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386710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831023.6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属昆虫技术领域。以板栗象甲老熟幼虫为寄主,将其和作为种峰的已交尾管氏肿腿蜂雌蜂放入养殖容器内,种蜂与寄主数量比为1~3:1。养殖容器于25~27℃,湿度55~70%条件下养殖1~2天,种蜂产卵后经幼虫期、蛹期,直至发育为成虫。种蜂可以是在其它宿主上繁育了4~5代后退化的管氏肿腿蜂。用途可以是将得到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蛀干害虫内进行寄生繁殖并杀灭蛀干害虫。用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进行扩繁管氏肿腿蜂,无需使用诱导寄主,大大降低了管氏肿腿蜂的繁殖周期,步骤简化,降低繁殖成本;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其利用率优于使用玉米螟老熟幼虫、黄粉甲蛹。

    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93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831568.7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属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取出冷藏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或成体蜂复苏后,老熟茧于傍晚或早晨放置在板栗树冠距地面1~3米处,8~24小时后茧自然羽化释放,复苏成蜂于早上至下午3点前释放至板栗树距离树冠20~50cm的高度处。8月中旬开始放蜂,首次放蜂时机为板栗采收前40~15天,释放量为20~60头/立方米,每年放蜂次数为1~4次,每次间隔6~8天。一年一次或连续多年每年一次进行放蜂。本发明首次实现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在人工干预下,管氏肿腿蜂可有效地对板栗种植过程板栗象甲进行寄生,降低来年板栗象甲的种群数量,减小危害。

    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9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31568.7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属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取出冷藏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或成体蜂复苏后,老熟茧于傍晚或早晨放置在板栗树冠距地面1~3米处,8~24小时后茧自然羽化释放,复苏成蜂于早上至下午3点前释放至板栗树距离树冠20~50cm的高度处。8月中旬开始放蜂,首次放蜂时机为板栗采收前40~15天,释放量为20~60头/立方米,每年放蜂次数为1~4次,每次间隔6~8天。一年一次或连续多年每年一次进行放蜂。本发明首次实现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在人工干预下,管氏肿腿蜂可有效地对板栗种植过程板栗象甲进行寄生,降低来年板栗象甲的种群数量,减小危害。

    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3867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1023.6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属昆虫技术领域。以板栗象甲老熟幼虫为寄主,将其和作为种峰的已交尾管氏肿腿蜂雌蜂放入养殖容器内,种蜂与寄主数量比为1~3:1。养殖容器于25~27℃,湿度55~70%条件下养殖1~2天,种蜂产卵后经幼虫期、蛹期,直至发育为成虫。种蜂可以是在其它宿主上繁育了4~5代后退化的管氏肿腿蜂。用途可以是将得到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蛀干害虫内进行寄生繁殖并杀灭蛀干害虫。用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进行扩繁管氏肿腿蜂,无需使用诱导寄主,大大降低了管氏肿腿蜂的繁殖周期,步骤简化,降低繁殖成本;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其利用率优于使用玉米螟老熟幼虫、黄粉甲蛹。

    一种黄粉虫养殖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46940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854204.6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粉虫养殖装置,属于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黄粉虫养殖装置主要包括抽屉状饲养盘、筛盘,其中,抽屉状饲养盘包括左木板、右木板、后木板、前木板、底板、光滑的塑料胶条,左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右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左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处设置有光滑的塑料胶条,右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处设置有光滑的塑料胶条,底板与前木板、后木板、左木板、右木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在抽屉状饲养盘的四角设置光滑的塑料胶条,可以减少黄粉虫爬出抽屉状饲养盘,设置的第一筛盘,可以筛出食物残渣,设置的第二筛盘能筛出1-2龄幼虫,设置的第三筛盘能筛出蛹,解决了黄粉虫筛选的问题。

    一种管氏肿腿蜂运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7285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5287.0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氏肿腿蜂运输装置,属于管氏肿腿蜂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管氏肿腿蜂运输装置包括指形管、棉塞、指形架、箱体,所述的指形管的一端部设置有棉塞,指形管放置于指形架上,所述的箱体包括箱盖、泡沫层、透气孔、按扣、凸起,箱盖中部设置有泡沫层,箱盖的四角设置有透气孔,箱盖上固定设置有按扣,按扣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凹槽对应设置,按扣压入区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形架安装区的四周设置泡沫层,可以减缓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并设置有放入冰块的拉盒可以降低箱体内的温度,减缓管氏肿腿蜂的新陈代谢,并在箱盖上设置透气孔,保证管氏肿腿蜂的呼吸作用,从而解决管氏肿腿蜂的运输问题。

    一种管氏肿腿蜂培养箱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65685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5288.5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氏肿腿蜂培养箱,属于昆虫繁殖装置,所述的管氏肿腿蜂培养箱包括恒温箱,所述的恒温箱包括显示屏、按键、紫外灯、红外灯、透气孔、安装架、硅胶密封条、排气孔、透明玻璃板、凹槽、开关门、控制层、基底、放置箱,所述的控制层上安装有显示屏、按键,放置箱上部与控制层相连,放置箱下部与基底相连,放置箱内顶壁设置有紫外灯、红外灯,放置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安装架,放置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架,放置箱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气孔,放置箱的前壁口上设置有硅胶密封条,放置箱与开关门相连,开关门上设有透明玻璃板和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繁殖效率高和繁殖条件好的优点。

    黄粉虫筛选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68843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4415.X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粉虫筛选装置,属于黄粉虫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黄粉虫筛选装置包括下料器、虫卵筛选器、风扇、筛选管、次品收集箱、筛选箱、支墩、支柱、梳理器、隔板、传感器主机;所述的下料器内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为两层,第一层支架和第二层支架中间安装有过滤网,下料器上安装有风扇,下料器上安装有筛选管,筛选管与次品收集箱对应设置,次品收集箱底部设置有支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提供的强光刺激,促使黄粉虫爬到设有遮光板的另一侧,可以挑选出活的黄粉虫,设置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主机能检测筛选箱的温度值,保证筛选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

    一种管氏肿腿蜂放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65682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4462.4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氏肿腿蜂放蜂装置,属于农业科技技术领域,所述的管氏肿腿蜂放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湿度传感器、风扇、箱体、筛盘、透气孔、顶盘、挂钩,所述的箱体的顶部上设置有顶盘,顶盘上设置有挂钩,箱体侧面设置有透气孔,箱体内设置有筛盘,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箱体底部设置有加热器、风扇,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器电连接,湿度传感器与风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能感知温度的变化,若气温低于其设定的值,就会输出信号启动加热器,保证箱体内的温度,当外界阴雨天气时,若箱体内湿度过大,湿度传感器就会输出信号,启动风扇将箱体内的湿气排出,保证管氏肿腿蜂羽化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