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385.2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中核龙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5/26 , G21C15/253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冷快堆余热排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工况适用的池式快堆堆内自然循环系统,包括:冷池独立热交换器,布置于冷池内;堆内支撑下板,布置于冷池底部区域,堆内支撑下板与大栅板联箱底部构成隔离面,将冷池隔离为上部冷池和下部冷池;堆内支撑下板节流件,设置于堆内支撑下板底部;大栅板联箱节流件,设置于大栅板联箱底部;当堆芯内的燃料组件盒内冷却剂受热上升进入热池后,经冷池独立热交换器冷却的冷却剂沉入上部冷池的底部,经堆内支撑下板节流件、大栅板联箱节流件、大栅板联箱、小栅板联箱,进入堆芯燃料组件盒内,形成燃料组件盒内流动。本发明能够确保宽工况下核燃料一直保持良好的冷却,有效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9431.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核龙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钠冷快堆电力‑工业高温蒸汽调峰联供系统,包括钠冷快堆、第一泵、钠热交换器、高温储能罐、低温储能罐、第二泵、第三泵、水热交换器、补给水箱、汽轮机、电网和电加热过热器;钠冷快堆中浸泡有中间热交换器;钠冷快堆与中间热交换器的管程连通,构成一回路;中间交换器壳程、钠热交换器管程和第一泵共同构成二回路;钠热交换器壳程、低温储能罐、高温储能罐、第二泵、第三泵和水热交换器管程共同构成三回路;水热交换器壳程出口、汽轮机和电加热过热器共同构成四回路A侧。本发明的钠冷快堆电力‑工业高温蒸汽调峰联供系统,实现钠冷快堆快速电网调峰切换至制高温工业蒸汽模式,同时提高钠冷快堆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00026.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事故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事故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独立热交换器、空冷器、中间回路和多个高温热管。高温热管的蒸发段插入空冷器的热端,高温热管的绝热段位于空冷器的内壁面,高温热管的冷凝段位于空冷器的内壁面的外侧。高温热管的热管转变温度范围的最低阈值大于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出口温度。当发生事故后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内液态金属冷却剂的温度高于高温热管的热管转变温度范围的最低阈值时,高温热管自动启动以排出余热。本申请通过利用发生事故后液态金属冷却剂温度较高的优势使得事故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内增设的高温热管自动启动进行余热排出,实现了不需要人为操作,也避免了单点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387.1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中核龙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堆‑压水堆二元体系核能系统。该快堆‑压水堆二元体系核能系统包括压水堆、水法后处理厂、快堆燃料厂和快堆。压水堆用于对压水堆核反应堆所需燃料元件进行利用后形成压水堆的乏燃料。水法后处理厂位于压水堆与快堆燃料厂之间,用于对压水堆的乏燃料进行处理后生成工业钚、回收铀和长寿命废物。快堆燃料厂位于水法后处理厂和快堆之间,用于利用水法后处理厂处理的工业钚、回收铀和长寿命废物中工业钚生产快堆核反应堆所需燃料元件。快堆用于对快堆核反应堆所需燃料元件进行利用。本申请通过设置水法后处理厂位于压水堆与快堆燃料厂之间,以解决如何利用有限铀资源实现长期能源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5286.9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中核龙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5/26 , G21C15/253 , G21C15/1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坑自然循环排热系统、核电站反应堆及其排热方法。该堆坑自然循环排热系统包括堆坑排风系统和拔风烟囱。堆坑排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进风风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排风风机。进风风机和第一阀门沿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依次串设在进风管道上。第二阀门设置在与进风管道连通的支路管道上。第三阀门和排风风机沿出风管道的出风方向依次串设在出风管道上。进风管道穿过反应堆大厅的侧面和安全壳后与堆坑连接。本申请通过以非能动自然循环方式带走堆坑热量,以解决目前快堆均未考虑堆坑自然循环排热设计及应用,堆坑通风系统设计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05247.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独立热交换器、空冷器、中间回路和多个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空冷器包括风门。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热端插入空冷器内以与中间回路换热,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绝热端位于空冷器的内壁面,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冷端位于空冷器的内壁面的外侧。当发生事故导致断电后,风门自动开启,利用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冷端和热端之间的温差发电以供应急设备应用。本申请通过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增设斯特林热电转换器,从而充分利用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中液态金属冷却剂温度较高的优势,使得斯特林热电转换器能够利用余热发电供应核电厂内应急设备使用,降低了核电系统的复杂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