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1566.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的质量比为(450~500)∶(200~300)∶(700~800)∶(1000~1100)∶(1~3)∶(1~3)∶(30~40)。本发明的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采用水玻璃作为外加剂,利用水玻璃激发机制砂中的石粉,二者反应生成C‑S‑H凝胶,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纳米纤维素与纳米碳纤维共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增大混凝土的韧性,改善机制砂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脆性大、易开裂等缺点,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2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571566.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的质量比为(450~500)∶(200~300)∶(700~800)∶(1000~1100)∶(1~3)∶(1~3)∶(30~40)。本发明的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采用水玻璃作为外加剂,利用水玻璃激发机制砂中的石粉,二者反应生成C‑S‑H凝胶,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纳米纤维素与纳米碳纤维共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增大混凝土的韧性,改善机制砂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脆性大、易开裂等缺点,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一种抗浮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2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4211.0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浮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抗浮桩结构结合了下穿通道的结构,通过采用以U型槽底板为安装基座,使用直径400mm的微型桩作为抗浮桩,并使微型桩主体桩身的80%~90%置于中风化花岗岩内,嵌岩深度大,不仅使抗浮结构布置的更加密集,增加了抗浮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抗浮结构由于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了抗浮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大直径桩基,增加桩基数量的基础之上,工程量因桩基直径较小反而减小了,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直径400mm的抗浮桩采用高压潜孔锤成孔、长螺旋钻机压灌混凝土成桩的组合工艺施工,无需钢护筒及泥浆护壁,一次多根桩基成孔后统一批量灌注。具有成孔速度快、混凝土压灌成桩质量好等特点。

    防水U型槽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45820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2899454.0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U型槽结构,包括:结构底板、及沿结构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对布设于结构底板上的边墙,且两面边墙及结构底板围设成呈“U”型的U型槽结构。结构底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混凝土垫层、防水层、混凝土保护层、及混凝土底板层。防水层为具有耐磨、防渗、防水功能的复合层,以用于防止地下水上渗至混凝土底板层、及用于防止雨水下渗至混凝土垫层。本实用新型的防水U型槽结构,结构简单,能有效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并兼有耐磨、防渗、防水、及承重功能,具备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解决了现有U型槽底板防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水U型槽结构后,将有效提高U型槽底板的防水和承重。

    一种整体可移动的盘扣式支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05528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04395.6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可移动的盘扣式支模系统,包括盘扣式支架系统、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横梁,所述移动横梁按一定间距均匀横向设置于盘扣式支架系统的底部;移动纵梁,所述移动纵梁设置于移动横梁上;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设置于移动纵梁上用于支撑可调底托,且所述缓冲垫片由海绵垫片、钢丝网、橡胶垫片从下至上依次交替堆叠而成;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于移动横梁的底部;反力座装置,所述反力座装置设置于盘扣式支架系统及模板系统的整体移动方向上;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与反力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手拉葫芦的葫芦链条与移动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施工大型框架桥或者城市综合管廊时,支架频繁安拆、施工效率低、安全隐患高的问题。

    抗浮桩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883595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318175.2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浮桩结构,其结合了下穿通道的结构,先在基坑内铺设垫层,以便于安装U型槽底板和起到防水、增强U型槽底板的承载力等作用,再以U型槽底板为安装基座固定安装在垫层上,使用直径400mm的微型桩作为抗浮桩,不仅使抗浮结构布置的更加密集,增加了抗浮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抗浮结构由于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了抗浮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大直径桩基,增加桩基数量的基础之上,工程量因桩基直径较小反而减小了,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一种位于桥尾路基段的横桥向预制梁场

    公开(公告)号:CN21481953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22904027.7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于桥尾路基段的横桥向预制梁场,其包括设置于桥尾路基段上的预制梁场区,沿预制梁场区两侧设置于的龙门吊轨道,滑动设置于龙门吊轨道上的龙门吊,设置于预制梁场区内一侧、位于龙门吊跨度范围内的场内道路,设置于预制梁场区外两侧、位于龙门吊跨度外的场外道路;所述预制梁场区包括沿桥尾路基段往桥台方向依次设置的钢筋堆放区、钢筋绑扎区、制梁区、存梁区、运梁区。本实用新型横桥向预制梁场解决了传统预制梁场因布置问题导致的费用投入大、安全隐患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