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208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1008109.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体、车轮、清淤铲、远程控制装置、动力装置、固化剂喷射装置、搅拌装置;所述车体前部设置有清淤铲;在车体下方通过旋转装置与车轮连接;在车体内部中间设置有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左侧的动力装置连接;在远程控制装置上方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在远程控制装置右侧;所述搅拌装置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在车体外右端;所述固化剂喷射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上方;所述固化剂喷射装置包括管道、阀门、储存箱;所述储存箱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管道一端与储存箱连接,另一端伸至车体右端外侧;在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216041423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068588.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淤机器人装置,包括车体、车轮、清淤铲、远程控制装置、动力装置、固化剂喷射装置、搅拌装置;所述车体前部设置有清淤铲;在车体下方通过旋转装置与车轮连接;在车体内部中间设置有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左侧的动力装置连接;在远程控制装置上方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在远程控制装置右侧;所述搅拌装置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在车体外右端;所述固化剂喷射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上方;所述固化剂喷射装置包括管道、阀门、储存箱;所述储存箱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管道一端与储存箱连接,另一端伸至车体右端外侧;在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0317.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模型驱动的慢性病随访与管理平台,涉及医疗信息技术平台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于管理和跟踪慢性病患者随访过程,提供健康咨询及解答,包括用户界面模块、逻辑控制模块、数据库模块、大模型模块和辅助功能模块;所述用户界面模块用于提供患者和医生的交互界面。本发明通过整合大模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数字人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化和高效的系统平台,系统平台采用私有化的大模型,确保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并允许医疗机构自主优化和控制模型的应用,整体而言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慢性病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和高效性,旨在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和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83245.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7/544 , G06F7/48 , G06N3/126 , G06N3/0464 ,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CNN的基于误差互补偿的有符号近似乘加计算单元,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该近似乘加计算单元包括:符号位处理模块、子乘法器模块和部分积累加模块。符号处理模块将两个输入操作数的符号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计算结果的符号位。子乘法器模块将操作数的数值部分进行相乘,得到部分积;其中当数值高位乘以数值高位时使用精确乘法器,其余情况使用近似乘法器。部分积累加模块在高位使用精确加法器,低位使用近似加法器。同时,在设计近似乘法器和近似加法器时,使两者的误差相互补偿,从而在提高电路能效的同时,减小近似计算对神经网络精度的影响,满足神经网络对计算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5063.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压球壳焊缝检测装置,包括耐压球壳、底座、分布式X射线源、平板探测器、支撑杆、横梁、配重块、内轨道、外轨道、轨道固定架、高压电源、协同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上位机,通过上位机调整横梁和分布式X射线源与探测器位置,完成单段焊缝、截面焊缝检测,进行数据分析、缺陷图像采集及图像重建,显示系统实时状态,实现对整个耐压球壳焊缝检测。本发明充分利用冷阴极X射线源响应快、易集成、电子焦斑小等优点,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数字化扫描成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9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90924.5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82 , G06N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Vision Transformer神经网络的硬件友好的剪枝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该剪枝方法是一种将逐层N:M权重剪枝和非参数化的多阶段自适应令牌剪枝相结合的方案,包括:根据神经网络和预训练权重计算网络各层的平均海森迹,根据平均海森迹的分布实现逐层N:M权重剪枝,进行权重剪枝的重训练并更新权重,然后部署自适应令牌剪枝模块,进行令牌剪枝的重训练并更新权重,最后将采用了该剪枝方法的神经网络部署到硬件平台上。本发明利用硬件友好的权重和令牌结合剪枝的方法有效降低了ViT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降低了ViT的推理延迟和硬件开销并保持了高精度,为ViT网络在资源受限的边缘端的部署提供了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0987.2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ark的分布式序列比对方法及系统,涉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包括:接收Minimap2参考序列,基于Minimap2的多部分索引生成功能生成参考序列的多部分索引;基于参考序列的多部分索引内的字符串作为标识符将参考序列的多部分索引进行分区,得到分区副本,将分区副本分发至Spark集群的各个节点上;接收查询序列,对查询序列通过FASTA或FASTQ的文件格式进行分区,基于参考序列的分区数量和查询序列的分区数量以及各个节点上的分区副本生成多节点共享任务队列;各个节点基于多节点共享任务队列,选择自身所有索引文件分区副本对应的任务队列中需要处理剩余所有任务所需花费的时间最长的任务队列中的任务进行处理,得到任务处理结果。结合了查询序列分区和参考序列数据库分区的策略,通过建立多节点共享任务队列实现动态负载均衡,优化了Minimap2与大规模数据集比对时的效率。适用于第三代测序技术产生的长序列数据,特别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序与分析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95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60379.3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时复用全加器结构以及基于此全加器的串行加法器设计。目前在全加器设计中普遍采用以异或逻辑为基础;而本方案基于求和信号条件和进位信号条件的相似性,通过钟控管控制MOS电路结构和两套传输门电路结构,以实现分时复用同一个电路结构,来完成求和信号和进位信号的分时输出。此外,总输出信号配合上时钟信号可以将求和信号和进位信号在不同时间段输出。将全加器输出的进位信号,优化并延长其有效时间作为下一加法器计算单位的进位输入信号,则可在下一计算单元中的总输出端获得完整的进位信号。随着进位信号的不断输入,总输出端在优化后可以输出总求和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5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5896.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量化精度键值缓存的自注意力机制计算结构,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该计算结构包括:自注意力机制计算模块、输入数据量化模块、混合量化精度的键值缓存模块、n‑m反量化操作模块以及计算差‑加载差匹配模块,在键值缓存中键矩阵采用n量化精度存储,值矩阵采用m量化精度存储。利用键矩阵和值矩阵之间由于Softmax和n‑m反量化操作模块产生的计算周期差,通过计算差‑加载差匹配模块,不断微调匹配键矩阵和值矩阵之间的计算周期差和加载周期差,在n‑m量化精度方案集合中选择最匹配的混合量化精度方案,实现了自注意力机制计算精度和模型压缩的动态调节,具有功耗低,能效高,延时低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3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180996.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5 , B01J35/50 , B01J35/36 , C01B3/38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链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甲烷化学链制氢载氧体材料及规模化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载氧体以薄水铝石和γ‑Al2O3为复合载体,将Fe2O3负载在载体上,并掺杂部分Ni。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算,所述载氧体中薄水铝石含量为10%,γ‑Al2O3的含量为20%‑57%,Fe2O3的含量为30‑70%,Ni的含量为1%‑3%。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甲烷化学链制氢载氧体材料,在相同氢产率的条件下,Ni的使用量和原料成本降低了48%;通过薄水铝石和γ‑Al2O3作为复合载体,改善了载氧体材料的粘结造粒特性,单颗抗压强度大于20N,在较高的铁含量的条件下,造粒速度较传统材料提高62%,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