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缆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916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501838.X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缆器,属于拖缆机领域。所述排缆器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导轨、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活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活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相对设置。所述排缆器为分体式结构,其排缆器上的活动架向两边运动,使垂直滚轮之间的距离增大,使与钢丝绳连接的卸扣、链条以及大型物体穿过排缆器更好的完成工作。

    一种拖缆机驱动装置及拖缆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7438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412938.5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缆机驱动装置及拖缆机,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离合齿轮、第二离合齿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离合齿轮是否随所述第一驱动轴转动的第一离合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离合齿轮是否随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二离合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间离合结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离合齿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离合齿轮是否随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离合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三个用于控制离合齿轮是否随驱动轴转动的离合结构,实现了三个滚筒分别半、满负载,以及其中两个滚筒同时半负载运转;丰富了拖缆机的工作方式。

    一种拖缆机驱动装置及拖缆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74380A8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412938.5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缆机驱动装置及拖缆机,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离合齿轮、第二离合齿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离合齿轮是否随所述第一驱动轴转动的第一离合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离合齿轮是否随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二离合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间离合结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离合齿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离合齿轮是否随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离合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三个用于控制离合齿轮是否随驱动轴转动的离合结构,实现了三个滚筒分别半、满负载,以及其中两个滚筒同时半负载运转;丰富了拖缆机的工作方式。

    一种排缆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164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01838.X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揽器,属于拖缆机领域。所述排揽器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导轨、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活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活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相对设置。所述排揽器为分体式结构,其排揽器上的活动架向两边运动,使垂直滚轮之间的距离增大,使与钢丝绳连接的卸扣、链条以及大型物体穿过排揽器更好的完成工作。

    一种集中润滑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1449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24330.3

    申请日:201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润滑系统,属于海洋工程设置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润滑泵站组件、喷射组件、电控组件、传感器,润滑泵站组件包括提供压缩气体的气源单元及提供润滑油的润滑单元,喷射组件包括气嘴及润滑油喷嘴,气嘴与润滑油喷嘴并联匹配布置且气嘴与润滑油喷嘴的喷射方向均朝向齿轮副,传感器安装在齿轮罩上对应齿轮副的位置;气嘴和润滑油喷嘴分别对应与气源单元和润滑单元通过管路连接,电控组件分别与气源单元、润滑单元、喷射组件、传感器电连接。通过在与齿轮副匹配的齿轮罩上设置传感器以检测齿轮的转速及转向并反馈给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实时发出指令控制润滑泵站组件与喷射组件配合工作,根据实际工况及时地自动润滑。

    一种平台绞车缠绳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2944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006988.6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绞车缠绳装置,属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所述平台绞车缠绳装置,所述转轴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平台绞车缠绳装置还包括:滑轨和驱动装置,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滑轨沿所述钢丝绳包装滚筒的轴向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架沿所述滑轨运动。所述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滑轨,并使第二支撑架滑动设置与滑轨上,第二支撑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其在滑轨上移动,可适应不同规格的钢丝绳包装滚筒。

    一种刹车带支撑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9975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850675.4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刹车带支撑装置,属于刹车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支撑组件,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刹车带上,支撑组件包括安装管、滑动块、滚珠和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设置在安装管中,滑动块滑动安装在安装管中,滚珠设置在滑动块的凹槽中,同时刹车带上设置有通孔,滚珠位于通孔中,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下,滚珠始终与转轮的轮缘接触,在转轮转动时,滚珠也一同转动,在未进行制动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下,通过安装管和支撑板支撑起刹车带,使得刹车带与转轮之间保持有间隙,从而可以避免刹车带下垂到转轮上而影响转轮的正常转动,也降低了刹车带的磨损,延长了刹车带的使用寿命。

    一种绕绳器及液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6499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845784.7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绳器及液压控制系统,属于船用机械领域。该绕绳器包括支撑座、转台、卷筒和动力机构,转台设置在支撑座上,且转台可绕处于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卷筒竖直布置在转台上,且卷筒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转台的顶面上,动力机构设置在支撑座上,通过将卷筒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转台的顶面上,使得只需要断开卷筒的一端与转台的连接,就可以在转台的顶面上更换不同的卷筒,更换过程简单方便,通过将转台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面上,且转台可绕卷筒的轴线转动,使得可以通过控制转台转动来带动卷筒转动,以实现缆绳的收放,由于卷筒只有一端固定,而另一端没有受到限制,因此可以更换任意长度的卷筒。

    叉式鲨鱼钳对中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6016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967632.X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式鲨鱼钳对中装置,属于船舶机械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安装结构、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二伸缩油缸,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二伸缩油缸设置在安装结构的同一侧面上,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结构的侧面上,第一伸缩油缸的一端和第二伸缩油缸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结构的侧面上,第一伸缩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臂可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臂可转动连接;当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二伸缩油缸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的部分伸出安装结构的顶部且伸出的部分构成一夹角。

    一种摩擦绞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444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7208.X

    申请日:2017-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D1/7405 B66D1/30 B66D1/36 B66D1/7415 B66D1/7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绞车,属于船用机械技术领域。该摩擦绞车包括支架、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动力机构和压缆组件,压缆组件包括第三卷筒,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和第三卷筒的轴线相互平行,且第三卷筒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两个公切面之间,使得在缠绕缆绳时,可以通过第三卷筒将位于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之间的缆绳压向第一卷筒的轴线和第二卷筒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使缆绳与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卷筒对缆绳的摩擦力,使得可以降低缆绳缠绕的圈数,缩小卷筒的长度和直径,有利于减小摩擦绞车的体积,减少了摩擦绞车占用的甲板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