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6837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10048721.0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农家原位保护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保持目前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的常规条栽方式,在同一田块中将熟期相差0~10天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与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间作;每隔4~8行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间栽1~4行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和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间的行距为15~30cm;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丛栽,每丛3~5苗,丛距为15~30cm,行距15~30cm。本发明能有效地恢复和保存许多已经消失和濒危绝迹的优良地方水稻品种资源,解决传统优质稻感病、倒伏和产量低的重要问题,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79932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048721.0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农家原位保护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保持目前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的常规条栽方式,在同一田块中将熟期相差0~10天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与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间作;每隔4~8行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间栽1~4行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和矮杆高产现代水稻品种间的行距为15~30cm;高杆优质地方水稻品种丛栽,每丛3~5苗,丛距为15~30cm,行距15~30cm。本发明能有效地恢复和保存许多已经消失和濒危绝迹的优良地方水稻品种资源,解决传统优质稻感病、倒伏和产量低的重要问题,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