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793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199993.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轴温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从数字测温单元及模拟测温单元接收各自测得的列车轴温,若列车轴温之间的第一温差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一温差持续目标时间区间,则获取列车状态。在列车状态为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比较数字测温单元及模拟测温单元各自的目标可疑度值,采信目标可疑度值相对较小的测温单元所测得的列车轴温。在列车状态为静置冷却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测得的列车轴温与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差。在数字测温单元及模拟测温单元各自对应的第二温差均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则采信数字测温单元测得的列车轴温。在数字测温单元或模拟测温单元对应的第二温差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则采信不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温差所对应的列车轴温。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4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21532.4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制动与制动隔离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存在停放制动容易被误判的问题,具有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制动与停放制动隔离检测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采集停放制动按钮信号,并将停放制动指令发送至制动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检测停放制动施加状态,若停放制动指令与停放制动施加状态一致,则制动控制单元将停放制动信号发回给中央控制单元,并显示制动图标;中央控制单元和制动控制单元分别采集停放制动隔离塞门的状态,制动控制单元发送检测的结果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对其检测的结果与制动控制单元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若一致,则显示隔离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22070.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列车灵活编组系统及方法,以太网交换机包括:ETB板卡、以及一个或多个电源板卡;ETB板卡用于与相邻以太网交换机的ETB板卡首尾通信连接,形成ETB通信总线,并用于当列车初上电时,向相邻ETB板卡发送通信信息,以确定每个列车车厢的车厢编号;电源板卡包括多组点位组合,多组点位组合各自的连接状态对应相应的跳线信息,电源板卡用于当列车初上电时,将跳线信息传输至ETB通信总线,所述跳线信息用于确定列车车厢的车型信息,ETB通信总线中的车厢编号和车型信息展示于人机交互界面。较好地实现了对列车车厢编号的自动编号,能够较好地确定每个列车车厢的车型信息,充分满足当前列车车厢灵活编组网络自适应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921532.4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制动与制动隔离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存在停放制动容易被误判的问题,具有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制动与停放制动隔离检测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采集停放制动按钮信号,并将停放制动指令发送至制动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检测停放制动施加状态,若停放制动指令与停放制动施加状态一致,则制动控制单元将停放制动信号发回给中央控制单元,并显示制动图标;中央控制单元和制动控制单元分别采集停放制动隔离塞门的状态,制动控制单元发送检测的结果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对其检测的结果与制动控制单元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若一致,则显示隔离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71580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913207.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K3/06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中目标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将实时温度信息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目标部位在预设采样周期内的温度偏差信息,其中,该温度偏差信息用于反映目标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与标准数据的差异程度;基于温度偏差信息确定目标部位发生故障的置信度,其中,置信度用于反映发生故障的概率;比较置信度和预设阈值;在置信度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部位发生故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故障预测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9993.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轴温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从数字测温单元及模拟测温单元接收各自测得的列车轴温,若列车轴温之间的第一温差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一温差持续目标时间区间,则获取列车状态。在列车状态为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比较数字测温单元及模拟测温单元各自的目标可疑度值,采信目标可疑度值相对较小的测温单元所测得的列车轴温。在列车状态为静置冷却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测得的列车轴温与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差。在数字测温单元及模拟测温单元各自对应的第二温差均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则采信数字测温单元测得的列车轴温。在数字测温单元或模拟测温单元对应的第二温差不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则采信不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温差所对应的列车轴温。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377511.5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漏电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轨道车辆,该方案中设置了多个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先控制与当前日期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开始工作,通过且仅通过该交流漏电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轨道车辆下电,而未控制与所述当前日期不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开始工作却接收到与当前日期不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发送的交流漏电信号时,可以判定该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出现了故障并向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可见,本申请不仅能够在当前日期对轨道车辆是否存在交流漏电进行检查,还能够判断与当前日期不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中是否存在发生故障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避免了发生故障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对轨道车辆下电的误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77511.5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漏电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轨道车辆,该方案中设置了多个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先控制与当前日期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开始工作,通过且仅通过该交流漏电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轨道车辆下电,而未控制与所述当前日期不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开始工作却接收到与当前日期不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发送的交流漏电信号时,可以判定该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出现了故障并向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可见,本申请不仅能够在当前日期对轨道车辆是否存在交流漏电进行检查,还能够判断与当前日期不对应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中是否存在发生故障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避免了发生故障的交流漏电检测装置对轨道车辆下电的误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715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13207.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K3/06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中目标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将实时温度信息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目标部位在预设采样周期内的温度偏差信息,其中,该温度偏差信息用于反映目标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与标准数据的差异程度;基于温度偏差信息确定目标部位发生故障的置信度,其中,置信度用于反映发生故障的概率;比较置信度和预设阈值;在置信度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部位发生故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故障预测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320499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88481.9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轨道列车的通信天线外壳及天线组件,通信天线外壳:内壳,包括:内壳壳体,具有一用于安装通信天线组件的安装空间,内壳壳体由刚性材料制成;以及安装板,从内壳壳体的底边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法兰状结构,安装板适用于与轨道列车的顶部连接;外壳,罩设在内壳壳体的外部,外壳为流线型结构,外壳由吸能材料制成,外壳与内壳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吸能缓冲的隔离空间。通过将天线组件的外壳分设成内外两层,外层的壳体为吸能材料,内层壳体为刚性材料,内外两层之间预留有供外层壳体弹性形变的空间,提高了天线组件的防撞击功能,且在外层壳体破损后内层壳体依然能够为天线振子等元器件提供一定的保护,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