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7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59064.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N20/10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数据特征提取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心体温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库;若判断监测场景为多人快速监测场景则根据数据库中所有用户数据拟合得到面部温度‑环境温度耦合特征表达式的系数,建立核心体温预测模型,预测目标用户的核心体温;若判断监测场景为单人长期监测场景,耦合特征表达式的拟合系数则基于目标用户与数据库用户个人特征的相似性得到,并建立个性化核心体温预测模型,预测目标用户的核心体温。本发明提出面部温度‑环境温度耦合特征,实现了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人体核心体温的精确测量,可为多人快速监测及单人长期监测场景提供最优的监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357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59064.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N20/10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数据特征提取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心体温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库;若判断监测场景为多人快速监测场景则根据数据库中所有用户数据拟合得到面部温度‑环境温度耦合特征表达式的系数,建立核心体温预测模型,预测目标用户的核心体温;若判断监测场景为单人长期监测场景,耦合特征表达式的拟合系数则基于目标用户与数据库用户个人特征的相似性得到,并建立个性化核心体温预测模型,预测目标用户的核心体温。本发明提出面部温度‑环境温度耦合特征,实现了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人体核心体温的精确测量,可为多人快速监测及单人长期监测场景提供最优的监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9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8767.0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F24F11/30 , H04W4/38 , G16H50/30 , G16H10/60 , F24F11/52 , F24F11/526 , F24F11/56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88 , F24F12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环境温度调控方法和可穿戴设备,其中,该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环境温度调控方法包括:通过根据用户的当前目标温度区间,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所述用户的当前目标温度区间的初始值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确定;当所述环境的温度达到所述当前目标温度区间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当前目标温度区间下的反馈数据;根据所述当前目标温度区间和所述用户在当前目标温度区间下的反馈数据,对所述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不能针对每个独立的用户的切身感受调控环境温度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调控温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68767.0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F24F11/30 , H04W4/38 , G16H50/30 , G16H10/60 , F24F11/52 , F24F11/526 , F24F11/56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88 , F24F12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环境温度调控方法和可穿戴设备,其中,该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环境温度调控方法包括:通过根据用户的当前目标温度区间,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所述用户的当前目标温度区间的初始值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确定;当所述环境的温度达到所述当前目标温度区间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当前目标温度区间下的反馈数据;根据所述当前目标温度区间和所述用户在当前目标温度区间下的反馈数据,对所述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不能针对每个独立的用户的切身感受调控环境温度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调控温度的技术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