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无人配送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

    公开(公告)号:CN307521754S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30737674.0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无人配送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程序及显示图像。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屏幕中的图形用户界面内容。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其余为惯常设计,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本设计的图形用户界面,用于完成配餐员通过在移动端进行呼叫机器人、下达任务两个功能的操作将无人车呼叫至当前位置,以及由配餐员放入餐食后送至指定桌位号的交互流程。
    7.图形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方式:主视图为主界面(默认位置显示为用户当前手机自动获取的定位),点击“呼叫机器人”按钮,跳转至变化状态图1,页面中以机器人为中心的半圆环状加载进度条进行360度旋转动画,表示当前“呼叫中”的状态,呼叫机器人成功后,页面变化至设计变化状态图2“呼叫成功”页,并自动过渡至变化状态图3,此时机器人开始出发,当机器人到达主视图中定位的地点后,页面跳转为变化状态图4,用户可进行“下达任务”操作;在变化状态图1“呼叫中”的状态及变化状态图2“呼叫成功”的状态,用户可以点击下方的“取消呼叫”按钮,取消当前呼叫,页面跳转至变化状态图5、设计变化状态图6,通过机器人眼睛的动态变化表示正在取消的加载进度状态,页面取消成功后,自动返回至主视图。
    在变化状态图1“呼叫中”的状态,当呼叫机器人失败后,页面变化至变化状态图8“呼叫失败”页。
    在主视图中点击“下达任务”按钮(或在变化状态图4中点击“下达任务”按钮),跳转至变化状态图9,此时默认未录入完整的配送信息,右下角圆形的“开始配送”按钮是不可点击,用户通过横向滚动机器人标签栏,选择所需配送的机器人,效果由变化状态图9至变化状态图11。
    用户选择好机器人后,垂直滚动托盘,可查看托盘区域。
    向上滚动托盘过程中,最上方的托盘区域整体缩小,透明度降低至消失,滚动变化效果如变化状态图11至变化状态图13。
    在变化状态图13中,点击“第二层托盘”对应的“配送任务”按钮可添加配送任务,页面跳转至变化状态图14,用户通过输入桌位号进行添加配送指令,可同时输入多个配送桌位号,也可进行删除操作,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跳转至变化状态图15。
    在变化状态图15中,点击右下角圆形的“开始配送”按钮,页面跳转至变化状态图16,配送任务下达完成,界面中出现新配送任务提醒。

    带轨迹提醒功能动态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公开(公告)号:CN307310219S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30700602.9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轨迹提醒功能动态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程序。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显示屏幕中图形用户界面的界面内容。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2主视图。
    5.载体为现有设计,省略各设计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
    6.指定设计2为基本设计。
    7.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本产品为在用户驾驶中提供轨迹预测预警界面。
    如设计1主视图中为用户点击轨迹提醒功能图标后(设计1主视图中左侧中间位置图标),在驾驶时,会根据不同路况实时显示出的界面,其中蓝色为识别出的车道线段,绿色为车轮规矩预测线段。
    如设计2主视图中为用户点击轨迹提醒功能图标后(设计1主视图中左侧中间位置图标),在驾驶时如出现偏航,界面中间规划路径线段会变为黄色,同时界面中会出现预警提示;如设计2变化状态图1至设计2变化状态图3所示为点击轨迹提醒功能图标后(设计1主视图中左侧中间位置图标)后,在驾驶过程中不同偏航路径下所示的预警界面。
    如设计3主视图所示为用户点击轨迹提醒功能图标后(设计1主视图中左侧中间位置图标),在驾驶时超出所在道路限定车速后,实时车速值会定向模糊,界面会出现红色背景持续闪烁,同时界面中会出现预警提示。
    如设计4主视图所示为用户点击轨迹提醒功能图标后(设计1主视图中左侧中间位置图标),在驾驶时进入弯道时,界面的轨迹和车道会根据实时路况进变为曲线,同时出现驾驶提示。
    如设计5主视图所示为用户在驾驶时监控视角可进行交互调整。
    如用户点击设计5主视图中“左后视角”图标后,可进入设计5变化状态图1所示界面,界面中默认车标方向会对准当前选中的“左后视角”;如用户点击设计5变化状态图1中“车内视角”时,可进入设计5变化状态图2所示界面;如设计5变化状态图3至设计5变化状态图5所示,当用户选择“车内视角”后,界面效果会逐帧过渡至设计5变化状态图5所示界面;当用户点击设计5变化状态图5中对勾(√)按钮,即可切换进入设计5变化状态图6所示“车内视角”监控界面。
    8.本外观设计产品适用于手机、车载电脑、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导航仪、汽车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抬头显示器(HUD)。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