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熔融池整体性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12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11326029.8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领域中非能动核电厂熔融物滞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熔融池整体性能试验装置。能够上下移动的水冷铜坩埚位于炉体中间位置,辅助加热线圈、屏蔽层、主加热线圈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在水冷铜坩埚周围,辅助加热电源独立控制辅助加热线圈,主加热电源独立控制主加热线圈,可上下移动的钨管位于水冷铜坩埚中心偏上位置,可深入水冷铜坩埚也可离开水冷铜坩埚,钨管内部设置有钨铼热偶,炉盖上端安装有红外测温仪,测温点能直射到钨管内部。本发明实现氧化物的熔炼以及熔化过程内部温度数据的采集,后期二次加料避免受加热线圈影响,自然落至熔融物中,模拟实际工况环境。

    一种燃料棒钨极与堵孔焊通道对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6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1612150.X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棒钨极与堵孔焊通道对正方法。在焊室内右侧面中心安装定位卡块;将燃料棒装入焊室;燃料棒端部碰触到定位卡块时,能够使钨极与x轴垂直,此时钨极在zy平面上;在焊室正面设置视觉摄像头,视觉摄像头中含有十字光标;设定十字光标;转动燃料棒;伺服转动卡盘在焊室左侧面,用伺服转动卡盘卡紧燃料棒;给伺服转动卡盘指令:按燃料棒转动方向逆时针旋转90°;堵孔焊点到达钨极正下方,钨极与z轴同轴,且与堵孔焊通道同轴;启动焊机,开始焊接;完成焊接,从焊室中取出燃料棒。本发明在无法采用十字交叉的方法对准钨极与堵孔焊点时,保证能够实现燃料棒钨极氦弧堵孔焊。

    一种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确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685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612226.9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确认方法。步骤一、加工中空的刻度尺:将刻度尺宽度控制在比包壳管内径小2mm以上,刻度尺长度控制在10‑20mm;刻度尺中空处的宽度为2±1mm,长度为5‑10mm;相邻两条刻度线距离为0.1mm;步骤二、将刻度尺插入包壳管内;焊缝在刻度尺中空处;步骤三、检查焊缝间隙:采用内窥镜,透过刻度尺的中空处看到焊缝间隙;缓慢轴向移动刻度尺;若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在相邻两条刻度线内,则焊缝间隙小于0.1mm;若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超出相邻两条刻度线,则焊缝间隙大于0.1mm。通过焊前对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的检查,剔除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大于0.1mm的工件,提高了焊接成品率。

    一种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确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68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12226.9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确认方法。步骤一、加工中空的刻度尺:将刻度尺宽度控制在比包壳管内径小2mm以上,刻度尺长度控制在10‑20mm;刻度尺中空处的宽度为2±1mm,长度为5‑10mm;相邻两条刻度线距离为0.1mm;步骤二、将刻度尺插入包壳管内;焊缝在刻度尺中空处;步骤三、检查焊缝间隙:采用内窥镜,透过刻度尺的中空处看到焊缝间隙;缓慢轴向移动刻度尺;若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在相邻两条刻度线内,则焊缝间隙小于0.1mm;若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超出相邻两条刻度线,则焊缝间隙大于0.1mm。通过焊前对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的检查,剔除端塞与包壳管管内焊缝间隙大于0.1mm的工件,提高了焊接成品率。

    一种UO2复合UN-UO2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2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5484.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化铀复合燃料芯块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O2复合UN‑UO2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通过循环氢化脱氢制备得到金属铀粉,氮化得到铀氮化合物;将铀氮化合物置于石墨模具中预压后,连同模具及铀氮化合物一起在钨钼烧结炉中高温脱氮,脱氮后得到块状UN材料,经过破碎球磨后,制备得到可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UN粉末;取UN粉末与5~80wt%UO2粉末,采用干法三维混料或以乙醇为介质湿法球磨混料后,得到UN‑UO2混合粉末;将环形UO2生坯外套于圆柱状UN‑UO2生坯后,在组合后的生坯上下装配盖状UO2生坯,即得到UO2包裹UN‑UO2的生坯,置于石墨模具中热压烧结,制备得到UO2包裹区的UN‑UO2复合燃料芯块。本发明在轻水堆中的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SiCf/SiC复合材料燃料包壳的界面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40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6646.8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SiCf/SiC复合材料燃料包壳的界面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f/SiC复合材料燃料包壳的界面层结构及制备方法。由内向外依次为PyC、SiC、PyC、SiC界面层。将碳化硅纤维预制件依次放入丙酮、乙醇中超声清洗,在烘干箱烘干;将预制件放入沉积炉中进行界面层制备:沉积炉抽真空,升温,依次通入氩气、甲烷气体;停止通入甲烷,只通入氩气,再依次通入氢气,三氯甲基硅烷;依次停止通入三氯甲基硅烷和氢气,通入氩气,通入甲烷,沉积热解碳;沉积碳化硅界面层,保温结束后,依次停止通入三氯甲基硅烷和氢气,持续通入氩气,随炉冷却至室温;将预制件,放入沉积炉中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工艺进行致密化。本发明制备的界面层适用于壁厚为0.5~2mm的SiCf/SiC复合材料包壳管。

    一种6061铝合金3D打印试验堆燃料元件关键零部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0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5426.3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061铝合金3D打印试验堆燃料元件关键零部件的方法。细化参数范围:激光功率400W~450W、激光扫描速度1100mm/s~1200mm/s、激光扫描间距0.15~0.20mm,6061铝合金粉末铺粉厚度0.02~0.04mm;进行研究试验堆燃料元件关键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建立,部分关键零部件具有悬空结构,当悬空部位长度大于2mm时,6061铝合金粉末无法支撑关键零部件,易导致成型失败,故设计支撑结构;对模型添加支撑结构处理后进行切片剖分,剖分厚度和6061铝合金粉末铺粉厚度一致,最后使用步骤一确定好的参数进行研究试验堆燃料元件关键零部件的激光增材制造;对关键零部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制备出了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试验堆燃料元件关键零部件。

    一种弯曲型钨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88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09676.2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曲型钨极的制备方法。制备定位工装,定位工装为圆柱状,一端面开有插钨极孔,准备棒状钨极;制备弯曲型钨极:将棒状钨极插入定位工装的插钨极孔内;在弯曲钨极时棒状钨极加热位置,采用氩弧电弧持续加热;在弯曲钨极时棒状钨极受力位置施加力,将钨极缓慢折弯;当棒状钨极与定位工装端面贴紧时,停止加热和施加外力;从定位工装中取出钨极,完成弯曲型钨极制备。实现了环形燃料元件的焊接,完成后环形燃料元件的生产任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