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04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2219.X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石化(洛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6 , B01D53/02 , B01D53/1487 , B01D53/1493 , B01D53/52 , B01D53/78 , B01D2251/304 , B01D2251/604 , B01D2252/20 , B01D2253/116 , B01D2257/708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化工企业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属于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领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煤化工过程中各排放点排放的可挥发性有机物,预处理以降低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及硫化氢含量,然后输送至MTO/MTP再生器或焦化加热炉或硫磺焚烧炉燃烧处理,燃烧后的再生烟气通入烟气净化系统以进行除尘、脱硫和脱硝处理。该方法经济、高效、安全、先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421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710059016.3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厂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解决了VOCs燃烧处理工艺成本高、设备易腐蚀、二次污染等问题。该处理方法为:将可挥发性有机物随主风通入催化裂化再生器中,在再生催化剂上焦炭的助燃下发生燃烧反应,所述燃烧反应的温度为650‑750℃,可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再生器之前的浓度为≤30000mg/m3。其中,VOCs通入再生器的方式是任意的,例如:VOCs接入FCC再生器的主风管线,与主风混合后,首先进入一气体分配器,与主风(空气)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入再生器进行燃烧处理;或者,VOCs通过备用燃料油入口直接进入再生器,然后在再生器内正常燃烧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98376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374318.6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及工艺。其中,所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包括进料罐、流化床反应器、热风机、净化土壤卸料罐及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热风机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底部一侧设置的气体分布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进料罐临近所述流化床反应器顶部一侧的进料口设置,所述气体分布室与所述进料口相对,所述净化土壤卸料罐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底部一侧设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尾气处理装置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顶部一侧设置气体出口连接。通过本方案,实现逆向进料,降低启动压降,可以完成对待修复土壤快速、高效的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98376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74318.6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及工艺。其中,所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包括进料罐、流化床反应器、热风机、净化土壤卸料罐及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热风机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底部一侧设置的气体分布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进料罐临近所述流化床反应器顶部一侧的进料口设置,所述气体分布室与所述进料口相对,所述净化土壤卸料罐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底部一侧设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尾气处理装置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顶部一侧设置气体出口连接。通过本方案,实现逆向进料,降低启动压降,可以完成对待修复土壤快速、高效的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898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960924.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尾气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化企业VOCs的收集和输送方法以及集中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石化企业VOCs的收集和输送方法,将VOCs浓度≤25000mg/m3的气体通过收集管线输送至混合器中;将VOCs浓度>25000mg/m3,且VOCs浓度≤50000mg/m3的气体经过稀释管线稀释后输送至混合器中;将VOCs浓度>50000mg/m3的气体经过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输送至混合器中;VOCs排放点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收集管线与所述混合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的收集管线上设置VOCs浓度监测仪和阻火器。本发明能够确保石化企业在收集、输送以及处理VOCs的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利于统一集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99184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60237.4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6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领域,涉及一种制氢过程变换气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需要脱除CO2的制氢过程变换气先进入物理吸收塔的下部进行初步吸收后,进入化学吸收塔的下部进行二次吸收,吸收过的物理溶剂经富液泵送入低压闪蒸罐进行再生,再生后的物理溶剂贫液经物理溶剂贫液泵返回物理吸收塔;化学吸收液富液经化学吸收液富液泵送入再生塔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化学吸收液贫液经化学吸收液贫液泵返回化学吸收塔;再生塔塔顶CO2气体经再生塔冷凝器气液分离后和从闪蒸罐顶部分离出来的CO2一起经加压储存利用。本发明采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相结合,在提高二氧化碳脱除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过程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37660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654278.4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22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除制氢变换气变压吸附工艺尾气中CO2的方法,从变压吸附装置出来的PSA尾气进入膜组件进行分离,CO2作为渗透气分离出来,PSA尾气中的其他组分作为渗余气离开膜组件。该方法可解决制氢过程变压吸附尾气中脱除二氧化碳的问题,通过膜组件的引入在提高过程经济性的同时,大大简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费用,且膜组件装置简单、能耗较低、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489883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960924.X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尾气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化企业VOCs的收集和输送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石化企业VOCs的收集和输送方法,将VOCs浓度≤25000mg/m3的气体通过收集管线输送至混合器中;将VOCs浓度>25000mg/m3,且VOCs浓度≤50000mg/m3的气体经过稀释管线稀释后输送至混合器中;将VOCs浓度>50000mg/m3的气体经过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输送至混合器中;VOCs排放点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收集管线与所述混合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的收集管线上设置VOCs浓度监测仪和阻火器。本发明能够确保石化企业在收集、输送以及处理VOCs的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利于统一集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37660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54278.4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22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除制氢变换气变压吸附工艺尾气中CO2的方法,从变压吸附装置出来的PSA尾气进入膜组件进行分离,CO2作为渗透气分离出来,PSA尾气中的其他组分作为渗余气离开膜组件。该方法可解决制氢过程变压吸附尾气中脱除二氧化碳的问题,通过膜组件的引入在提高过程经济性的同时,大大简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费用,且膜组件装置简单、能耗较低、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9918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060237.4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6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领域,涉及一种制氢过程变换气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需要脱除CO2的制氢过程变换气先进入物理吸收塔的下部进行初步吸收后,进入化学吸收塔的下部进行二次吸收,吸收过的物理溶剂经富液泵送入低压闪蒸罐进行再生,再生后的物理溶剂贫液经物理溶剂贫液泵返回物理吸收塔;化学吸收液富液经化学吸收液富液泵送入再生塔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化学吸收液贫液经化学吸收液贫液泵返回化学吸收塔;再生塔塔顶CO2气体经再生塔冷凝器气液分离后和从闪蒸罐顶部分离出来的CO2一起经加压储存利用。本发明采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相结合,在提高二氧化碳脱除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过程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