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9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0969.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 G06N5/04 , G06V10/82 , G06F21/3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视角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多个随机视角下的待验证人脸图像;基于索引向量提取模型,提取待验证人脸图像对应的索引向量,根据索引向量在人脸图像库中确定候选人脸图像;基于神经辐射场模型与拍摄参数,对候选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图像进行预测,生成随机视角下的推理人脸图像;基于待验证人脸图像与对应视角下推理人脸图像之间的比对结果,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上述方式,对人脸图像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特征比对和综合验证,提取的人脸特征更加细致和全面,有效防御多种类型的人脸攻击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6110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83993.X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V10/778 , G06N3/09
Abstract: 本申请针对获取的每一个第一面部图像,根据第一面部特征点的位置划分第一面部图像,得到P个面部区域;根据第一面部特征点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第一面部区域和第二面部区域的第一损失值;根据第二面部图像的第二特征向量和第三面部图像的特征向量,确定第二面部图像和第三面部图像之间的第二损失值;根据第三面部区域和第四面部区域之间的相似度,确定第三面部区域和第四面部区域之间的第三损失值;根据第一损失值、第二损失值和第三损失值,识别第一面部图像的面部动作。即通过确定面部区域之间的损失值以及面部图像之间的损失值,实现了对面部动作的自动识别,无需再由人工识别,如此提高了面部动作的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0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016342.6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N21/44 , H04N21/439 , H04N21/234 , H04N21/2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视频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确定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伪造得分,以及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音频伪造得分;根据所述图像伪造得分和所述音频伪造得分,确定所述视频的伪造检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确定视频的伪造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71446.4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F16/5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基于高质量人脸训练图像,构建人脸特征向量生成模型,将验证人脸图像输入人脸特征向量生成模型,得到验证人脸图像的特征向量;基于验证人脸图像的特征向量,确定验证人脸图像的可识别度;基于验证人脸图像的可识别度,确定可识别度阈值;基于可识别度阈值对低质量人脸训练图像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低质量人脸图像;基于目标低质量人脸图像,对人脸特征向量生成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人脸特征向量生成模型,完成人脸识别任务。通过上述方式,引入可识别度,约束低质量图像人脸特征,缓解特征向量生成模型因低质量人脸图像导致的误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9354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1516.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40/40 , G06V40/1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识别人脸图像,并将待识别人脸图像转换为缩略人脸图像;根据缩略人脸图像确定待识别人脸图像中局部细节图像的图像区域信息;根据图像区域信息从待识别人脸图像中提取局部细节图像;根据局部细节图像确定待识别人脸图像对应的局部纹理特征和时序特征;根据局部纹理特征和时序特征确定待识别人脸图像的活体预测概率。本发明同时将待识别人脸图像和缩略人脸图像作为输入,根据缩略人脸图像确定的图像区域信息提取局部细节图像,根据局部细节图像确定局部纹理特征和时序特征,根据局部纹理特征和时序特征确定活体预测概率,在降低数据计算量的同时保证了活体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38717.8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H04L43/04 , H04L41/147 , H04L47/2441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指纹的工控设备识别方法、相关设备及产品,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多个工控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网络流量数据,对所述网络流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空间特征向量;基于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空间特征向量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序列谱;对所述序列谱与所述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得到所述网络流量数据的时间特征向量,其中所述时间特征向量用于表征各所述工控设备的行为模式;基于预设设备识别模型,对所述时间特征向量和所述空间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处理,输出设备识别结果。本申请提高了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0987.5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21/60 , H04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耗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负荷条件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量化分析,获得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基于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和区块链存证数据构建负荷混合预测模型;通过负荷混合预测模型和预设时间序列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负荷预测,获得预测结果。由于本发明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量化分析构建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将综合需求响应模型作为输入构建负荷混合预测模型进行负荷预测,避免了传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式基于单个负荷单变量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的情况,充分考虑到了综合能源系统实际运行的综合需求响应,较传统的负荷预测方式相比,减少了预测误差,提高了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27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211536.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溯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数据溯源方法包括:当原始数据包从第一设备进入当前网络传输时,在原始数据包中插入入口标记信息得到标记数据包,入口标记信息用于对原始数据包溯源;在当前网络中传输标记数据包。在本发明中,构造一种注入了溯源信息的标记数据包,使得在后续溯源过程中,能够直接从标记数据包中获取该原始数据包第一设备位置和数据包发送源,无需逐级反向路由溯源,缩短溯源的耗时,实现过程简单,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6709.2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H04L47/2441 , G06F18/22 , G06F16/332 , G06F16/36 , G06F16/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感哈希的指纹生成方法及其相关设备,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目标流量中收集会话,并基于所述会话生成带属性图;其中,所述带属性图包括至少一个属性向量;通过局部敏感哈希函数,将所述属性向量映射到标签,并根据所述标签构造最短路径图核;通过所述最短路径图核计算所述带属性图之间的相似性,并生成相应指纹,以供后续基于所述指纹对所述目标流量进行分类。在本申请中,减少了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从而降低了流量分类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8717.8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H04L43/04 , H04L41/147 , H04L47/2441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指纹的工控设备识别方法、相关设备及产品,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多个工控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网络流量数据,对所述网络流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空间特征向量;基于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空间特征向量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序列谱;对所述序列谱与所述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得到所述网络流量数据的时间特征向量,其中所述时间特征向量用于表征各所述工控设备的行为模式;基于预设设备识别模型,对所述时间特征向量和所述空间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处理,输出设备识别结果。本申请提高了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