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95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48121.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液化系统及方法。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第一液化冷箱和第二液化冷箱;第一液化冷箱内通过丙烷预冷循环系统形成三级预冷段,以此实现天然气和混合制冷剂的前期预冷;第二液化冷箱内通过混合制冷剂循环系统形成两级深冷段;三级预冷段的入口端与天然气进气管道,三级预冷段的出口端与两级深冷段的入口端连接,两级深冷段的出口端与液化天然气出口管道连接,液化天然气出口管道上设有第六节流阀。本发明简化了液化流程中分离器的设备数量,大大降低设备的占地空间,并且可借助阀门的开闭,因地制宜地进行三级分离罐的级数之间的自由切换,简化设备投入的同时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海上浮式FLNG平台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449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10020818.3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晃荡条件下的气液两相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注液封条;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外壁两侧和端部分别设置有封头,位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外壁两侧的所述封头均连接液体接管,所述液体接管与所述注液封条连通,位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端部的所述封头连接气体接管,所述注液封条的一侧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一侧的内壁紧固连接,所述注液封条的另一侧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另一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介质通道,在所述注液封条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控制液体均匀流动的第一挡板,在所述注液封条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21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082983.6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板翅式换热器的大型天然气液化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预冷高压换热器、预冷中压换热器和预冷低压换热器,预冷高压换热器、预冷中压换热器和预冷低压换热器均内置浸泡式板翅换热器芯体;所述预冷高压换热器、预冷中压换热器和预冷低压换热器中热器芯体的内部流道顺次连接形成用于流经天然气的天然气预冷通道、用于流经乙烯的乙烯预冷通道和用于流经甲烷的甲烷预冷通道。预冷段换热器的外部浸泡壳体采用卧式放置,液化段换热器的外部浸泡壳体采用立式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195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409040.1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氧煤层气脱氧、脱氮的液化工艺。包括含氧煤层气的液化及脱氧、脱氮步骤和氮气冷剂循环步骤:含氧煤层气的液化及脱氧、脱氮步骤:将含氧煤层气输入至冷箱中经冷却降温后进入精馏塔中脱除氧气和氮气;然后进入冷箱的深冷段继续进行降温,最后经节流后进入LNG储罐储存;氮气冷剂循环步骤如下:经氮气膨胀压缩机压缩冷却后的氮气进入冷箱,其中,一部分氮气经冷却后经膨胀节流为冷箱的深冷段、液化段和预冷段提供冷量后,返回氮气压缩机二级入口;另一部分氮气经液化后进行节流为与再冷凝器和冷箱的过冷段、深冷段、液化段和预冷段提供冷量后,返回氮气压缩机一级入口。本发明工艺充分考虑国产设备的适用性,提高流程控制的自动化,减少开车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44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20818.3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C3/06 , F28F9/22 , F28F2009/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晃荡条件下的气液两相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注液封条;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外壁两侧和端部分别设置有封头,位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外壁两侧的所述封头均连接液体接管,所述液体接管与所述注液封条连通,位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端部的所述封头连接气体接管,所述注液封条的一侧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一侧的内壁紧固连接,所述注液封条的另一侧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另一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介质通道,在所述注液封条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控制液体均匀流动的第一挡板,在所述注液封条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117160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439732.6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该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氢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A中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同时通过制冷系统为催化转化单元A提供冷温环境;将吹扫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B中进行催化剂复活;S2、将氢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B中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同时通过制冷系统为催化转化单元B提供冷温环境;将吹扫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A中进行催化剂复活;S3、重复循环步骤S1至步骤S2。本发明提供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确保催化剂始终处于高效催化转化状态,避免因催化剂失活导致的设备维修甚至设备更换,同时提高了氢气液化效率和液氢储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948121.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液化系统及方法。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第一液化冷箱和第二液化冷箱;第一液化冷箱内通过丙烷预冷循环系统形成三级预冷段,以此实现天然气和混合制冷剂的前期预冷;第二液化冷箱内通过混合制冷剂循环系统形成两级深冷段;三级预冷段的入口端与天然气进气管道,三级预冷段的出口端与两级深冷段的入口端连接,两级深冷段的出口端与液化天然气出口管道连接,液化天然气出口管道上设有第六节流阀。本发明简化了液化流程中分离器的设备数量,大大降低设备的占地空间,并且可借助阀门的开闭,因地制宜地进行三级分离罐的级数之间的自由切换,简化设备投入的同时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海上浮式FLNG平台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15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04145.8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制冷液化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中,冷剂通过冷剂压缩机不同段压缩后分别经级间冷却器与级间分离器分离后,分别进入BOG换热器和重烃换热器与其中低温BOG和低温的重烃进行换热,从而增加了液相冷剂的过冷度,避免冷剂泵的使用,提高了制冷效率,降低了生产功耗;且主低温换热器采用四级制冷,液化效率较高;本发明适用于高重烃含量的天然气进行液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81353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024664.5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翅式换热器气液两相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内部流道的注液封条,在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端部设置气相入口封头,在气相入口封头上设置气相接管,在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液相入口封头,在液相入口封头上均设置液体接管,在其中一液体接管上设置压差阀,注液封条包括液相开槽和气相开槽,液相开槽的两端与两液体接管连通,气相开槽一端通过气相信号管与压差阀连接,气相开槽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液相开槽和气相开槽的侧壁上均间隔设置多个通孔,注液封条一侧与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的内壁紧固连接,注液封条另一侧与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内部流道相对应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形成介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5651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08041.1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用于浮式平台的板翅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冷剂均布器和至少一个芯体;壳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剂入口、顶部设置有一个气相冷剂出口、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液相冷剂出口,且冷剂入口、液相冷剂出口和冷剂均布器的数目与芯体的数目相同,芯体与冷剂入口、冷剂均布器和液相冷剂出口一一对应;冷剂均布器与冷剂入口相连接,芯体位于冷剂入口和冷剂均布器的下方;芯体包括内流道、外流道、入口管和出口管,内流道分成多层,不同层内流道能流动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被冷却介质,流动相同种类被冷却介质的多层内流道共用一根入口管和出口管,入口管和出口管分别穿过壳体伸出至外部,外流道与壳体相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