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1329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610971382.1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见刚
IPC: B60G17/016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前轮悬架(18FL和18FR)和后轮悬架(18RL和18RR)的车辆的悬架装置(10)。将与向前轮输入的前后力从前轮向车体的传递有关的特性设为第一传递力特性,将车辆对从前轮向车体传递的前后力的灵敏度设为第一灵敏度,将以包括表示第一传递力特性的值成为峰值的频率的方式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频率范围内的表示第一传递力特性的值与表示第一灵敏度的值之积的平方的最大值设为评价指标值,以评价指标值成为其可变化范围内的值中最小的值的方式设定后轮悬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复弹簧常数(K2)。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3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971382.1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见刚
IPC: B60G17/016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前轮悬架(18FL和18FR)和后轮悬架(18RL和18RR)的车辆的悬架装置(10)。将与向前轮输入的前后力从前轮向车体的传递有关的特性设为第一传递力特性,将车辆对从前轮向车体传递的前后力的灵敏度设为第一灵敏度,将以包括表示第一传递力特性的值成为峰值的频率的方式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频率范围内的表示第一传递力特性的值与表示第一灵敏度的值之积的平方的最大值设为评价指标值,以评价指标值成为其可变化范围内的值中最小的值的方式设定后轮悬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复弹簧常数(K2)。
-
公开(公告)号:CN103209844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080070147.8
申请日:2010-1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 , B60G17/0161 ,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8 , B60G21/0553 , B60G2202/322 , B60G2202/422 , B60G2204/81 , B60G2400/0521 , B60G2400/0522 , B60G2400/204 , B60G2400/252 , B60G2400/821 , B60G2500/10 , B60G2600/184 , B60G2600/1877 , B60G2600/70 , B60G280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获取在车辆上产生的侧倾变化量、获取在车辆上产生的俯仰变化量、合成侧倾变化量与俯仰变化量并获取合成值,基于合成值来控制前后轮衰减力分配。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检测车速,检测路面同相反相比,并且包括利用可变的侧倾衰减控制量控制侧倾衰减力的侧倾衰减力可变装置,并且根据基于所述车速、所述路面同相反相比、以及所述侧倾衰减控制量的前后轮衰减力分配映射来确定前后轮衰减力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24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70514.3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3/18 , B60G3/20 , B60G7/02 , B60G2204/143 , B60G2204/4104 , F16F1/3873
Abstract: 车辆悬架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悬架装置主体(5),将车辆(2)的车轮(3)支承于该车辆(3)的车身(4);上部夹设构件(60),夹设在悬架装置主体(5)的铅垂方向上部与车身(4)之间,在车辆(2)的制动力的绝对值相对小的车辆(2)的缓制动时,与车辆(2)的非制动时相比,上部夹设构件(60)在车辆(2)的前后方向上的刚性相对减小;以及下部夹设构件(80),夹设在悬架装置主体(5)的铅垂方向下部与车身(4)之间,在车辆(2)的缓制动时,与车辆(2)的非制动时相比,下部夹设构件(80)在车辆(2)的前后方向上的刚性相对增大。因此,车辆悬架装置(1)起到能够适当地减少振动这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244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70342.X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7/02 , B60G17/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4 , B60G17/02 , B60G17/06 , B60G2204/41 , B60G2400/39
Abstract: 车辆悬架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悬架装置本体(5),将车辆(2)的车轮(3)支承于该车辆(2)的车身(4);可变装置(30),使悬架装置本体(5)的铅垂方向上部与车身(4)之间的刚性即上部连结部刚性及悬架装置本体(5)的铅垂方向下部与车身(4)之间的刚性即下部连结部刚性能够改变;及控制装置(50),在车辆(2)的制动时,控制可变装置(30),执行与车辆(2)的非制动时相比使上部连结部刚性相对减小且使下部连结部刚性相对增大的控制。因此,车辆悬架装置(1)起到能够适当地减少振动这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2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70342.X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7/02 , B60G17/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4 , B60G17/02 , B60G17/06 , B60G2204/41 , B60G2400/39
Abstract: 车辆悬架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悬架装置本体(5),将车辆(2)的车轮(3)支承于该车辆(2)的车身(4);可变装置(30),使悬架装置本体(5)的铅垂方向上部与车身(4)之间的刚性即上部连结部刚性及悬架装置本体(5)的铅垂方向下部与车身(4)之间的刚性即下部连结部刚性能够改变;及控制装置(50),在车辆(2)的制动时,控制可变装置(30),执行与车辆(2)的非制动时相比使上部连结部刚性相对减小且使下部连结部刚性相对增大的控制。因此,车辆悬架装置(1)起到能够适当地减少振动这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2589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69857.8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8 , B60W4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40/12 ,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2400/202 , B60G2400/25 , G01B21/02 , G01P3/00
Abstract: 检测各车轮的速度即车轮速度(步骤ST11),对所检测出的一对左右轮的车轮速度进行频率解析,并分别算出增益特定频率下的左右轮的车轮速度特性(步骤ST12),基于所算出的左右轮的车轮速度特性来算出左右轮车轮速度增益差(步骤ST13),基于如下的对应关系和左右轮车轮速度增益差来推定车高(步骤ST14),上述对应关系是基于车轮速度及从路面对上述车轮输入的路面输入而得到的值(车轮速度/路面输入增益)与车轮相对于车身的车轮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能够廉价地推定车辆的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2589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80069857.8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8 , B60W4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40/12 ,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2400/202 , B60G2400/25 , G01B21/02 , G01P3/00
Abstract: 检测各车轮的速度即车轮速度(步骤ST11),对所检测出的一对左右轮的车轮速度进行频率解析,并分别算出增益特定频率下的左右轮的车轮速度特性(步骤ST12),基于所算出的左右轮的车轮速度特性来算出左右轮车轮速度增益差(步骤ST13),基于如下的对应关系和左右轮车轮速度增益差来推定车高(步骤ST14),上述对应关系是基于车轮速度及从路面对上述车轮输入的路面输入而得到的值(车轮速度/路面输入增益)与车轮相对于车身的车轮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能够廉价地推定车辆的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20984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80070147.8
申请日:2010-1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 , B60G17/0161 ,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8 , B60G21/0553 , B60G2202/322 , B60G2202/422 , B60G2204/81 , B60G2400/0521 , B60G2400/0522 , B60G2400/204 , B60G2400/252 , B60G2400/821 , B60G2500/10 , B60G2600/184 , B60G2600/1877 , B60G2600/70 , B60G280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获取在车辆上产生的侧倾变化量、获取在车辆上产生的俯仰变化量、合成侧倾变化量与俯仰变化量并获取合成值,基于合成值来控制前后轮衰减力分配。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检测车速,检测路面同相反相比,并且包括利用可变的侧倾衰减控制量控制侧倾衰减力的侧倾衰减力可变装置,并且根据基于所述车速、所述路面同相反相比、以及所述侧倾衰减控制量的前后轮衰减力分配映射来确定前后轮衰减力分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