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的预测及调控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11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9685.8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冶炼的预测及调控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通过实时采集铜冶炼过程中的物质流与能量流数据,并利用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状态,将预测数据输入智能体,智能体基于奖励函数的最优化目标动态生成控制策略,精准调整冶炼工艺参数。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冶炼中控制参数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尤其是在应对工艺波动时避免了人工调节粗放、滞后的现象,实现了更细致、高效和自适应的工艺优化,有助于提升冶炼质量并减少能耗与污染。

    一种数据加载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44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24059.2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加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加载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数据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加载数据;利用模型驱动从所述待加载数据中提取业务数据并给所述业务数据添加索引标识;利用业务驱动通过所述索引标识将所述业务数据映射至非结构数据库。本发明利用模型驱动对待加载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添加索引标识,并通过索引标识将业务数据映射至非结构数据库。通过模型驱动对待加载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到的业务数据具备一定结构,可以提高待加载数据的兼容性,减少数据处理环节,提升一体化系统的性能。另外,由于给业务数据添加了索引标识,在调用业务数据时,利用索引标识可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快速定位查找提高调用业务数据时的效率。

    一种组态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50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2959.3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态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按照分层思想和基础功能两个维度封装若干个电力基础元件形成若干个功能块并存入功能库;基于具体功能需求,在功能库中调取相应功能块二次封装为一个组态逻辑模块,为组态逻辑模块预留待设置的输入和输出接口;将该组态逻辑模块下载至实时系统,验证其逻辑正确性;若逻辑正确,编译该组态逻辑模块生成私有格式的配置文件并通过输入和输出接口将其下载至智能变电站业务的系统。本申请通过两个维度的封装功能块、为组态逻辑模块预留输入和输出接口、将其下载至实时系统进行逻辑正确性的验证、以及给配置文件设置私有格式,使得智能变电站业务的逻辑组态配置准确又方便。

    面向边跨境微电网的储能规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384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1824.9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边跨境微电网的储能规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压合格率、电压波动和谐波畸变率等指标,构建微电网光伏综合消纳能力评估模型;再根据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等指标构建微电网储能规划成本模型;由上述两个模型分别确定微电网光伏综合消纳能力评估函数和微电网储能规划成本函数;再根据上述两个函数确定微电网储能多目标规划模型,在微电网储能多目标规划模型中,计算出两个目标函数的结果来确定微电网储能规划方案,从而实现微电网光伏综合消纳能力最大和经济性成本最小的双目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储能系统的容量以此降低成本,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变电站采汇控制系统以及变电站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64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3779.7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采汇控制系统以及变电站,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其系统包括监控远动计量模块和保护测控模块;所述监控远动计量模块与所述保护测控模块通过背板总线连接;所述保护测控模块用于采集多个电气设备的间隔数据,并将所述间隔数据传输给所述监控远动计量模块;所述监控远动计量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控以及根据接收的设备指令对多个所述电气设备进行控制。简化了变电站站控层和间隔层的架构,减少了设备数量,精简了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线路。提高了间隔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了数据传输导致设备异常的概率。易于电气设备的运维,降低了变电站的运维成本。

    电网与工业负荷混合的仿真系统、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31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22043.8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一种电网与工业负荷混合的仿真系统、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力领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仿真的可靠性。该电网与工业负荷混合的仿真系统包括:模拟主站,用于向水泥工厂仿真系统和工业负荷控制系统发送调峰指令,调峰指令用于调整水泥工业的负荷;工业负荷控制系统基于调峰指令计算水泥工业生产流程的运行数据;水泥工厂仿真系统,用于根据调峰指令以及运行数据调整水泥工业生产流程中的可调控负荷,并输出工业负荷时序仿真数据;混合仿真系统,用于根据工业负荷时序仿真数据进行仿真计算,输出电网暂态仿真数据;仿真协同管理系统,用于将电网暂态仿真数据发送至水泥工厂仿真系统进行水泥工业生产流程的仿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