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3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6495.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Inventor: 李邦源 , 张丽 , 许守东 , 张碧华 , 叶文华 , 张弓帅 , 潘蕊 , 叶小虎 , 唐一恒 , 郑博文 , 杨永旭 , 杨远航 , 党军朋 , 常荣 , 周鑫 , 朱全聪 , 陈君 , 邹京希 , 欧阳金鑫 , 马红升 , 蒋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电源解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多端通信的分布式电源可靠解列方法。包括区域划分、测量、离线计算和数据存储、在线检测故障和确定故障类型、在线识别故障区段和清除故障等步骤。本发明设计将配电系统用断路器划分为多个区域,通过潮流计算和完整的短路分析计算,可以快速实现在线检测并判断故障类型,进而可以完成隔断操作,有效保护配电系统,给检修复电争取宝贵时间,也避免影响非故障区域的用户正常用电;其在测量和计算估计故障电流的过程中,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精度,使得用于保护的继电器可以可靠地跳开故障电路上的断路器,即精准、高效、稳定地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可靠解列。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744705.X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Inventor: 李邦源 , 张贵鹏 , 张丽 , 许守东 , 张碧华 , 叶文华 , 潘蕊 , 赵勤道 , 邹京希 , 邢超 , 叶小虎 , 郑博文 , 杨永旭 , 张蔓娴 , 党军朋 , 常荣 , 马明 , 周鑫 , 朱全聪 , 陈君 , 欧阳金鑫 , 何鑫 , 蒋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合环管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计及开关延时的有电源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在线采集配电网运行参数;在线实时计算最优合环时刻;计算合环冲击电流及其非周期分量;计算合环前分布式电源功率未调整时合环冲击电流非周期分量的最大值;计算使得非周期分量最大值最小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并作为功率控制指令;配电控制中心发送功率控制指令至分布式电源,调整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并在最优时刻发送合闸指令至开关,实施分布式电源与开关的协同控制。本发明设计考虑开关动作延时对合环冲击电流的影响,采用功率控制指令以减小合环冲击电流,提高电网的稳定性,避免合环冲击电流对电网设备造成过大的冲击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89530.4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Inventor: 李邦源 , 张贵鹏 , 党军朋 , 石恒初 , 许守东 , 张碧华 , 叶文华 , 张丽 , 唐一恒 , 杨永旭 , 杨远航 , 李银银 , 常荣 , 王建 , 张敏春 , 欧阳金鑫 , 杨金 , 蒋雪梅 , 黄山珂 , 马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动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有限电压灵敏度矩阵的分布式电源出力状态估计方法。确定网络的基准运行场景;通过潮流计算,构建全网络母线电压幅值关于分布式电源注入有功功率的完整电压灵敏度矩阵;引入二进制向量表征网络中母线上的电压监测设备安装情况;对完整电压灵敏度矩阵进行删减;获取母线电压实时监测数据,合成实时母线电压幅值向量并与基准母线电压幅值向量作差,形成电压差向量;结合删减后的电压灵敏度矩阵计算分布式电源有功出力的估计向量,估计分布式电源的实时有功功率大小。本发明设计能够通过容易测量获取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布式电源在网状态和出力大小估计并能够在有限电压量测情况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63465.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Inventor: 李邦源 , 王勇 , 许守东 , 杨家全 , 张碧华 , 常荣 , 张丽 , 石恒初 , 杨传旭 , 潘蕊 , 叶文华 , 唐一恒 , 党军朋 , 杨远航 , 李银银 , 彭俊臻 , 欧阳金鑫 , 王建 , 黄山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考虑合环延时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恢复控制方法。包括:配电网在线采集运行参数,判断故障区段是否隔离;配电控制中心在线确定合环操作参数;配电控制中心在线实时计算合环前各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出力以及最优合环时刻;配电控制中心下发故障恢复实施方案至分布式电源和合解环开关,而后即刻实施。本发明设计考虑了合环延时过程中的冲击电流越限情况,从而在保证故障恢复效果的同时保证故障恢复方案的安全性;考虑了合环延时对于合环冲击电流的影响,在保证故障恢复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抑制了合环电流冲击;新增了少量算法程序,易于原来的故障恢复方案升级改造,实用性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