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9305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510531014.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归一化奇异谱熵的变压器绕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含下列步骤:1、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扫频激振试验,获取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曲线;2、对M个测点的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进行曲线融合,得到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融合曲线;3、计算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融合曲线的归一化奇异谱熵;4、根据振动频响融合曲线的归一化奇异谱熵的变化对绕组状态进行判别:当归一化奇异谱熵的变化超过10%时,判定变压器的绕组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处理,避免形成重大故障。本发明可以实现变压器绕组状态诊断,高效、灵敏地检测出变压器绕组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将不同测点的振动频响曲线进行融合,可以尽可能地将测量误差对判断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18211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530259.1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权梯度结构相似度的变压器绕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含下列步骤:1、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扫频激振试验,获取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曲线;2、将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表示成矩阵X,步骤3、将矩阵X划分为M×M的矩阵块,步骤4、计算矩阵X与由历史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表示的矩阵Y的加权梯度结构相似度,步骤5、根据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的加权梯度结构相似度对绕组状态进行判别。本发明可以实现变压器绕组状态诊断,高效、灵敏地检测出变压器绕组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将不同测点的振动频响曲线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引入加权梯度的概念,可以尽可能地将测量误差对判断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0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31014.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归一化奇异谱熵的变压器绕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含下列步骤:1、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扫频激振试验,获取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曲线;2、对M个测点的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进行曲线融合,得到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融合曲线;3、计算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融合曲线的归一化奇异谱熵;4、根据振动频响融合曲线的归一化奇异谱熵的变化对绕组状态进行判别:当归一化奇异谱熵的变化超过10%时,判定变压器的绕组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处理,避免形成重大故障。本发明可以实现变压器绕组状态诊断,高效、灵敏地检测出变压器绕组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将不同测点的振动频响曲线进行融合,可以尽可能地将测量误差对判断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1821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30259.1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权梯度结构相似度的变压器绕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含下列步骤:1、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扫频激振试验,获取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曲线;2、将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表示成矩阵X,步骤3、将矩阵X划分为M×M的矩阵块,步骤4、计算矩阵X与由历史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表示的矩阵Y的加权梯度结构相似度,步骤5、根据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曲线的加权梯度结构相似度对绕组状态进行判别。本发明可以实现变压器绕组状态诊断,高效、灵敏地检测出变压器绕组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将不同测点的振动频响曲线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引入加权梯度的概念,可以尽可能地将测量误差对判断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091401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650472.1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放置于变压器油箱壁上,并设有电流互感器与变压器连接,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分别连接信号分析显示终端、信号控制模块,信号控制模块连接恒流变频激振电源,设有励磁变压器分别与恒流变频激振电源和变压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有显著提高;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压器绕组振动频响检测系统可操作性强,易于实施,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异常,从而能够及时地根据异常情况对变压器进行检修,大大降低了变压器的故障损坏率,同时延长了变压器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67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334289.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等效电导率计算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变压器的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所述变压器的铁芯、线圈和箱体的结构数据,以及所述变压器的线圈匝数、线圈材料参数、油材料参数和额定电压;根据所述目标变压器的基础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变压器的三维磁场计算模型,所述三维磁场计算模型为有限元计算模型;将预设变压器铁芯等效电导率代入所述三维磁场计算模型,得到初始铁芯磁密值;若所述初始铁芯磁密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预设变压器铁芯等效电导率作为所述目标变压器的铁芯等效电导率;若所述初始铁芯磁密值不符合预设条件,则调整所述预设变压器铁芯等效电导率,直至所述初始铁芯磁密值符合预设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7195.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隐形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在线测量的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录波数据;对电压电流录波数据进行消除影响因素的操作,具体包括:采用全波差分傅里叶算法消除高次谐波分量、直流分量及衰减直流分量,获得基波电压和电流;计算椭圆轨迹时,对不同负载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高斯回归算法消除异常数值的影响;使用励磁电流进行补偿后的变压器端口关系式构建电压差与电流椭圆轨迹;采用采样时间内测取的两组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及一次侧电流数据,修正椭圆轨迹;在消除影响因素的操作之后,经李萨如椭圆拟合、特征量提取和人工智能反演算法实现变压器隐形故障的识别与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8161.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振动检测模拟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有载分接开关振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工作板、固定板、横杆、推动块、活动框、连接杆,驱动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圆盘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上设置有推动块,推动块能够固定在横杆的某个位置上,推动块的设置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圆盘的直径,为推动块提供活动的空间,同时活动框带动连接杆运动,以带动工作板运动,进而对工件进行振动检测,人们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推动块的位置,进而改变振动的幅度,增大或者减小振动的幅度,如设置,通过调节推动块的位置,以调整工作板的振动情况,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3402.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多物理场直接耦合的降阶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及利用变压器的几何参数、材料属性以及运行工况,建立变压器的仿真几何模型;基于变压器运行时的发热、流体流动以及流固传热过程,构建变压器的热流固多物理场直接耦合的初始耦合模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及初始耦合模型,建立热流固多物理场的降阶模型,根据仿真几何模型以及降阶模型进行变压器的多物理场运行模拟,得到反映变压器在多物理场的运行工况的运行模拟结果。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初始耦合模型的降阶,可以简化模型的复杂度减少仿真模型中的自由度,在多物理场运行模拟时,可以提高仿真的计算效率降低计算资源的需求,同时保持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5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39964.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火烟雾识别及蔓延趋势判断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先实时获取多帧图像并分析像素强度变化,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移动像素,从而构建上一帧的背景图像和当前帧的目标前景图像。进一步根据目标前景图像的前景值确定疑似烟雾区域并计算疑似烟雾区域的光流向量,进而得出两项烟雾特征值——面积占比和模糊程度。在这两个特征值均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定图像中存在山火烟雾。这种综合的监测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山火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响应能力,进而提升整体的火灾预警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