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414662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850172.X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切配浆高温高压养护装置,包括控制柜、动态陈化室、循环缸、剪切回路,动态陈化室包括可变角度陈化釜体、磁力驱动器、搅拌叶、加热套、传感器、第一进浆口、第一出浆口,循环缸包括第二进浆口、第二出浆口、搅拌叶片,循环缸与动态陈化室和循环缸与剪切回路构成两组管线的循环回路,每组管线的循环回路内设置有可手动或设置自动控制钻井液循环方向的电动阀。最大限度模拟现场钻井液配浆工况及工艺技术指标,减小目前室内钻井液实验与现场钻井液测试评价的性能误差,为现场钻完井液维护处理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为加速高效、低成本、环保钻完井液研究工作提供最基础条件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18953267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20032545.5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E21B2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堵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封堵工具下端组装结构,包括中心管以及同轴套设于中心管外侧的缸筒,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油孔;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的活塞、密封环、环形座与护套;所述缸筒的上部与活塞外壁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外壁与所述缸筒的内壁接触;所述缸筒内壁通过环形座与所述中心管连接;所述缸筒的下端与所述护套连接;所述活塞与密封环之间构成钻井液流道;所述油孔与钻井液流道连通;且所述环形座的下端与所述护套的上端抵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封堵工具下端组装结构,可有效提高缸筒与中心管之间的密封性,而且对中心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119210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20032533.2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E21B33/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堵漏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气井用密封胶套,包括圆管状胶体,所述胶体的内壁沿轴线方向至少开设有两道内环形槽;所述外环形槽位于两相邻内环形槽之间对应的所述胶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外环形槽。胶体呈圆管结构,长度较普通的平垫式橡胶垫更长,从而使胶体本身具有较长的密封范围;并且利用内环形槽及外环形槽,使胶体在压缩时外壁可形成两端密封结构,相交于现有技术的多个重叠的多密封结构,更容易保证两端密封结构的同轴度,可有效提高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953257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20032526.2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堵漏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堵漏工具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从上至下套设在堵漏工具中心管上的上锥垫、扶正环与下锥垫;所述上锥垫的下表面与下锥垫的上表面均呈低端朝向所述中心管中心的锥面;所述扶正环通过若干切割槽分隔为若干扇形块,若干所述扇形块的内壁连接为整体;所述扇形块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所述上锥垫的下表面与下锥垫的上表面配合。扶正环在使用之前为整体结构,便于使其与中心管、上锥垫以及下锥垫安装连接,使堵漏工具组装更加简单。利用扇形块外壁与井眼外壁贴合以实现扶正的目的,能有效保证堵漏工具与井眼的同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3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96538.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E21B1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硬交错地层的高稳定性PDC钻头,涉及油气资源勘探技术领域,包括钻头主体,钻头主体的冠部沿圆周面设置有五个切削刀翼;五个切削刀翼包括三个主刀翼和两个副刀翼,且按照主刀翼、副刀翼、主刀翼、副刀翼、主刀翼的方式分布,且按照0°、70°、140°、225°、279°的方位分布。本发明,通过设计尖圆形平面齿兼顾了尖形切屑齿的吃入能力和圆形齿的抗冲击性以及三棱齿的扛崩齿能力,使PDC钻头在中软均质地层钻进时可发挥高钻速的优势,当钻遇厚度较小的硬岩夹层时,尖圆齿与圆形齿之间的高差设置可控制钻头吃入深度,平衡不同地层中的切削深度能保持钻进时的稳定性,并且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38306.4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变扣接头、上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落鱼的内回退卡瓦组件;内回退卡瓦组件一端与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落鱼的打捞段配合;下套铣筒的远离套铣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铣削落鱼的套铣合金头;落鱼的坐封胶塞与打捞段之间设置有切削齿段。本发明利用内回退卡瓦组件与落鱼打捞段配合,切削齿段外壁贴在下套铣筒内,双重配合对落鱼进行抓取,能够让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随套捞一体化装置一起顺利打捞出,打捞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33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0837.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值寻优的实时钻井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实时工况下的录井工程参数、获取目标井最佳钻进状态下的破岩强度基线、构建考虑螺杆输出损失的复合工况下的破碎岩石能量模型、计算虚拟岩石破碎强度、实时判定破岩效率及井下异常工况,辅助寻找复合钻井工况下的不稳定钻井参数阈值。以破岩强度基线为最小化虚拟岩石破碎强度调整目标,综合考虑上述不稳定钻井参数阈值,采用多变量极值寻优算法,调整参数组合,最终获取最小虚拟岩石破碎强度下的推荐钻井参数组合。本发明根据复合钻井工况下的实时虚拟岩石破碎强度计算及寻优,实现最佳钻井参数推荐及优化,可有效规避经验钻井数据盲区,实现全过程钻井参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5789.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E21B33/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钻井堵漏封隔器,属于钻井封隔技术领域,包括中心管;固定套装于中心管下端外的引鞋;从上至下依次套装于中心管外并位于中心管的上端与引鞋之间的部位的上锥环、座挂环、下锥环、胶筒、胶筒垫圈及活塞;设置于引鞋的外壁的条形槽;条形槽的上端贯穿引鞋的上端面形成第一上缺口,条形槽的下端贯穿引鞋的下端面形成第一下缺口,条形槽从第一上缺口向第一下缺口方向延伸,上锥环的外径、座挂环的外径、下锥环的外径、胶筒的外径、胶筒垫圈的外径以及活塞的外径均小于引鞋的外径。本发明能极大地减小钻井堵漏封隔器下井时所承受的阻力,提高钻井堵漏封隔器的下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8306.4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变扣接头、上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落鱼的内回退卡瓦组件;内回退卡瓦组件一端与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落鱼的打捞段配合;下套铣筒的远离套铣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铣削落鱼的套铣合金头;落鱼的坐封胶塞与打捞段之间设置有切削齿段。本发明利用内回退卡瓦组件与落鱼打捞段配合,切削齿段外壁贴在下套铣筒内,双重配合对落鱼进行抓取,能够让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随套捞一体化装置一起顺利打捞出,打捞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3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6538.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IPC: E21B1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硬交错地层的高稳定性PDC钻头,涉及油气资源勘探技术领域,包括钻头主体,钻头主体的冠部沿圆周面设置有五个切削刀翼;五个切削刀翼包括三个主刀翼和两个副刀翼,且按照主刀翼、副刀翼、主刀翼、副刀翼、主刀翼的方式分布,且按照0°、70°、140°、225°、279°的方位分布。本发明,通过设计尖圆形平面齿兼顾了尖形切屑齿的吃入能力和圆形齿的抗冲击性以及三棱齿的扛崩齿能力,使PDC钻头在中软均质地层钻进时可发挥高钻速的优势,当钻遇厚度较小的硬岩夹层时,尖圆齿与圆形齿之间的高差设置可控制钻头吃入深度,平衡不同地层中的切削深度能保持钻进时的稳定性,并且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