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和ASD偶联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580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13760.4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基于pB和ASD偶联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制备高稳定性和高载药率的纳米粒子,利用PEG涂层修饰以高效穿越胃肠屏障,提高ASD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递送效率,降低毒副作用,提高ASD对于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包括:(1)合成苯硼酸衍生物单体B;(2)通过RAFT合成苯硼酸聚合物pB,其主链含有苯硼酸基团;(3)通过苯硼酸和ASD上的糖环形成苯硼酯键连接pB和ASD,形成pB和ASD偶联物pB‑ASD,由于其两亲性,pB‑ASD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PB@ASD NPs;(4)在PB@ASD NPs中滴加PEG水溶液,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修饰PEG涂层,得到最终的纳米粒子CPB@ASD NPs。

    一种CD177作为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624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04940.3

    申请日:2021-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D177作为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的用途,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此用途能够用于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进行预测,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更好的实施医疗措施,降低了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突发死亡的几率,而且该项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包括CD177蛋白和CD177阳性中性粒细胞,并由CD177在人体内的表达情况来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相比原有的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等方法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指标能够做到提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做出预测,为以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时间等提供了研究方向。

    质子泵抑制剂的新用途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03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19576.0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的新用途,即质子泵抑制剂在制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兰索拉唑、右兰索拉唑、泰妥拉唑、来明拉唑、沙维拉唑、吡考拉唑、替莫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在细胞水平均能够以较低的浓度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活性,雷贝拉唑在动物水平能够以不超过临床剂量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活性,基于这些质子泵抑制剂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能对多发性骨髓瘤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