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马达和车辆的两构件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9343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40419.8

    申请日:2014-07-14

    Inventor: 门间义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00 H02K1/17

    Abstract: 一种连接结构,其具有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20)。第一构件具有第一基部(11)、突出部(12)和突起(15),其中,突出部(12)从第一基部的端面(31)突出,突起(15)从突出部的端面沿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延伸。第二构件具有第二基部(21)以及形成在第二基部的第二端面(32)中的槽部(22)。突出部配合到槽部中。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通过使突出部的侧表面(13、14)接触槽部的侧表面(23、24)而连接在一起。从第一基部的端面至突起的稍端的长度(D1)比从第二基部的端面至槽部的底部的长度(D2)长。

    用于校正金属管的方法和校正用的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29676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80040237.6

    申请日:2006-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10 B21C37/155 B21D22/025

    Abstract: 下模具(2)和上模具(4)的成型凹部(1、3)形成为具有半椭圆形轮廓以当模具闭合时提供大体椭圆形横截面的成型空间(S)。下模具(2)与上模具(4)之间的划分线从成型空间(S)的长轴(b)朝向上模具(4)那侧偏移了h,并且下模具(2)的成型凹部(1)的开口宽度被设定为略大于上模具(4)的成型凹部(3)的开口宽度。通过使模具闭合,同时由下模具(2)和上模具(4)沿着周向按压,弯曲金属管塑性变形为具有大体椭圆形横截面以去除由弯曲引起的回弹,由此通过下模具(2)的延伸部(2a)来防止朝向管壁外侧的翘曲和皱缩,并通过由下模具(2)与上模具(4)之间的开口宽度差形成的台阶差来防止朝向管壁内侧的翘曲。

    用于校正金属管的方法和校正用的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296760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40237.6

    申请日:2006-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10 B21C37/155 B21D22/025

    Abstract: 下模具(2)和上模具(4)的成型凹部(1、3)形成为具有半椭圆形轮廓以当模具闭合时提供大体椭圆形横截面的成型空间(S)。下模具(2)与上模具(4)之间的划分线从成型空间(S)的长轴(b)朝向上模具(4)那侧偏移了h,并且下模具(2)的成型凹部(1)的开口宽度被设定为略大于上模具(4)的成型凹部(3)的开口宽度。通过使模具闭合,同时由下模具(2)和上模具(4)沿着周向按压,弯曲金属管塑性变形为具有大体椭圆形横截面以去除由弯曲引起的回弹,由此通过下模具(2)的延伸部(2a)来防止朝向管壁外侧的翘曲和皱缩,并通过由下模具(2)与上模具(4)之间的开口宽度差形成的台阶差来防止朝向管壁内侧的翘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