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除电装置和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6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609487.6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除电装置,其能对由于包括与路面保持为绝缘状态的车体行驶在内的外部原因等而带正电的除电对象部位更有效地进行除电,能更有效地抑制车辆所带正的静电影响。车辆用除电装置(1)具备:负离子发生器(2);以及引导装置(10),其引导负离子,将其从释放口(11)朝向带正电的除电对象部位(S)释放,引导装置(10)具有:引导部件(13),其由带电序列中易于向负侧带电的树脂形成,划定引导负离子的通路;以及尖端形状部(14),其形成于划定引导装置(10)的释放口(11)的部分,并且配置成接近除电对象部位(S),使引导部件(13)所带的负电荷朝向除电对象部位(S)电晕放电。

    车身前部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7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7955.6

    申请日:2013-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5/00 B62D25/025 B62D25/16 B62D35/02 Y02T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在应用了车身前部结构(S1)的车辆(10)中,在拱形部(40)的后端部的后侧形成有开口部(48),开口部(48)与空气流道(38)连通并向车辆后侧开放。而且,在车辆(10)行驶时,流入空气流道(38)的空气从车辆前侧向车辆后侧流动并从开口部(48)向车辆后侧排出。即,由于在空气流道(38)内主要产生朝向车辆后侧的气流(B),所以抑制了空气流道(38)内的空气向车轮罩(34)侧吹出。由此,由于抑制了从空气流道(38)经由车轮罩(34)而向车轮罩(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吹出的气流的产生,所以抑制了在车轮罩(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流动的行驶风与该气流碰撞的情况。通过以上方式,能够使车辆(10)的操纵稳定性良好。

    车身前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76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80047955.6

    申请日:2013-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5/00 B62D25/025 B62D25/16 B62D35/02 Y02T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在应用了车身前部结构(S1)的车辆(10)中,在拱形部(40)的后端部的后侧形成有开口部(48),开口部(48)与空气流道(38)连通并向车辆后侧开放。而且,在车辆(10)行驶时,流入空气流道(38)的空气从车辆前侧向车辆后侧流动并从开口部(48)向车辆后侧排出。即,由于在空气流道(38)内主要产生朝向车辆后侧的气流(B),所以抑制了空气流道(38)内的空气向车轮罩(34)侧吹出。由此,由于抑制了从空气流道(38)经由车轮罩(34)而向车轮罩(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吹出的气流的产生,所以抑制了在车轮罩(3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流动的行驶风与该气流碰撞的情况。通过以上方式,能够使车辆(10)的操纵稳定性良好。

    车辆
    5.
    发明公开
    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221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460699.9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辆由于外部要因所产生的静电而带正电。车辆具备电池、除电片及保持构件。电池具有一个以上的单元电池、电解液、树脂壳体、负极端子及正极端子。树脂壳体收容各个单元电池的构成及电解液,负极端子与车体接地连接,正极端子被从充电器供给电力。除电片由相对于树脂壳体的材料的带电序列正侧的材料构成。保持构件将除电片和树脂壳体以互相接触的状态保持。保持构件以由于车体的振动而树脂壳体与除电片能够滑动的状态将电池保持于车体的预定的位置。

    显示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5363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38424.1

    申请日:2009-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显示区域中具有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在各图像元素行对(20)的第一图像元素行(R1)和第二图像元素行(R2)中,第一行配线(CS(1)、CS(2))各自被配置在列方向外侧,即图像元素电极(ER(1)、EG(1)、EB(1)、ER(2)、EG(2)、EB(2))的与光传感器电路(SC)相反的一侧。图像元素电极(ER(1)、EG(1)、EB(1))和图像元素电极(ER(2)、EG(2)、EB(2))以相对于传感器电路(SC)接近平衡的状态配置。当进行在像素PIX(1)和像素PIX(2)中使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的交流驱动时,传感器电路(SC)的电位变动通过来自两个图像元素电极的影响相互抵消而变小。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使用光传感器的指纹认证和触摸面板的液晶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2658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80006999.3

    申请日:2008-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由寄生电容引起的显示图像和获取图像的画质的降低,并具有图像输入功能。在包括有源矩阵基板(1)、相对基板(2)和液晶层,并进行反转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备针对每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源元件设置在有源矩阵基板(1)上的受光部、和传感器驱动部(5)。受光部具备光电二极管和蓄积电荷的电容器,输出电平根据所蓄积的电荷的量而变化的受光信号VSOUT。传感器驱动部(5)针对受光部,在极性为预先设定的一方,并且,在极性的反转结束后的在供给至有源元件的电流中未发生变动的期间,输出使电容器的电荷复位的复位信号和使受光部进行受光信号的输出的读出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