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处控制的手制动系统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1630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34751.0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处控制的手制动系统及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传动机构、多个驱动机构、钢缆、制动夹钳单元及显示单元;传动机构用于安装在车体底架上,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提升组件;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与驱动部,多个主动齿轮均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多个驱动部均沿背离传动机构的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车体内部和车体外部;钢缆的一端与提升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夹钳单元连接;显示单元包括与提升组件连接的传导件和与传导件相连接的显示件。本发明提供的多处控制的手制动系统,可在车体内、车体外对手制动系统进行操控,操作位置不受限,且方便地通过显示件而观测到车体的制动状态。

    一种制动系统、制动方法和无轨电车

    公开(公告)号:CN114394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0008581.8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制动方法和无轨电车。该制动方法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制动指令确定制动模式;若制动模式为常用制动,第一控制模块获取制动因素信息,根据制动因素信息确定制动意图识别信息;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制动意图识别信息和制动因素信息进行空电复合制动力分配计算,得到电制动力信号、第一气制动力信号和第二气制动力信号,并将第二气制动力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电制动力信号和第一气制动力信号控制无轨电车常用制动;第二控制模块根据第二气制动力信号控制无轨电车常用制动。本申请可满足车辆双向驾驶的要求,长编组车辆的制动功能、制动响应时间和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一种轨道车辆的手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389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27693.7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手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手制动装置,包括手制动机本体,制动缓解指示器和行程阀;所述行程阀的进气口用于轨道车辆的总风压缩空气进入,所述行程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制动缓解指示器,所述行程阀的排气口用于连通外部空气;所述制动缓解指示器和行程阀具有两种气路:所述行程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所述制动缓解指示器连通的气路;总风压缩空气经所述行程阀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排出的气路;其中,所述手制动机本体用于在手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时分别驱动所述行程阀选择两种气路。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手制动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无法识别轨道车辆的手制动是否施加的技术问题。

    紧急制动的控制装置、紧急制动系统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829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1159568.7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紧急制动的控制装置、紧急制动系统及轨道车辆,涉及轨道车辆技术,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多节车厢难以实现同步制动导致车厢之间产生制动冲击的问题。其中,控制装置,包括:紧急制动气路组件及安全环路;紧急制动气路组件包括:电磁阀、气动阀;电磁阀用于与轨道车辆的总风管连接;电磁阀与气动阀连接,气动阀用于与轨道车辆的排风口连接;气动阀还用于与列车管连接;安全环路包括:相串联的司机紧急制动开关及至少一个乘客紧急制动开关;安全环路用于在其断开时控制电磁阀将总风管与气动阀连通,使得总风管中的压缩气体能够经电磁阀进入气动阀以驱动气动阀开启,以使列车管中的压缩气体能够经气动阀排出。

    一种新能源列车的制动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19933.7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列车的制动系统,新能源列车的制动系统,包括:贯穿列车的总风管;至少一套风源系统A00,用于为总风管供风;每个车桥上设置一个四回路保护阀A11;每个车桥上还设置一个预控和应急控制回路以及为其供风的第一制动风缸B01‑1;每个车桥上还设置一个空簧控制回路以及为其供风的空簧风缸L01;其中,四回路保护阀A11的1口作为进风口与总风管连接,四回路保护阀的口的24口连接同一车桥上的空簧风缸L01,四回路保护阀的22口连接同一车桥上的第一制动风缸B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列车的制动系统,以解决传统的轨道车辆有轨电车。

    停放制动控制系统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71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20387.9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停放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其中,停放制动控制系统包括:总进气口、一对停放制动缸、一对常用制动缸和一对制动机构;每个制动机构均包括:停放截断阀和停放电磁阀,停放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总进气口连通,停放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停放截断阀的进气口连通,停放电磁阀的排气口与停放制动缸连通。本实施例提供的停放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能够保障停放制动缸能够准确响应,从而显著提升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基于单个转向架的精细停放制动控制,使得车辆仅会丧失一个转向架的制动力,而整体制动效能得到保障。

    一种轨道车辆的手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38949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327693.7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手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手制动装置,包括手制动机本体,制动缓解指示器和行程阀;所述行程阀的进气口用于轨道车辆的总风压缩空气进入,所述行程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制动缓解指示器,所述行程阀的排气口用于连通外部空气;所述制动缓解指示器和行程阀具有两种气路:所述行程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所述制动缓解指示器连通的气路;总风压缩空气经所述行程阀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排出的气路;其中,所述手制动机本体用于在手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时分别驱动所述行程阀选择两种气路。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手制动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无法识别轨道车辆的手制动是否施加的技术问题。

    基于车辆滑行率的撒砂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406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0784328.X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辆滑行率的撒砂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的速度以及车辆的单轴滑行速度;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以及所述单轴滑行速度,计算获得车辆的滑行率;当所述车辆的滑行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控制对应的撒砂装置进行撒砂,并确定当前撒砂输出压力为第一撒砂输出压力;当所述车辆的滑行率逐渐减小时,保持所述第一撒砂输出压力直至滑行率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从而能够快速消除车辆的滑行或空转现象,同时减小撒砂量,降低维护成本,保证车辆的运营安全。

    安装装置及轨道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79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66133.2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及轨道车辆,该装置用于安装吊装部件,所述吊装部件包括吊装部件安装板,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挂接部和托举部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挂接部和所述托举部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螺栓和螺母,所述挂接部和所述托举部之间形成用于卡持叠置在一起的车体底架安装板和吊装部件安装板的卡口;所述挂接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贯穿所述挂接部;所述托举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相对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贯穿所述托举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后与所述螺母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发生螺母脱落或螺栓断裂失效后,托举部能够对吊装部件安装板进行托举临时防止吊装部件脱落。

    自动制动控制系统、方法及城轨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6001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28164.1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制动控制系统、方法及城轨列车。该系统包括:与列车的转向架对应设置的制动控制装置和制动缓解列车线;每个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不缓解状态常开节点、强迫缓解电磁活塞阀和电子控制单元;制动不缓解状态常开节点,一端与制动缓解列车线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本制动控制装置中的强迫缓解电磁活塞阀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制动不缓解故障后,控制本制动控制装置中的制动不缓解状态常开节点闭合,以使本制动控制装置中的强迫缓解电磁活塞阀得电执行制动缓解动作。本发明能够实现制动不缓解故障的自修复,进而缩短正线故障处理时间,减少因制动不缓解故障造成的列车晚点或延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及运行服务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