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8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006244.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42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模态知识迁移的毫米波人体网格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集,该数据集反映深度图与参数化人体模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基于毫米波数据提取的热力图与参数化人体模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所述数据集对3D人体网格模型进行知识蒸馏训练,其中教师模型以所述深度图作为输入,学习从所述深度图到参数化人体模型参数的映射,学生模型以所述热力图作为输入,学习教师模型的高级特征表示;利用经训练的学生模型对目标进行人体网格重建。本发明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了对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进而降低了成本并加快了部署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65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34068.X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的可用性验证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数据,对所述用户数据进行分片加密,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默克尔数据,将所述第一默克尔数据发送至抽查验证端;接收所述抽查验证端发送的加密随机数,根据所述加密随机数和所述第一默克尔数据得到目标验证参数,将所述目标验证参数发送至所述抽查验证端,由所述抽查验证端对所述目标验证参数进行参数验证,得到所述用户数据的访问验证结果。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验证,得到访问验证结果,解决了在云盘数据不能保证一直在线可读取的问题,提升了用户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28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110626011.0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由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任一目的地,获取待预测时间段内话务输入地至目标目的地的预测话务总量和预测单位时间最大话务量;基于动态规划算法,根据预测话务总量、各中转商的资费模型、目标目的地的链路容量要求以及各中转商至目标目的地的链路容量限制,确定从话务输入地至目标目的地总资费最低的中转路径;基于各目的地对应的总资费最低的中转路径,确定每一中转商的总链路容量需求;根据各中转商的总链路容量需求和中转商各自的链路容量之间的比较结果,调整各目的地对应的总资费最低的中转路径,得到各目的地对应的最优中转路径。可以使成本和通话质量达到可控的均衡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9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6331.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V10/80 , G06V20/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视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脸伪造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提取待检测人脸图像的频率意识分解特征和局部频率统计特征,基于频率意识分解特征、局部频率统计特征以及目标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对待检测人脸图像进行防伪检测,获得待检测人脸图像的防伪检测结果,其中,目标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为结合空间频率双维度的双向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由于本申请使用了双流分支网络,探究视频帧之间的动态差异,并结合加入了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提取出更丰富的时序特征信息,从而实现了对人脸伪造视频的有效检测,进而解决了复杂自然场景下的人脸防伪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6320.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N5/04 , G06F18/22 , G06N3/045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所述模型训练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模型训练的任务需求数据;将所述任务需求数据对应的训练请求指令发送至预设大模型,基于所述预设大模型,对所述任务需求数据进行推理,生成训练代码以及推荐的目标算法;从所述任务需求数据中提取训练集数据,通过所述训练代码以及所述训练集数据,对所述目标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小模型。本申请实现了自动化执行小模型训练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23734.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5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84 , G06N3/09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话单数据转换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话单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将原始话单数据对应的矢量话单数据输入到预设的目标话单转换模型中,通过目标话单转换模型的特征提取层提取矢量话单数据的时间序列中的各话单特征向量,其中,目标话单转换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矢量话单数据预测得到对应的标准话单数据;将各话单特征向量输入到目标话单转换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网络,确定各话单特征向量之间的注意力权重;根据目标话单转换模型的输出层和注意力权重,确定原始话单数据对应的标准话单数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话单数据转换过程的灵活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2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3412.6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上海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单数据的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本申请根据投诉工单数据中的工单标题对投诉工单数据进行粗分类,获得多类第一工单数据,然后通过预设语言模型对各类第一工单数据分别进行细分类,获得多类第二工单数据,再根据各类第二工单数据对应的关键词对各类第二工单数据分别进行分类,获得多类第三工单数据。本申请针对每个粗分类别,都能够进一步将各类第一工单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细分类,以实现更加精确的分类效果,再根据关键词对各类第二工单数据分别进行分类,能够通过采用分层分类的方法,高效处理海量的工单数据,提高处理效率并保持工单数据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9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7511.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5061 , H04L41/5067 , H04L41/5074 , H04L41/16 , G06Q30/0201 , G06Q50/50 , G06F18/232 , G06F18/243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潜在不满意用户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涉及通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潜在不满意用户识别方法,包括:确定各不满意用户各自对应的最优基站;对各不满意用户与各自对应的最优基站进行配对,得到各个数据对,并通过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将各数据对划分为各个簇;获取各簇各自对应的重合区域,并将各重合区域中的用户作为潜在不满意用户。本申请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如何识别潜在不满意用户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075508.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上海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断站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基站断站的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首先,确定待断站处理的目标基站小区并连接到目标基站小区的OMC服务器,通过该OMC服务器向目标基站小区下发对目标基站小区进行断站处理的第一指令,得到目标基站小区在执行断站处理前的第一小区状态信息;然后,在完成对目标基站小区的断站处理之后,重新通过OMC服务器向目标基站小区下发对所述目标基站小区进行激活处理的第二指令,得到目标基站小区在执行激活处理后的第二小区状态信息;最后,根据第一小区状态信息中的断站开始时刻以及第二小区状态信息中的断站结束时刻,确定对目标基站小区进行断站处理的处理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160797.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上海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签章签署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签章发起用户的签章申请时,对签章发起用户进行签署权限验证,并在签署权限通过时,生成签章发起用户的电子签章和对应的签字文件,通过将包含有电子签章和所述签字文件待授权5G信息下发给签章授权用户,以获得签章授权用户的授权指令,实现电子合同的双向签订,通过用户‑平台‑用户的交互方式,实现电子签章的签署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签章签署的安全性和流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合同签订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