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1571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47576.5

    申请日:2008-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3/0234 B60J7/00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装置,能够遮挡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光,并采集到来自于前排座椅上方的车外光。该遮阳装置用于遮挡从车窗射入的光,所述车辆具有前挡风玻璃,该前挡风玻璃覆盖到驾驶席和副驾驶席两者中至少一方的上方,并构成所述车辆的车辆顶棚前侧的一部分。所述遮阳装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方配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包括前侧部件和后侧部件。所述前侧部件可独立于后侧部件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遮阳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21376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710143560.2

    申请日:2007-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阳装置(1),该装置可将能遮蔽窗部(2a)的帘布(10),相对于车门(23)的窗部(2a)在遮蔽状态到开放状态间的范围展开,其具有:电动机(71)、被设置为可通过上述电动机(71)的运转被推出或拽回的拉索(6)、以及连接上述拉索(6)和上述帘布(10)的连接部件(90),上述帘布(10)可伴随着上述拉索(6)的上述推出动作或拽回动作而展开,上述连接部件(90)具有连接解除机构,不管上述拉索(6)的移动方向如何,在对上述拉索(6)的上述推出动作或拽回动作加载了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该连接解除机构都会解除上述拉索(6)和上述帘布(10)间的连接。

    遮阳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8730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710143562.1

    申请日:2007-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阳装置(1),其设置有可在外套管(5)内移动的一对拉索,帘布的两端被连接在各导管的顶端,伴随着该拉索的移动而展开,外套管(5)中至少有一个被长度调节机构(80)分割成第1导管(5a)和第2导管(5b),长度调节机构(80)由第1连接部件(80a)和第2连接部件(80b)构成,其中,第1连接部件(80a)内部形成有内螺纹(82a),第2连接部件(80b)具有圆筒状的连接螺栓部件(84),该连接螺栓部件(8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84a),并与第1连接部件(80a)的内螺纹(82a)螺纹连接,连接螺栓部件(84)上具有抵接在第1连接部件(80a)端面上的紧固螺母部件(83)。

    遮阳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1377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3562.1

    申请日:2007-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阳装置(1),该遮阳装置(1)设置有可以在外套管(5)内移动的一对拉索,帘布的两端被连接在各导管的顶端,伴随着该拉索的移动而展开,外套管(5)中至少有一个被长度调节机构(80)分割成第1导管(5a)和第2导管(5b),长度调节机构(80)由第1连接部件(80a)和第2连接部件(80b)构成,其中,第1连接部件(80a)内部形成有内螺纹(82a),第2连接部件(80b)具有圆筒部(84),该圆筒部(8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84a),并与第1连接部件(80a)的内螺纹(82a)螺纹连接,圆筒部(84)上具有抵接在第1连接部件(80a)端面上的紧固螺母部件(83)。

    遮阳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1376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3560.2

    申请日:2007-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阳装置(1),该装置可将能遮蔽窗部(2a)的帘布(10),相对于车门(23)的窗部(2a)在遮蔽状态到开放状态间的范围展开,其具有:电动机(71),被设置为可通过上述电动机(71)的运转被推出或拽回的拉索(6),以及连接上述拉索(6)和上述帘布(10)的连接部件(90),上述帘布(10)可伴随着上述拉索(6)的上述推出动作或拽回动作而展开,上述连接部件(90)具有连接解除机构,在对上述拉索(6)的上述推出动作或拽回动作加载了规定值以上的负荷时,该连接解除机构解除上述拉索(6)和上述帘布(10)间的连接。

    车辆用门内饰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255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77648.7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收纳空间的车辆用门内饰。该车辆用门内饰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饰板(12)和门兜(30),门兜(30)包括底壁部(31)、相对壁部(33)以及从相对壁部的周端部向内饰板立起的后壁部(37),而且,门兜包括第1延伸设置壁部(50)和第2延伸设置壁部(51),该第1延伸设置壁部从后壁部的内饰板侧的端部沿内饰板的车厢外侧面(12A1)延伸设置,该第2延伸设置壁部从第1延伸设置壁部的延伸设置端向门内板(11)延伸设置,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门内板侧的端面(51A)配置于比相对壁部的门内板侧的面靠近门内板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