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下超大跨地下空间箱型钢混凝土顶盖及框架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473760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330018.2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下超大跨地下空间箱型钢混凝土顶盖及框架体系,顶盖主体内设置有钢筋笼骨架、曲线预应力筋、直线预应力筋和若干箱型钢;若干箱型钢沿纵向间隔设置于钢筋笼骨架中,且相邻的箱型钢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波纹管,第一波纹管中通过后张法张拉设置有曲线预应力筋;各箱型钢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波纹管,第二波纹管中通过后张法张拉设置有直线预应力筋;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中均灌注有水泥砂浆。本发明采用型钢结构体系和预应力筋结构体系相结合,有效结合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高、刚度大、自重轻的特点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抗裂抗变形能力特点,尤其适用于地下建筑重载及大跨度条件下。

    一种超大跨重载下地下空间预应力型钢混凝土顶盖

    公开(公告)号:CN1148090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330010.6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跨重载下地下空间预应力型钢混凝土顶盖,包括由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顶盖主体,顶盖主体内设置有钢筋笼骨架、波纹管和若干预制型钢;若干预制型钢沿纵向间隔设置于钢筋笼骨架中,且相邻的预制型钢之间设有波纹管;波纹管中通过后张法张拉设置有有粘结预应力筋,有粘结预应力筋呈曲线形布置,且有粘结预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通过锚固装置固定于顶盖主体的两端;波纹管中灌注有水泥砂浆。本发明的顶盖有效结合了预制型钢的自重轻、承载能力强和有粘结预应力筋的抗裂抗腐蚀特点,不仅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捷,而且能够提高顶盖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和整体性,尤其适用于地下建筑重载及大跨度条件下。

    一种明挖整体装配无柱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308219.8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明挖整体装配无柱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围护结构后,边开挖边架设三道内支撑,开挖至坑底后施工垫层;2)吊装预制底中板;3)吊装预制底角板,并将其与预制底中板拼装连接;4)拆除最下面的一道内支撑,吊装预制侧墙,并将其与预制底角板拼装连接;5)拆除中间的一道内支撑,吊装预制拱角板,并将其与预制侧墙拼装连接;6)吊装预制拱顶板,并将其与预制拱角板拼装连接;7)通过向预制拱顶板和预制拱角板的节点区灌注混凝土,一次现浇位于预制拱顶板同一侧的四个节点区;然后拆除最上面的一道内支撑。本发明通过一次现浇预制拱顶板同一侧的节点区,有效地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

    一种检测光纤的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53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52952.X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健康监测安全领域,提供了一种检测光纤的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被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待测部位和至少一个形变部位,所述形变部位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待测部位之间,所述检测光纤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位和所述形变部位上,以检测所述待测部位;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能够锁紧所述检测光纤的锁紧组件,位于所述形变部位处的两个所述待测部位均固定有所述锁紧组件,位于所述形变部位处的两个所述锁紧组件之间具有预留长度的所述检测光纤,所述预留长度大于两个所述锁紧组件之间的间距。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光纤的保护装置,能够随被测结构变形的同时,减轻对检测光纤的损伤,实现对检测光纤的保护。

    预制侧墙中板节点板及装配式地下车站

    公开(公告)号:CN113026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6897.9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侧墙中板节点板,包括侧墙板块和中板板块,中板板块垂直连接于侧墙板块的墙面上,并且侧墙板块与中板板块一体预制成型,中板板块的横向自由端设有用于与外设中板节段连接的中板连接结构,侧墙板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外设侧墙节段或车站结构板连接的侧墙连接结构。另外还涉及采用该预制侧墙中板节点板的装配式地下车站。本发明通过将侧墙板块和中板板块一体预制成型,再通过侧墙板块与相邻的外设侧墙节段连接以及通过中板板块与外设中板节段连接,能实现地下车站装配化施工,尤其是实现车站中板的装配化施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车站中板与车站侧墙的连接节点强度和施工质量,保证装配式地下车站的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一种新型深厚软土地基加固桩施工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50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88226.4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0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深厚软土地基加固桩施工工法,采用此施工工法制造的桩体为复合网筒排水颗粒桩,它沿径向分三层布置,分别包括内层桩体填料、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所述网筒为改性聚乙烯材料或改性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网片围成。本发明是以传统碎石桩为原型,借鉴并融合土工袋装砂石桩增设围护和排水管桩实现排水的创新思路,去设法提升粒料桩体的围护措施强度和排水能力,降低桩体的实施难度和措施造价,使两者的不足得到弥补优势得到加强。

    一种新型悬浮式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72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88620.8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0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悬浮型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它是一种适用于“在20m甚至更深深度范围内严重缺乏良好持力端层或持力夹层”的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工法,它先对待施工区域的地基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软弱土地基是否复合上述施工条件;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然后在待施工区域打设由内层桩体、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构成的加固桩,加固桩底端伸入到软弱地基中不少于10m,加固桩施工完毕后,在加固桩顶端铺设复合垫层并进行路基填筑,最后进行上部结构层施工。本新型施工方法适合于解决“在20m甚至更深深度范围内严重缺乏良好持力端层或持力夹层”的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