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及其防控旱地蜗牛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73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079619.2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所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分类命名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83;还涉及如前所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在防控旱地蜗牛的应用,将所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制成防控菌剂后用于旱地蜗牛的防控。本发明提供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菌株SK2021‑1具有营养简单、繁殖速度快、有效活菌数量高、性能稳定等优势,由其制成的防控菌剂相对于传统的旱地蜗牛防治方法,更简便、安全且高效。

    两步法筛选柑橘黄龙病生防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663478.5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步法筛选柑橘黄龙病生防菌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五种指示病原菌做对峙培养,筛选潜力生防菌,采用半叶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未经处理的半叶的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含量,另一半叶用潜力生防菌液处理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含量,通过计算公式得到潜力生防菌的防效,筛选防效高的潜力生防菌为目标柑橘黄龙病生防菌。本发明方法可用于柑橘黄龙病的各种寄主、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对于柑橘黄龙病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90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56939.X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采用本发明微小虫体微剂量针式浸药测试装置进行。该装置由底座和粘虫器成,底座为载玻片和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载玻片上、其顶面设有凹槽;粘虫器由粘虫针、连接杆、保护管和手柄构成,粘虫针透明、直径为0.5~1毫米,粘虫针的表面包裹一层透明胶粘剂,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粘虫针和手柄连接,连接杆的长度比保护管的长度长2厘米,粘虫针的长度为1~1.5厘米,粘虫针和部分连接杆插入保护管内且连接杆与保护管螺纹连接,保护管放置在支撑座的凹槽内。本发明由于粘虫针的表面积小,能降低药剂使用量、降低试验成本,满足微量成分的研究需求、精准选择所需虫体、易于观察计数。

    一种樱桃和/或番茄果实产后霉烂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371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36883.5

    申请日:2019-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樱桃和/或番茄果实产后霉烂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生物防治所用的菌株为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菌株YN2011,其保藏号为CGMCC No.5724。本发明微生物制剂含该菌株,用该微生物制剂浸泡樱桃和番茄果实10分钟,在2℃-25℃下,贮藏30天,对樱桃和番茄果实产后霉烂病的相对防效达100%。本发明方法及其产品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无毒、无污染、无残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方法、菌株和微生物制剂。

    两步法筛选柑橘黄龙病生防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63478.5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步法筛选柑橘黄龙病生防菌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五种指示病原菌做对峙培养,筛选潜力生防菌,采用半叶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未经处理的半叶的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含量,另一半叶用潜力生防菌液处理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含量,通过计算公式得到潜力生防菌的防效,筛选防效高的潜力生防菌为目标柑橘黄龙病生防菌。本发明方法可用于柑橘黄龙病的各种寄主、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对于柑橘黄龙病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