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通E字型视标进行黄斑视野测试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16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58788.6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高通E字型视标进行黄斑视野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告知被测试者始终注视屏幕中的注视点,S2.在屏幕中同时出现注视点和带有随机朝向的高通E字型视标,S3.视标出现,开始作答,S4.带有随机朝向的高通E字型视标在注视点周围多次随机出现,由测试者进行作答,S5.根据测试者的作答结果计算测试结果。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化了检测流程,利用高通E字型视标的朝向检测黄斑区的视野,不但提高了测试的敏感性,同时使得黄斑视野可以进行自测,从而用于黄斑视功能损伤疾病的筛查或者进展追踪。

    RhoA的RNA干扰靶点序列在制备治疗青光眼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43764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06296.6

    申请日:201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hoA的RNA干扰靶点序列在制备治疗青光眼药物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RhoA的RNA干扰靶点序列5’-GAAGTCAAGCATTTCTGTC-3’制备的RhoA siRNA能有效的降低RhoA mRNA的表达水平,高效下调前房组织中RhoA基因的表达量,影响应力纤维的形成,进而影响小梁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构和分布的改变,从而引起小梁细胞通道构型的变化,改变房水排出阻力,进而影响眼压,从而达到治疗青光眼的目的。

    一种视功能自测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48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30252.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视功能自测方法,利用带有3D结构光和摄像头的手机进行视功能的自测,利用摄像头检测眼部到屏幕的距离,利用距离使得在手机的屏幕上模拟出视功能检测场景,根据距离的不同在屏幕上显示出合适大小的视标,利用3D结构光和摄像头进行眼动追踪,利用眼动追踪检测眼球运动,利用眼球的运动进行自测的应答。本发明创新的将人脸识别、眼球追踪和自动测距结合,实现了视功能的自测,改变了视功能检测需要他人辅助,并且只能在较为专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并且大大的提高了测试的精准性,减小认为误差;本发明结合最小分辨视角与实际眼部到屏幕的距离,调整视标大小,从而实现视功能的自测,并自动显示测试结果。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43763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05957.3

    申请日:201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该药物以RNA干扰序列RhoA siRNA作为活性成份,所述的RhoA siRNA的正义链为5′GAAGUCAAGCAUUUCUGUC dTdT 3’,反义链为反义链为3′dTdT CUUCAGUUCGUAAAGACAG 5′。根据本发明的RhoA的RNA干扰靶点序列5’-GAAGTCAAGCATTTCTGTC-3’制备的RhoA siRNA能有效的降低RhoA mRNA的表达水平,高效下调前房组织中RhoA蛋白的表达量,影响应力纤维的形成,进而影响小梁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构和分布的改变,从而引起小梁细胞通道构型的变化,改变房水排出阻力,进而影响眼压,从而达到治疗青光眼的目的。

    吡非尼酮在制备防治眼科手术后增殖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滴眼液

    公开(公告)号:CN102349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28845.2

    申请日:201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非尼酮在制备防治眼科手术后增殖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滴眼液。本发明将吡非尼酮配制成滴眼液,经过实验发现,其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较好的眼内组织穿透性,能抑制HLECs的迁移和增殖,在作用范围(0~1mg/ml)内对HLECs无细胞毒性,吡非尼酮在0~1%范围内,在眼部连续用药,一个月内用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吡非尼酮可延缓兔眼Phaco术后PCO的发生,减少HLECs的增殖,减少PCO对光学区的遮挡,且PFD应用于兔眼Phaco术后未见明显眼表损伤或术后炎症加重,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本发明的吡非尼酮可以用于防治眼科手术后增殖性疾病,特别是白内障术后发生的后囊膜混浊。

    一种VR虚拟现实交互眼科视野检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2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07913.0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R虚拟现实交互眼科视野检测设备及方法,所述检测方法为:检测开始时,检测者输入个人信息和选择检测部位后,戴上VR眼镜;VR眼镜中会构建3D虚拟场景,让检测者置身于黑暗的球体的内部;检测者视野正前方将出现一个瞄准点A;检测者需将VR眼镜的焦点一直聚焦在瞄准点A上,用余光观察瞄准点A周围30度视野内显示闪烁的刺激点,看到刺激点后按上操作手柄的按钮;重复操作直至检测结束,控制系统将自动上传检测数据至云端服务器中,由云端服务器分析计算得到检测结果,并将该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终端供检测者查看。本发明的视野检测方法可以对患者进行视野检测,且不会受到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有利于提早实现对青光眼的检测和治疗。

    一种基于个人终端的自助视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79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716604.6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个人普通屏幕终端的不依赖于眼动仪或头戴式显示设备等外部设备的自助视野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遮蔽非测试眼,S2.测试阶段:S21.在个人终端的屏幕中出现测试点,测试者点击确认,S22.点击确认后,根据测试规则出现新的测试点,测试者注视上一步的测试点,如在注视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测试点,则测试者点击确认,如测试者无法观测到新的测试点,则在原点进行点击,S3.往复循环直至测试结束,根据测试结果生成视野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视野检测的最基本的原理,利用点击确认,以前一项测试的终点为下一项测试的起点,在屏幕上按固定规律去显示出不同的测试点,将原本固定注视于一点的视野检测,拆分成了几十个测试,灵活的出现在屏幕上,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视野检测报告。

    一种用于自测的视力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043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68319.7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自测的视力表及其使用方法,视力表中的“E”形视标,采用的是三划等长的正方形,并且采用高通分辨设计,边界:核心:边界=1:2:1,E字母的平均亮度(黑色核心和白色边框)与灰色背景的亮度匹配,对比度:100%,自测时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每次测试是显示一行5个视标,且各行的视标间距为该行一个视标宽度,从LogMAR 1.0至logMAR-0.3,共14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从首行开始,每行抽取1个视标作答,S2.回答正确进入下一行,S3.回答错误,返回上一行,出现一整行视标,S4.若回答出现1处错误,进入下一行;如果回答出现2或3处错误,进入上一行;出现4处或以上错误,终止测试。

    基于两眼间对比度调控下物像不等的心理物理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55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6582.3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两眼间对比度调控下物像不等的心理物理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拟双眼分视条件下左右眼别分别呈现不同大小的视标图形,受试者比较并调整至两图形视标主观大小相等后,计算并测量获取两图形实际大小差值,多次重复测量两图形实际大小差值,多个大小差值的均值为测量所得物像不等测量值;2)调控两眼间的对比度对弱视患者以及单纯屈光参差性患者的物像不等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对比度条件下物像不等测量值的差异。3)通过调控背景光亮度,比较在不同背景光亮度下物象值测量差异。本发明结合双眼间对比度调控的特点全面评价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以及单纯屈光参差性患者两眼间物像大小差异,以此获取到不等像值。

    一种视功能自测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48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0130252.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视功能自测方法,利用带有3D结构光和摄像头的手机进行视功能的自测,利用摄像头检测眼部到屏幕的距离,利用距离使得在手机的屏幕上模拟出视功能检测场景,根据距离的不同在屏幕上显示出合适大小的视标,利用3D结构光和摄像头进行眼动追踪,利用眼动追踪检测眼球运动,利用眼球的运动进行自测的应答。本发明创新的将人脸识别、眼球追踪和自动测距结合,实现了视功能的自测,改变了视功能检测需要他人辅助,并且只能在较为专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并且大大的提高了测试的精准性,减小认为误差;本发明结合最小分辨视角与实际眼部到屏幕的距离,调整视标大小,从而实现视功能的自测,并自动显示测试结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