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1566.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的质量比为(450~500)∶(200~300)∶(700~800)∶(1000~1100)∶(1~3)∶(1~3)∶(30~40)。本发明的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采用水玻璃作为外加剂,利用水玻璃激发机制砂中的石粉,二者反应生成C‑S‑H凝胶,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纳米纤维素与纳米碳纤维共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增大混凝土的韧性,改善机制砂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脆性大、易开裂等缺点,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2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571566.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水泥、水、机制砂、粗骨料、纳米碳纤维、纳米纤维素和水玻璃的质量比为(450~500)∶(200~300)∶(700~800)∶(1000~1100)∶(1~3)∶(1~3)∶(30~40)。本发明的高性能纳米纤维机制砂混凝土,采用水玻璃作为外加剂,利用水玻璃激发机制砂中的石粉,二者反应生成C‑S‑H凝胶,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纳米纤维素与纳米碳纤维共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增大混凝土的韧性,改善机制砂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脆性大、易开裂等缺点,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一种抗浮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2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4211.0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浮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抗浮桩结构结合了下穿通道的结构,通过采用以U型槽底板为安装基座,使用直径400mm的微型桩作为抗浮桩,并使微型桩主体桩身的80%~90%置于中风化花岗岩内,嵌岩深度大,不仅使抗浮结构布置的更加密集,增加了抗浮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抗浮结构由于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了抗浮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大直径桩基,增加桩基数量的基础之上,工程量因桩基直径较小反而减小了,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直径400mm的抗浮桩采用高压潜孔锤成孔、长螺旋钻机压灌混凝土成桩的组合工艺施工,无需钢护筒及泥浆护壁,一次多根桩基成孔后统一批量灌注。具有成孔速度快、混凝土压灌成桩质量好等特点。

    大面积土方夯实施工中平整度的测量控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026695.4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土方回填夯实施工中平整度的测量控制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土方待夯实的施工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区,全站仪,红外监测设备,土方回填夯施工数据生成模块;所述监测区为方形,所述监测区设置在施工区之外且覆盖所述施工区;所述全站仪用以测量监测区四个角端的顶点坐标位置,并将顶点坐标位置传输至土方回填夯施工数据生成模块;所述土方回填夯施工数据生成模块用以生成监测区平面图和土方回填夯实施工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面对大面积土方回填夯实时,无法精准掌握夯实平整度,难以保证土方整体回填效果的问题。

    土样切分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70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725262.4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样切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单元、拾料单元以及分别设于支撑框架单元上的顶升单元和切分单元,切分单元设于顶升单元的上方且与顶升单元同轴布设,固结筒用于土样的预先压制装填,通过将固结筒固定设于顶升单元和切分单元之间,进而在顶升单元的顶升作用下,将固结筒内的压制土样沿固结筒的轴向向上顶出并在切分单元的作用下将顶出的压制土样切分,拾料单元用于弹性夹持切分后的压制土样并将切分后的压制土样转移。本发明的土样切分装置,压制土样在从固结筒取出的同时被切分单元切分,避免了现有的采用手动转移切分后的压制土样导致在转移过程中对压制土样造成大的扰动,室内试验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土样切分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70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25262.4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样切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单元、拾料单元以及分别设于支撑框架单元上的顶升单元和切分单元,切分单元设于顶升单元的上方且与顶升单元同轴布设,固结筒用于土样的预先压制装填,通过将固结筒固定设于顶升单元和切分单元之间,进而在顶升单元的顶升作用下,将固结筒内的压制土样沿固结筒的轴向向上顶出并在切分单元的作用下将顶出的压制土样切分,拾料单元用于弹性夹持切分后的压制土样并将切分后的压制土样转移。本发明的土样切分装置,压制土样在从固结筒取出的同时被切分单元切分,避免了现有的采用手动转移切分后的压制土样导致在转移过程中对压制土样造成大的扰动,室内试验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新型混凝土试件成型模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38724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3139980.3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试件成型模具,包括:支承底板、支设于支承底板上的多块成型侧板、及连接紧固件。多块成型侧板及支承底板围设出用于浇注成型混凝土试件的试件成型腔。成型侧板与支承底板之间、相邻成型侧板之间分别凹凸配合扣接,且成型侧板与支承底板之间、相邻成型侧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紧固件可拆卸式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混凝土试件成型模具中,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试件成型腔中的渗漏,避免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改变,进而提高混凝土试件的成型质量,最终提高混凝土试件拉伸性能试验的试验精度;另一方面,本新型成型模具可实现快速安装,且拆模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试件制作繁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