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58000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010173.9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导墙的地连墙冠梁顶挡墙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地连墙本体,所述地连墙本体上端安装有冠梁本体,所述冠梁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墙本体,所述冠梁本体靠近导墙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工字钢;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安装的导墙本体的内壁,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顶板,若干个所述顶板均与导墙本体的表面相抵接,若干个所述顶板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顶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地连墙施工前不可避免需提前施工导墙,在地连墙浇筑完成后将会拆除导墙,从而造成产生材料的浪费以及出现延长工期的情况,且冠梁施工完后又会出现需施工冠梁顶挡土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23746.2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管幕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改进点就在于增加了钢管间连接件和预应力钢绞线,提供纵向和横向的连接,使其各个钢管之间协同受力,达到减小构件尺寸的作用,而且能够提供张紧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刚度和承载力,通过对预加力的计算,能够防止施工期间钢管间混凝土开裂形成贯通裂缝,导致地下水进入暗挖隧道内;使钢管结构间拉紧形成整体结构、防止钢管间混凝土发生滑动破坏,控制施工期间管幕结构变形,从而减少地层及周边建筑物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22194245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257355.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易领兵 , 郑力铭 , 李明皓 , 刘子阳 , 玄立伟 , 吕兆龙 , 吴振丽 , 李维洲 , 陈庆怀 , 王宗勇 , 王远六 , 刘胜欢 , 王慧慧 , 王双红 , 徐永鹏 , 刘洋 , 张正旭 , 刘鹏 , 任方毅 , 朱行通 , 吴程浩 , 杨涌跃 , 刘晓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机械化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装置,包括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该隧道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装置,通过互锚固定组件、受力筋和固定筋的设置,在隧道施工期间,需要将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作为钢筋工程的主要施工手段,并通过固定筋在贯穿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的内部时与纵向分布矩形筋的一端形成矩形重叠区域,使得两节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互锚固定,进而达到了隧道双层钢筋网片一次性机械化施工的效果,从而达到了通过调整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筋网片不同纵向长度、不同断面尺寸大小可匹配任意型号起重设备、任意非常规断面尺寸隧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400528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2554020.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暗挖法的预应力钢混组合地下结构,包括:预应力钢混底板、预应力钢混侧墙、预应力钢混顶板、钢筋混凝土中柱和钢筋混凝土中板,两堵所述预应力钢混侧墙分别设置在所述预应力钢混底板的两端,两堵所述预应力钢混侧墙均与所述预应力钢混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中柱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中柱沿轨道地下结构开挖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中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堵预应力钢混侧墙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结构即是暗挖结构施工阶段的初期支护,又是永久使用阶段的永久衬砌,避免了传统暗挖工法施工过程中复杂的工序转换及受力转换,施工简单方便、风险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