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型高温低压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39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2105.5

    申请日:2025-04-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电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型高温低压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模块一、热交换模块二、入口管和出口管,热交换模块一具有模块一上部集流箱、模块一下部集流箱、模块一二次侧管系和模块一一次侧管系,模块一二次侧管系和模块一一次侧管系内的流体逆向流动,热交换模块二具有模块二上部集流箱、模块二下部集流箱、模块二二次侧管系、模块二一次侧管系和模块二一次侧贯穿流道,模块二二次侧管系和模块二一次侧管系内的流体逆向流动;该制造方法将热交换模块一和热交换模块二作为整体打印,沿径向方向向上打印成型。本申请能提高热效率和系统经济性、降低一次侧本体循环流场复杂性的同时提高流场均匀性。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2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05247.1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独立热交换器、空冷器、中间回路和多个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空冷器包括风门。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热端插入空冷器内以与中间回路换热,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绝热端位于空冷器的内壁面,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冷端位于空冷器的内壁面的外侧。当发生事故导致断电后,风门自动开启,利用斯特林热电转换器的冷端和热端之间的温差发电以供应急设备应用。本申请通过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增设斯特林热电转换器,从而充分利用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中液态金属冷却剂温度较高的优势,使得斯特林热电转换器能够利用余热发电供应核电厂内应急设备使用,降低了核电系统的复杂性。

    一种大型钠冷快堆电站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15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6516.X

    申请日:2025-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钠冷快堆电站,属于钠冷快堆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钠冷快堆机组及其共用的辅助系统,钠冷快堆机组包括钠冷快堆、主热传输系统、动力转换系统、事故余热排出系统和储能系统;钠冷快堆布置在反应堆厂房内;钠冷快堆包括堆坑、堆坑内的安全壳以及安全壳内的堆本体,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建造:平行开展堆坑、安全壳和堆本体的建造,并在安全壳和堆本体的建造完成后将堆本体装入安全壳,堆本体为模块化制造,安全壳为胶囊式小型钢质安全壳,堆坑为混凝土建造;将安全壳及安全壳内的堆本体整体推入堆坑。本发明在提高核安全和工业安全的同时,大幅提高了钠冷快堆电站的经济性,大幅缩短了钠冷快堆电站的建造工期。

    一种快堆-压水堆二元体系核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387.1

    申请日:2025-04-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堆‑压水堆二元体系核能系统。该快堆‑压水堆二元体系核能系统包括压水堆、水法后处理厂、快堆燃料厂和快堆。压水堆用于对压水堆核反应堆所需燃料元件进行利用后形成压水堆的乏燃料。水法后处理厂位于压水堆与快堆燃料厂之间,用于对压水堆的乏燃料进行处理后生成工业钚、回收铀和长寿命废物。快堆燃料厂位于水法后处理厂和快堆之间,用于利用水法后处理厂处理的工业钚、回收铀和长寿命废物中工业钚生产快堆核反应堆所需燃料元件。快堆用于对快堆核反应堆所需燃料元件进行利用。本申请通过设置水法后处理厂位于压水堆与快堆燃料厂之间,以解决如何利用有限铀资源实现长期能源安全的问题。

    一种堆坑自然循环排热系统、核电站反应堆及其排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5286.9

    申请日:2025-04-1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坑自然循环排热系统、核电站反应堆及其排热方法。该堆坑自然循环排热系统包括堆坑排风系统和拔风烟囱。堆坑排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进风风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排风风机。进风风机和第一阀门沿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依次串设在进风管道上。第二阀门设置在与进风管道连通的支路管道上。第三阀门和排风风机沿出风管道的出风方向依次串设在出风管道上。进风管道穿过反应堆大厅的侧面和安全壳后与堆坑连接。本申请通过以非能动自然循环方式带走堆坑热量,以解决目前快堆均未考虑堆坑自然循环排热设计及应用,堆坑通风系统设计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种快堆堆芯
    7.
    发明公开
    一种快堆堆芯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4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9893.6

    申请日:2025-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快堆堆芯,属于快堆堆芯技术领域,包括堆本体容器以及容纳和支撑在堆本体容器内的堆芯;堆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径向布置的燃料组件、反射层组件、第一屏蔽组件、贮存阱组件和第二屏蔽组件,以及布置在燃料组件之间的控制棒组件;燃料组件由贫铀燃料元件棒和铀钚混合燃料元件棒构成,贫铀燃料元件棒和铀钚混合燃料元件棒的数量比例由堆芯内增殖比确定;堆芯内增殖比为0.99~1.01。本发明的快堆堆芯,利用堆芯内新增殖的易裂变核素增加的反应性平衡后续反应堆运行期间的燃耗反应性损伤,从根本上消除了由于过高的后备反应性带来的瞬发超临界安全风险。

    一种宽工况适用的池式快堆堆内自然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385.2

    申请日:2025-0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冷快堆余热排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工况适用的池式快堆堆内自然循环系统,包括:冷池独立热交换器,布置于冷池内;堆内支撑下板,布置于冷池底部区域,堆内支撑下板与大栅板联箱底部构成隔离面,将冷池隔离为上部冷池和下部冷池;堆内支撑下板节流件,设置于堆内支撑下板底部;大栅板联箱节流件,设置于大栅板联箱底部;当堆芯内的燃料组件盒内冷却剂受热上升进入热池后,经冷池独立热交换器冷却的冷却剂沉入上部冷池的底部,经堆内支撑下板节流件、大栅板联箱节流件、大栅板联箱、小栅板联箱,进入堆芯燃料组件盒内,形成燃料组件盒内流动。本发明能够确保宽工况下核燃料一直保持良好的冷却,有效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