线性移动和周向旋转,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和位置需求;其次,锁定件确保了螺栓在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连接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张紧器和爪机构的协同工作,不仅确保了螺栓的预紧力,还保证了法兰的正确固定,从而提升了整个紧固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05894.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高压变电站的作业方法及连接装置,包括作业方法;首先进入等电位;通过连接装置将机械臂连接在工作区域;通过远程终端算法控制机械臂达到预设位置;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机械臂位置;达到位置后进行清扫工作,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按照双臂需要抓取不同的工具分为多段工作路径和不同的位姿操作,对于双臂中任一一只臂做具体路径规划,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妨碍其他臂操作,本发明避免人工直接接触带电体,避免危险的发生;双臂协同作业方法模仿人的两只手臂,很方便上手应用;作业流程简单处理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可以更好的保护工人。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94557.2
申请日:2024-11-0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弓旭强 , 杨腾 , 李长武 , 赵维谚 , 杨长旺 , 杨润东 , 焦鹏达 , 李俊鹏 , 杨亮 , 王巍 , 郑瑞东 , 王汉雨 , 李海顺 , 帅力 , 罗哲轩 , 庞峰 , 秦磊 , 仓国斌 , 郭瑞兵 , 赵碧航 , 邹凯 , 刁闯 , 曹安全 , 苏应敢 , 沈志 , 马仪 , 孙逊 , 崔玉坤 , 何晓龙 , 李吉祥 , 符宗锐 , 王思琦 , 王雪涛 , 杨凤 , 陈康 , 马大鹏 , 崔傲 , 姜立超 , 方明 , 王洪武 , 吴绕永 , 杨金波 , 王新 , 蔡澍雨 , 李劲松 , 陈超 , 褚志强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维护与更换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线单串绝缘子串更换机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第一对象的状态数据;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第一特征的干扰清洗,将清洗后的数据传输到第二对象;第二对象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处理,控制第一对象的工作。通过智能算法和力位柔顺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绝缘子串更换作业的精准控制和环境自适应性,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发明设备轻便,能够在复杂工况下灵活操作,减少了硬冲击对绝缘子的损坏,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符合电网智能化维护的高精度和高安全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37829.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陈康 , 杨腾 , 杨润东 , 焦鹏达 , 杨长旺 , 符宗锐 , 沈志 , 方明 , 王洪武 , 马仪 , 赵维谚 , 李俊鹏 , 杨亮 , 崔傲 , 罗哲轩 , 杨金波 , 崔玉坤 , 王新 , 杨凤 , 弓旭强 , 马大鹏 , 孙逊 , 郑瑞东 , 李长武 , 庞峰 , 李秉宸 , 朱国福 , 王思琦 , 仓国斌 , 朱翔 , 王雪涛 , 陈洪兵 , 刁闯 , 曹安全 , 蔡澍雨 , 王汉雨 , 李吉祥 , 秦磊 , 王巍 , 李劲松 , 陈超 , 马江辉 , 汤世彬 , 李海顺 , 帅力 , 毛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不间断配电工作的方法及其电线夹,包括,在一个工作段内处于死线状态下进行电线杆架设、电线杆装配和布线工作;安装绝缘火线钳的电线夹的过程,用于在工作段内首段电杆和工作段内末端电杆定义的工作段内,保持电线的张力;将可移动式旁路跳线的一端连接到电线的过程,该过程将从安装在工作段内的绝缘带电电线夹的每个电线夹外拆除,用于在死线状态下进行分段工作,是通过使用绝缘带电导线夹和旁路跳线将电线分开,该跳线能够绕过新电线和即将拆除的老电线的直接电力传输方法进行工作过程,并且旁路跳线的电线杆可以随意移动,从而简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40216.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崔傲 , 李长武 , 沈志 , 方明 , 王洪武 , 马仪 , 赵维谚 , 李俊鹏 , 杨亮 , 杨长旺 , 陈康 , 杨腾 , 杨润东 , 焦鹏达 , 郑瑞东 , 庞峰 , 罗哲轩 , 杨金波 , 崔玉坤 , 王新 , 杨凤 , 弓旭强 , 马大鹏 , 孙逊 , 李秉宸 , 朱国福 , 王思琦 , 仓国斌 , 朱翔 , 符宗锐 , 王雪涛 , 陈洪兵 , 刁闯 , 曹安全 , 蔡澍雨 , 王汉雨 , 李吉祥 , 秦磊 , 王巍 , 李劲松 , 陈超 , 马江辉 , 汤世彬 , 李海顺 , 帅力 , 毛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路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路终端保护装置,包括转动部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内芯、设置在所述内芯上的开合组件、设置在所述开合组件上的联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联动组件上的转动组件;夹持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合组件一侧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连接组件,通过操作人员转动驱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带动连接组件转动从而使得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可夹持内芯,从而使得该装置可安装在本体内,随后再利用转动组件带动联动组件偏转方向,当联动组件偏转方向后带动开合组件90°偏转方向,则可利用开合组件的边缘转动清洁其内部边缘,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77512.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杨腾 , 张智华 , 王洪武 , 李俊鹏 , 杨亮 , 杨家全 , 庞峰 , 陈康 , 姜立超 , 马大鹏 , 王雪涛 , 杨长旺 , 郑瑞东 , 张雯娟 , 罗哲轩 , 仓国斌 , 李吉祥 , 李长武 , 焦鹏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线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种导线的配网双面线夹。夹持机构包括螺纹主杆、滑动设置于螺纹主杆外壁的夹持板、螺纹主杆两端的紧固螺母、夹持板内壁空腔的辅助单元;主体机构包括夹持板之间的双面定位块、面定位块两侧的紧固栓、双面定位块上下两侧的配合单元、膨胀单元;连接机构包括双面定位块两侧的定位孔、定位孔内壁的连接栓。本方案根据线缆的粗细来自行调节夹持板与双面定位块,线缆较粗时,夹持板与双面定位块不变,线缆较细时,双面定位块通过膨胀单元来减小夹持空间,确保对较细线缆的夹持,当线缆非常细时,在膨胀单元启动的同时夹持板带动辅助夹片运动进一步减少夹持空间,确保了对不同粗细线缆的自适应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569352.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赵维谚 , 马大鹏 , 罗哲轩 , 姜立超 , 杨长旺 , 秦磊 , 杨润东 , 焦鹏达 , 弓旭强 , 庞峰 , 李长武 , 陈康 , 孙逊 , 崔玉坤 , 杨腾 , 崔傲 , 郭瑞兵 , 何晓龙 , 沈志 , 方明 , 王洪武 , 马仪 , 李俊鹏 , 杨亮 , 吴绕永 , 杨金波 , 王新 , 郑瑞东 , 杨凤 , 符宗锐 , 李秉宸 , 朱国福 , 王思琦 , 仓国斌 , 王雪涛 , 陈洪兵 , 刁闯 , 曹安全 , 蔡澍雨 , 王汉雨 , 李吉祥 , 王巍 , 李劲松 , 陈超 , 马江辉 , 汤世彬 , 李海顺 , 帅力 , 毛飞 , 褚志强 , 苏应敢 , 朱恩帅 , 董志安 , 郑博文 , 邹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线缆外绝缘带杂质清洗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电网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单元,包括清洗箱、设置于所述清洗箱一端的进水口一和进线口、设置于所述清洗箱内的清洗组件;以及,清洗单元,包括清洁箱、设置于所述清洁箱和清洗箱之间的连接口、设置于所述清洗箱上的清理组件、设置于所述清洁箱另一侧的擦拭组件、设置于所述清洁箱的两组连接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的烘干组件。该装置设备通过自动化流程,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清洗线缆外绝缘带的效率,通过及时的二次清洗和擦拭,减少了化学清洗剂在电缆外绝缘带上的残留,避免了化学腐蚀,避免了传统清洗方法中电缆外绝缘带可能因长时间浸泡而发生的腐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0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69356.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杨长旺 , 沈志 , 马仪 , 仓国斌 , 孙逊 , 崔玉坤 , 秦磊 , 何晓龙 , 李吉祥 , 王巍 , 郑瑞东 , 符宗锐 , 王思琦 , 王雪涛 , 杨凤 , 杨润东 , 焦鹏达 , 弓旭强 , 庞峰 , 李长武 , 陈康 , 马大鹏 , 杨腾 , 崔傲 , 姜立超 , 郭瑞兵 , 方明 , 王洪武 , 赵维谚 , 李俊鹏 , 杨亮 , 罗哲轩 , 吴绕永 , 杨金波 , 王新 , 刁闯 , 曹安全 , 蔡澍雨 , 王汉雨 , 李劲松 , 陈超 , 李海顺 , 帅力 , 褚志强 , 苏应敢 , 邹凯 , 赵碧航
IPC: G06F18/27 , G01R29/12 , G06N3/126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符号回归的移动箱变车静电电位远程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对多维度静电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将标准化数据输入预设的符号回归机器学习模型;基于进化算法对符号回归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根据优化后的模型输出结果实现静电电位的远程监控。本发明通过符号回归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移动箱变车静电电位的智能监测,显著提高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采用分布式传感器阵列,能够全面、实时地采集移动箱变车周围的多维度静电数据,并通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和标准化步骤,提升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31089.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分公司
Inventor: 秦磊 , 罗哲轩 , 庞峰 , 仓国斌 , 郭瑞兵 , 赵碧航 , 邹凯 , 刁闯 , 曹安全 , 苏应敢 , 杨长旺 , 沈志 , 马仪 , 孙逊 , 崔玉坤 , 何晓龙 , 李吉祥 , 王巍 , 郑瑞东 , 符宗锐 , 王思琦 , 王雪涛 , 杨凤 , 杨润东 , 焦鹏达 , 弓旭强 , 李长武 , 陈康 , 马大鹏 , 杨腾 , 崔傲 , 姜立超 , 方明 , 王洪武 , 赵维谚 , 李俊鹏 , 杨亮 , 吴绕永 , 杨金波 , 王新 , 蔡澍雨 , 王汉雨 , 李劲松 , 陈超 , 李海顺 , 帅力 , 褚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用蜂窝形支撑绝缘子,其包括承载组件,包括有支撑母线和设于所述支撑母线内部的第一填充物;填充组件,包括有设于所述支撑母线外侧的绝缘体,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绝缘体外侧的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内部设有第二填充物所述承载壳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所述支撑母线和承载壳体内填充有高介电气体,所述高介电气体为六氟化硫。本发明通过绝缘子向外延展,呈现出多个绝缘体单元,当输电线路处于运行状态时,支撑母线顺利穿过绝缘子的中心区域,被蜂窝结构稳稳地支撑于中心位置,从而有力地确保了支撑母线在承载壳体内的稳定安置,同时达成了优良的电绝缘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