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030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27449.2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大量孢子囊的方法,属卵菌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菌株的选择、培养容器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和接种及培养,其中,培养瓶的体积为240~500mL,且培养瓶具有可透气瓶盖。本发明在利用培养基培养晚疫病菌株的基础上,将传统培养皿改用为空间更大且有一定透气效果的培养瓶来作为培养容器,用此方法可有效解决以往马铃薯晚疫病菌培养中产孢子囊数量少的问题。本发明相对传统培养皿中培养菌株产生孢子囊数量有显著提升,为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提供保障,且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降低了悬浮细胞系污染的风险,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新方法,也为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作为实验材料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211420122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696030.5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包括竹签、胶带;所述竹签经过胶带进行固定,竹签两端直径为0.47mm~0.64mm,竹签与竹签间距为0.83mm~1.64mm,竹签宽度为1.50mm~2.00mm,竹签长度为63.40mm~64.20mm;该工具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培养皿,将培养皿边缘上的菌丝剥落,从而将菌丝从培养基表面完整剥离,避免菌丝剥离不干净,提高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利用率,降低孢子囊损失量,提高试验效率;且制作简便,便于操作,每皿马铃薯晚疫病菌与耙式竹签一一对应,避免交叉污染,解决采用一个刮菌器需高温消毒、冷却使用、剥离效果一般、试验效率低的问题;使用后可回收灭菌、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