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44455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7496.8
申请日:2011-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40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60
Abstract: 一种铁(Fe)基奥氏体耐热铸钢,其基于100质量%的总量计(在下文简单表示为“%”)包含:0.4至0.8质量%的碳(C);3.0质量%或更少的硅(Si);0.5至2.0质量%的锰(Mn);0.05质量%或更少的磷(P);0.03至0.2质量%的硫(S);18至23质量%的铬(Cr);3.0至8.0质量%的镍(Ni);和0.05至0.4质量%的氮(N)。铬(Cr)与碳(C)的比率在22.5≤Cr/C≤57.5的范围内。所述铸钢以少于0.2%的量包含钒(V)、钼(Mo)、钨(W)和铌(Nb)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047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080054376.0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7 , B23K26/30 , B23K33/00 , B23K33/006 , B32B1/04 , B32B3/02 , B32B3/06 , B32B3/26 , B32B15/00 , B32B15/012 , B32B15/04 , B32B15/18 , F16H2048/382 , F16H2048/385 , Y10T428/12333 , Y10T428/12347 , Y10T428/12361 , Y10T428/1237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焊接强度和焊接质量的焊接构造以及焊接方法。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焊接而接合的焊接构造,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接合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一部件接合部,当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排列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在所述第一部件接合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被接合的接合面的至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焊接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接合面依次排列有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连接的连结部,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的尺寸被形成为大于所述连结部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34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80072623.4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40 , B23K2101/008 , B32B7/04 , B32B15/01 , F16H48/38 , F16H2048/382 , F16H2048/385 , Y10T29/49968 , Y10T74/2186 , Y10T428/12451
Abstract: 一种焊接结构,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的排列方向设为第一方向,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具有:压入部(26);第一空穴部(32);第二空穴部(34);第一焊缝(20),其通过在使外部与第二空穴部(32)连通的状态下,将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焊接而形成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的接合部中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与第一空穴部(32)之间;第二焊缝(22),其形成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的接合部中的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二空穴部(34)之间;以及切口槽(42),其使第一空穴部(32)与第二空穴部(34)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04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80054376.0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7 , B23K26/30 , B23K33/00 , B23K33/006 , B32B1/04 , B32B3/02 , B32B3/06 , B32B3/26 , B32B15/00 , B32B15/012 , B32B15/04 , B32B15/18 , F16H2048/382 , F16H2048/385 , Y10T428/12333 , Y10T428/12347 , Y10T428/12361 , Y10T428/1237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焊接强度和焊接质量的焊接构造以及焊接方法。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焊接而接合的焊接构造,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接合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一部件接合部,当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排列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在所述第一部件接合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被接合的接合面的至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焊接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接合面依次排列有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连接的连结部,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的尺寸被形成为大于所述连结部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45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180017496.8
申请日:2011-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40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60
Abstract: 一种铁(Fe)基奥氏体耐热铸钢,其基于100质量%的总量计(在下文简单表示为“%”)包含:0.4至0.8质量%的碳(C);3.0质量%或更少的硅(Si);0.5至2.0质量%的锰(Mn);0.05质量%或更少的磷(P);0.03至0.2质量%的硫(S);18至23质量%的铬(Cr);3.0至8.0质量%的镍(Ni);和0.05至0.4质量%的氮(N)。铬(Cr)与碳(C)的比率在22.5≤Cr/C≤57.5的范围内。所述铸钢以少于0.2%的量包含钒(V)、钼(Mo)、钨(W)和铌(Nb)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48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080033997.0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28 , B23K26/16 , B23K33/006 , B23K2101/008 , F16H55/17 , F16H2048/382 , F16H2048/385 , Y10T403/47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焊接强度和焊接质量的提高的焊接构造以及焊接方法。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焊接而接合的焊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的第二部件接合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的第一部件接合部,当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排列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焊接结构具有:空洞部,所述空洞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接合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之间;以及焊接部,所述焊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接合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部被接合的接合面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空洞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34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180072623.4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40 , B23K2101/008 , B32B7/04 , B32B15/01 , F16H48/38 , F16H2048/382 , F16H2048/385 , Y10T29/49968 , Y10T74/2186 , Y10T428/12451
Abstract: 一种焊接结构,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的排列方向设为第一方向,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具有:压入部(26);第一空穴部(32);第二空穴部(34);第一焊缝(20),其通过在使外部与第二空穴部(32)连通的状态下,将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焊接而形成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的接合部中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与第一空穴部(32)之间;第二焊缝(22),其形成在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12)的接合部中的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二空穴部(34)之间;以及切口槽(42),其使第一空穴部(32)与第二空穴部(34)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37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69334.9
申请日:2011-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0 , B23K26/0626 , B23K26/24 , B23K26/28 , B23K31/003 , B23K33/006 , B23K2101/008 , F16H5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两侧焊接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精度,对于作为接合对象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对接的接合部,当通过隔着接合部从一侧进行第1焊接和从与该第1焊接相反的另一侧进行的第2焊接从两侧焊接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焊接后进行的上述第2焊接中,进行调整向上述接合部进入的进热量的热量调整,以产生作为目标的变形量的焊接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33389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80009379.2
申请日:2010-02-19
Abstract: 一种铁素体球墨铸铁,包含:3.1至3.5质量百分比的碳;4.1至4.5质量百分比的硅;0.8质量百分比以下的锰;0.1至0.6质量百分比的钼;0.1至1.0质量百分比的铬;0.03至0.1质量百分比的磷;0.03质量百分比以下的硫;0.02至0.15质量百分比的镁;以及铁。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3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80069334.9
申请日:2011-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0 , B23K26/0626 , B23K26/24 , B23K26/28 , B23K31/003 , B23K33/006 , B23K2101/008 , F16H5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两侧焊接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精度,对于作为接合对象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对接的接合部,当通过隔着接合部从一侧进行第1焊接和从与该第1焊接相反的另一侧进行的第2焊接从两侧焊接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焊接后进行的上述第2焊接中,进行调整向上述接合部进入的进热量的热量调整,以产生作为目标的变形量的焊接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