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3205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80122097.6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Abstract: 使用车辆座椅配置构造(10),通过将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朝车辆的后方滑动150毫米使得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比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6)更靠近车辆的后方,可以将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设置于向后滑动位置。另外,通过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6)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中的每一个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向前定向位置向内旋转10度,可以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6)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中的每一个设置于斜向内向前定向位置。以此方式,减小了就座于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6)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中的乘员之间的距离感。因而,可以促进这些乘员之间的沟通(使这些乘员更加易于彼此沟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0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186147.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N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4 , B60N2/01 , B60N2/0244 , B60N2/0292
Abstract: 在车辆座椅设备(10)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所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所述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从而,这些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0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6147.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N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4 , B60N2/01 , B60N2/0244 , B60N2/0292
Abstract: 在车辆座椅设备(10)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所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所述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从而,这些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03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6130.3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N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4 , B60N2/0232 , B60N2/024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设备。通过该车辆座椅设备(10),当宿主车辆已接近预定的特定视觉目标时,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转向视觉目标。因而,就座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上的乘员能够容易地观看视觉目标。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乘客室中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03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186130.3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IPC: B60N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4 , B60N2/0232 , B60N2/024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设备。通过该车辆座椅设备(10),当宿主车辆已接近预定的特定视觉目标时,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转向视觉目标。因而,就座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客侧座椅(18)上的乘员能够容易地观看视觉目标。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乘客室中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36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780033149.8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示教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优选包括:座垫(10);座椅靠背(20),其经由倾角调节机构(30)可转动地连接到座垫;前腿(40)和后腿(46),其将座垫可解除地连接到车辆地板(66);缩回连杆(50);操作构件,其能够从地板解除前腿和后腿的连接;以及连结连杆(54)。可以通过解除倾角调节机构的锁定使座椅靠背向前转动,从而将座椅靠背叠置在座垫上。当从地板解除前腿和后腿的连接时,可以使座椅取决于缩回连杆的运动而从使用状态向缩回状态运动。当使座椅从使用状态向缩回状态运动时,连结连杆基于缩回连杆的位移使前腿转动,从而解除倾角调节机构的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35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624.7
申请日:2009-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96 , B60N2/06 , B60N2/062 , B60N2/14
Abstract: 一种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2)、第一和第二可调节部(14,16,18),第一和第二可调节部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座椅主体上并通过操作力而置于可调状态;操作构件(40),其在预定范围中位移;第一操作力传递部(66A),用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一范围中位移时将操作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到第一可调节部(14);第二操作力传递部(68),用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二范围中位移时将操作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到第二可调节部(16,18);以及操作反作用力避免部,用于:当输入的操作力使操作构件在第二范围中位移时,保持第一可调节部处于当操作构件在第一范围中位移时第一可调节部所处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86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99003.X
申请日:2008-05-08
Applicant: 关东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79 , B60N2/3015 , B60N2/3047
Abstract: 在具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能够将该座椅靠背与座椅座垫一起收纳在车室上部的非使用位置的汽车中,当将座椅座垫抬起到其非使用位置时,即使该座椅靠背在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停止时,也能够轻松地将该座椅靠背收纳在非使用位置。在锁止部件(61)上形成有导引面(70),在座椅靠背(12)移动到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停止时,当使设在该座椅靠背(12)上的把手臂(16)从其使用位置朝向其收纳位置转动、使锁止部件(61)从锁止解除位置朝向锁止位置转动时,一边与撞针(62)滑动接触一边使锁止部件(61)的卡合凹部(69)卡合在撞针(62)上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86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099003.X
申请日:2008-05-08
Applicant: 关东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79 , B60N2/3015 , B60N2/3047
Abstract: 在具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能够将该座椅靠背与座椅座垫一起收纳在车室上部的非使用位置的汽车中,当将座椅座垫抬起到其非使用位置时,即使该座椅靠背在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停止时,也能够轻松地将该座椅靠背收纳在非使用位置。在锁止部件(61)上形成有导引面(70),在座椅靠背(12)移动到非使用位置之前的位置停止时,当使设在该座椅靠背(12)上的把手臂(16)从其使用位置朝向其收纳位置转动、使锁止部件(61)从锁止解除位置朝向锁止位置转动时,一边与撞针(62)滑动接触一边使锁止部件(61)的卡合凹部(69)卡合在撞针(62)上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3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780033169.5
申请日:2007-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1 , B60N2/3065 , B60N2/3075 , B60N2/9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杆被安装在包括座垫(2)和靠背(3)的座椅(1)的前面、上面或背面上。操作杆包括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被彼此支撑,使得第一杆(30)和第二杆(40)可相对于彼此枢转。第一杆(3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可枢转地支撑在座椅(1)上,并且该另一端侧经由线材与能够改变座椅(1)的姿势的锁定机构连接。第二杆(4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形成为操作部(43)。当沿第二杆(40)远离座椅(1)的方向操作第二杆(40)的操作部(43)时,在第一杆(30)绕第一杆(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的枢轴(21、23)以两阶段弯曲的同时,改变座椅(1)的姿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