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98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00822.9
申请日:2018-10-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B9/18
Abstract: 苯甲醛防治象甲类昆虫的用途,属虫害的农药防治技术领域。根据本发明,苯甲醛可以任意浓度单独或与其它药物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于豆象科、象虫科、长蠹总科、谷盗科、拟步甲科几类专门在仓储过程中侵害稻谷类及豆类粮食的昆虫的防治。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用苯甲醛熏蒸来防治象甲类昆虫,苯甲醛熏蒸浓度为最好为16~25mg/立方米,但本发明防治方法不局限于熏蒸方式。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药剂更安全、有效和来源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386710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831023.6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属昆虫技术领域。以板栗象甲老熟幼虫为寄主,将其和作为种峰的已交尾管氏肿腿蜂雌蜂放入养殖容器内,种蜂与寄主数量比为1~3:1。养殖容器于25~27℃,湿度55~70%条件下养殖1~2天,种蜂产卵后经幼虫期、蛹期,直至发育为成虫。种蜂可以是在其它宿主上繁育了4~5代后退化的管氏肿腿蜂。用途可以是将得到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蛀干害虫内进行寄生繁殖并杀灭蛀干害虫。用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进行扩繁管氏肿腿蜂,无需使用诱导寄主,大大降低了管氏肿腿蜂的繁殖周期,步骤简化,降低繁殖成本;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其利用率优于使用玉米螟老熟幼虫、黄粉甲蛹。
-
公开(公告)号:CN1063593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831568.7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Abstract: 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属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取出冷藏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或成体蜂复苏后,老熟茧于傍晚或早晨放置在板栗树冠距地面1~3米处,8~24小时后茧自然羽化释放,复苏成蜂于早上至下午3点前释放至板栗树距离树冠20~50cm的高度处。8月中旬开始放蜂,首次放蜂时机为板栗采收前40~15天,释放量为20~60头/立方米,每年放蜂次数为1~4次,每次间隔6~8天。一年一次或连续多年每年一次进行放蜂。本发明首次实现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在人工干预下,管氏肿腿蜂可有效地对板栗种植过程板栗象甲进行寄生,降低来年板栗象甲的种群数量,减小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359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31568.7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Abstract: 一种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的方法,属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取出冷藏的管氏肿腿蜂老熟茧或成体蜂复苏后,老熟茧于傍晚或早晨放置在板栗树冠距地面1~3米处,8~24小时后茧自然羽化释放,复苏成蜂于早上至下午3点前释放至板栗树距离树冠20~50cm的高度处。8月中旬开始放蜂,首次放蜂时机为板栗采收前40~15天,释放量为20~60头/立方米,每年放蜂次数为1~4次,每次间隔6~8天。一年一次或连续多年每年一次进行放蜂。本发明首次实现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板栗象甲,在人工干预下,管氏肿腿蜂可有效地对板栗种植过程板栗象甲进行寄生,降低来年板栗象甲的种群数量,减小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1658198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094962.7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昆明高上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B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肉肉色的气调护色的方法,属于肉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切分、装袋抽真空、充气密封工序,其具体步骤为:a.将宰后经冷却成熟的肉切成片状或绞成肉粒,装入真空包装袋,在-0.08~-0.1MPa条件下抽真空;b.按比率充入CO 2 、N 2 、O 2 和CO密封,CO 2 、N 2 、O 2 和CO的组成比率为:50%CO 2 、25.7%~25.4%N 2 、24%O 2 和0.3%~0.6%CO;冷却肉在0~4℃下贮藏期不低于10天,肉色保质期不低于15天。本发明具有工艺简便,冷却肉色泽鲜红自然、色泽稳定,无脂肪氧化,肉无氧化异味,肉中骨不褐变,保质期长的优点。本发明方法加工的冷却肉在0-4℃温度下贮藏期为不低于10天,肉色保质期不低于15天。
-
公开(公告)号:CN1063867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1023.6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属昆虫技术领域。以板栗象甲老熟幼虫为寄主,将其和作为种峰的已交尾管氏肿腿蜂雌蜂放入养殖容器内,种蜂与寄主数量比为1~3:1。养殖容器于25~27℃,湿度55~70%条件下养殖1~2天,种蜂产卵后经幼虫期、蛹期,直至发育为成虫。种蜂可以是在其它宿主上繁育了4~5代后退化的管氏肿腿蜂。用途可以是将得到的管氏肿腿蜂成虫在蛀干害虫内进行寄生繁殖并杀灭蛀干害虫。用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进行扩繁管氏肿腿蜂,无需使用诱导寄主,大大降低了管氏肿腿蜂的繁殖周期,步骤简化,降低繁殖成本;板栗象甲幼虫作为替代寄主,其利用率优于使用玉米螟老熟幼虫、黄粉甲蛹。
-
公开(公告)号:CN109221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00824.8
申请日:2018-10-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防治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农药组合物,属农药技术领域。该农药组合物含有1-辛烯-3-醇和2-正戊基呋喃这两种抑菌活性成分,1-辛烯-3-醇与2-正戊基呋喃的重量份额比为8~20∶1.农药组合物可以按喷洒、熏蒸、灌溉等各种已知的农药施用方式使用,根据施用方式的不同而将本发明农药组合物配制为相应的剂型。该农药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其具体剂型所能接受的各种辅料。熏蒸法最适合用于番茄、芒果的保鲜。该农药组合物的使用对象可以是活植物、种子及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空间。和现有技术相比,产品不但安全和原料来源稳定,而且显著提高了1-辛烯-3-醇的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980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00823.3
申请日:2018-10-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B9/18
Abstract: 1-辛烯-3-醇防治象甲类昆虫的用途,属虫害的农药防治技术领域。根据本发明,1-辛烯-3-醇可以任意浓度单独或与其它药物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于豆象科、象虫科、长蠹总科、谷盗科、拟步甲科几类专门在仓储过程中侵害稻谷类及豆类粮食的昆虫的防治。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用1-辛烯-3-醇熏蒸来防治象甲类昆虫,苯甲醛熏蒸浓度为最好为16~25mg/立方米,但本发明防治不局限于熏蒸方式。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药剂更安全、更有效和来源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5865685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5288.5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氏肿腿蜂培养箱,属于昆虫繁殖装置,所述的管氏肿腿蜂培养箱包括恒温箱,所述的恒温箱包括显示屏、按键、紫外灯、红外灯、透气孔、安装架、硅胶密封条、排气孔、透明玻璃板、凹槽、开关门、控制层、基底、放置箱,所述的控制层上安装有显示屏、按键,放置箱上部与控制层相连,放置箱下部与基底相连,放置箱内顶壁设置有紫外灯、红外灯,放置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安装架,放置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架,放置箱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气孔,放置箱的前壁口上设置有硅胶密封条,放置箱与开关门相连,开关门上设有透明玻璃板和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繁殖效率高和繁殖条件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946940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854204.6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粉虫养殖装置,属于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黄粉虫养殖装置主要包括抽屉状饲养盘、筛盘,其中,抽屉状饲养盘包括左木板、右木板、后木板、前木板、底板、光滑的塑料胶条,左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右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左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处设置有光滑的塑料胶条,右木板与前木板、后木板相连处设置有光滑的塑料胶条,底板与前木板、后木板、左木板、右木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在抽屉状饲养盘的四角设置光滑的塑料胶条,可以减少黄粉虫爬出抽屉状饲养盘,设置的第一筛盘,可以筛出食物残渣,设置的第二筛盘能筛出1-2龄幼虫,设置的第三筛盘能筛出蛹,解决了黄粉虫筛选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