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6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79905.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铀芯块及其制备方法,二氧化铀芯块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造孔剂0.1~0.3wt%、润滑剂0.1~0.3wt%、添加剂A0.03~0.15wt%、添加剂B 12~15wt%,余量为二氧化铀;添加剂A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为IVB族、VB族、VIB族或VIIB族的元素,添加剂B为八氧化三铀;制备方法:S1、混料:将造孔剂、添加剂A、添加剂B和二氧化铀进行混合;S2、制粒:进行第一次压制并采用筛网过筛,再加入润滑剂进行混合;S3、成型:进行第二次压制;S4、烧结:将生坯在一定烧结气氛、烧结温度下进行烧结。本发明避免了二氧化铀芯块的平均晶粒尺寸过大,提高了二氧化铀芯块的高温塑性变形能力,可有效降低PCI效应导致的燃料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5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0060210.3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应变测量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可适用于在高温液态金属介质中对测试样进行测量,其特征在于,疲劳应变测量装置包括分开固定连接在测试样的标距之间的第一横梁支架和第二横梁支架,在第一横梁支架上固定安装的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位移传感器,以及一端与位移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支架固定连接的延伸杆。通过第一横梁支架和第二横梁支架直接将测试样的变形位移量传递至位移传感器,进而可以直接得到测量数据,无需对测量数据进行多次繁琐校正,测量稳定性、精度和可靠度与材料种类、温度和液态金属流速等外部因素无直接依赖关系,能适应多种复杂试验环境的测量要求,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8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64383.3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锆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包括:S1、以ZrC粉体、烧结助剂和分散剂为原料,制成混合粉体和混合浆料;S2、将混合粉体和燃料小球、溶剂混合,使混合粉体包覆在燃料小球的表面,形成具有包覆层的燃料小球;S3、将混合浆料涂覆在石墨纸上,将石墨纸贴合在石墨模具的内壁面上;S4、将燃料小球装入石墨模具内并进行烧结,制得碳化锆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本发明的碳化锆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惰性基体中无低熔点相引入,不影响燃料芯块的高温稳定性;提高碳化锆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抗辐照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够降低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破损风险,提高核燃料抵御事故工况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7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684083.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碳化硅陶瓷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所述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的组成包括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铪、碳化钒、碳化铌、碳化钽、碳化铬、碳化钼和碳化钨中的至少五种。上述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通过选择特定碳化物中的五种以上进行复配,能够用于碳化硅陶瓷材料之间的连接,且连接处的残余应力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69628.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力腐蚀、腐蚀疲劳与断裂韧性等裂纹扩展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苛刻腐蚀环境紧凑拉伸试样裂纹长度原位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将两个T型连接组件的短边固定在CT试样中心裂纹口两侧位置,将T型连接组件的长边头部插入转向方块一侧的通孔,转向方块另一侧的分离式欧姆夹夹持位移传递杆,位移传递杆上端部螺纹连接感应铁芯插入高温高压釜盖上面的LVDT中,在高温高压釜盖上面通过螺纹硬密封连接隔套,隔套外侧配置水冷套,LVDT通过螺纹及密封垫圈与隔套上端连接,LVDT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本发明利用柔度法拟合获得CT试样裂纹口张开位移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即可原位监测CT试样在苛刻腐蚀环境中的裂纹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9613.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拉伸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包壳管液态铅铋拉伸试验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在薄壁包壳管两端插入端塞,将上底座、下底座及夹头与包壳管两端装配,夹头放置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中心的圆形通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放置于夹头的中心孔,上底座和下底座侧面拧上水平螺杆,通过拧紧水平螺杆挤压夹头。上底座通过竖直螺杆与转接头螺纹连接装配,下底座通过竖直螺杆与样品台螺纹连接装配,形成包壳管的稳定夹持系统。加载轴的上端部与拉伸试验机连接,加载轴的下端部插设于转接头上端面开设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转接头。本发明所需试验空间小,夹持稳定,安装方便,适用于开展实际燃料包壳管液态铅铋拉伸试验,评估其液态铅铋拉伸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89020.6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渡层的核电站复合结构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核电站复合结构燃料包括由内至外紧密结合的芯部、过渡层和外层,芯部由原料A2和原料B组成,外层由原料A1组成,过渡层包括至少两层过渡分层,过渡分层的组分包括原料A1、原料B和原料A2,由芯部至外层的至少两层过渡分层中按原料质量比A1/(A2+B)逐步降低;制备方法:混料,压制外层、芯部及过渡层,组合并烧结。本发明的核电站复合结构燃料芯块中铀元素或钚元素的质量占总质量的88%~9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芯部和外层之间引入过渡层,有效避免芯部的高密度铀或钚复合材料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同时减小芯块残余应力,改善芯块内芯部和外层的界面结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128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5114.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包壳管和两个端塞,包壳管沿其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各安装孔用于安装一端塞,碳化硅复合材料连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具有预设压力的气体,且包壳管和其中一个连接于包壳管的端塞可伸入第一容纳腔;以及加热结构,加热结构设于装置本体上,用于对包壳管和端塞的连接处进行加热。上述碳化硅复合材料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一容纳腔内充入预设压力的气体,并对伸入第一容纳腔内的包壳管和端塞的连接处进行加热,使连接材料在气体氛围和加热的条件下固化并形成连接层,从而实现由碳化硅复合材料制成的包壳管和端塞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2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581653.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首先将包壳管端面内外及端塞清理干净;再将包壳管放置在电阻焊设备中送料机构上,端塞插入端塞电极杆上;再设置工艺参数;再将包壳管、带有端塞的端塞电极杆将送至焊接舱室指定焊接位置;再对焊接舱室进行充气密封操作,利用橡胶垫圈抱紧包壳管;再对焊接舱室依次进行抽真空、充氩气操作;再进行自动焊接;焊接结束后,进行复位操作,包壳管退出焊接舱室,端塞电极杆退出焊接舱室;再利用通规检测焊缝外径。上述焊接工艺能够实现ODS‑FeCrAl合金包壳管与端塞焊接,可有效防止核泄漏的发生,故其有望于取代锆合金成为新型燃料棒包壳管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82526.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及燃料组件,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包括金属管体以及复合在所述金属管体上的碳化硅纤维复合层;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嵌入所述碳化硅纤维复合层中,将所述碳化硅纤维复合层锁定在所述金属管体上。本发明的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在金属管体上设置凸起结构,凸起结构通过嵌入碳化硅纤维复合层中对其进行锁定,提高碳化硅纤维复合层在包壳上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有助于提高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的热导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