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酸锌空心微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242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5525.1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锌空心微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硫脲溶液加入到醋酸锌溶液中,混合均匀,在温度为100~220℃条件下水热反应6~30h,制备出单分散硫化锌微米球;将单分散硫化锌微米球干燥,在搅拌下依次加入乙醇、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搅拌后,制备出单分散硫化锌@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球,干燥后在800~1000℃中煅烧18-48h,得到硅酸锌空心微米球。本发明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硫化锌微米球,再将硫化锌微米球进行二氧化硅包覆得到硫化锌@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球,最后煅烧得到硅酸锌空心微米球;制备方法新颖,反应过程不需表面活性剂,所得颗粒纯度高,尺寸可控、均匀,分散性好。

    一种硅酸锌空心微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242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015525.1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锌空心微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硫脲溶液加入到醋酸锌溶液中,混合均匀,在温度为100~220℃条件下水热反应6~30h,制备出单分散硫化锌微米球;将单分散硫化锌微米球干燥,在搅拌下依次加入乙醇、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搅拌后,制备出单分散硫化锌@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球,干燥后在800~1000℃中煅烧18‑48h,得到硅酸锌空心微米球。本发明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硫化锌微米球,再将硫化锌微米球进行二氧化硅包覆得到硫化锌@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球,最后煅烧得到硅酸锌空心微米球;制备方法新颖,反应过程不需表面活性剂,所得颗粒纯度高,尺寸可控、均匀,分散性好。

    一种具有取向结构的纳米片状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6046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793115.6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取向结构的纳米片状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钛源加入反应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烷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经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A;向氢氧化锂溶液中加入前驱体A,经过水热反应合成前驱体B;将前驱体B进行煅烧处理,即可获得具有取向结构的钛酸锂纳米片。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锂材料具有利于锂离子迁移的取向结构通道,锂离子沿着该取向通道迁移能够降低能量消耗,同时,该钛酸锂材料为纳米片状结构,二维片状纳米结构可有效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由此,可促进离子的快速迁移,提高材料的快速充放电能力,使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于功率型动力电池中,解决了现有钛酸锂材料存在的离子迁移率低的瓶颈问题。

    一种应用于彩色电子纸的核-壳结构荧光电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696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053451.4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彩色电子纸的核‑壳结构荧光电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白色电泳颗粒SiO2为核,以掺杂稀土离子的Sr3B2O6为壳,其化学式为:SiO2@Sr3‑xB2O6:xLn,Ln=Eu3+、Tb3+、Ce3+或Dy3+,x为掺杂离子Ln的浓度,取值范围为:0.001≤x≤3。本发明的电泳颗粒粒径均一,直径为300~400 nm,具有良好单分散性和球形形貌,有助于提高粒子在电泳液中的稳定性和迁移速率。Sr3‑xB2O6:xLn壳层使得白色电泳粒子在电子纸内置近紫外光源的激发下,可以显示红光、绿光、蓝光等,从而实现非激发状态下的黑白显示和激发状态下的彩色显示,避免了多粒子体系带来的器件和控制程序的复杂化。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电泳颗粒,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温度低,所用原料廉价易得,环境友好,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白光LED用铽掺杂锗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44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50022.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LED用铽掺杂锗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组成通式表示为:CaY2-x-yLnyGe4O12:xTb3+,其中,Ln为Sc、Gd、Lu和La中的一种或多种,x、y分别为掺杂离子摩尔比系数,取值范围为:0.01≤x≤2.00,0≤y≤2.00。本发明以锗酸盐为基质,以Tb3+离子为激活离子,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以锗酸盐为基质的铽离子掺杂的绿色荧光粉。该绿色荧光粉的激发光谱覆盖300~400nm波段,几个主要激发峰在312nm、340nm、351nm、369nm和377nm附近,其发射光谱覆盖450~650 nm范围,主峰在487 nm、543nm、583nm和618nm附近,能够在近紫外或蓝光激发下发出绿光,发光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发光效率高,适合白光LED使用。

    一种应用于电催化的掺杂碳封装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3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080604.6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催化的掺杂碳封装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式为:MxSy@NOSC,M为Fe、Co或Ni,x、y为硫化物系数,取值范围分别为:9≤x≤1,9≤y≤1。本发明掺杂碳封装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纳米球,保证结构特性的前提下,寻找得到了一种可以通过高温碳化一步合成掺杂碳包裹的过渡金属纳米球,将其应用于电催化水分解,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大大降低析氢和析氧反应的过电位,提高氧还原反应的选择性。本发明强调三掺杂(N、O、S)的碳包裹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微米球,合成方法简单独特且适用生产的规模化。

    一种应用于WLED器件的单离子掺杂的白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457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11975.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WLED器件的单离子掺杂的白色荧光粉,其化学式为:A3B'B''2O9:xRE3+,A为碱土金属,B'为低价态过渡金属,B''为高价态过渡金属;x为掺杂离子摩尔比系数,取值范围分别为:0.001≤x≤0.999;RE3+为三价掺杂离子,选自Sm3+、Tm3+、Eu3+、Ga3+、La3+、Sc3+、Y3+。本发明的WLED用白色荧光粉,在保证结构特性的前提下,寻找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单个三价离子掺杂的单基质白色荧光粉,所制获的材料暖白光的发光强度高,并且其具有宽的发射(400 nm-850nm)和高的显色性以及较好的色稳定性。

    一种TiO2-B纳米晶镶嵌的锐钛矿超薄微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28708.0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B纳米晶镶嵌的锐钛矿超薄微米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在乙二醇溶液中以钛酸四丁酯,KOH,LiOH为原料,首先制得钛酸锂钾超薄片球前驱体,经水热离子交换及高温煅烧后得到TiO2-B纳米晶镶嵌的锐钛矿超薄微米片球结构。本发明的微米片球具有丰富的锐钛矿/TiO2-B相界面,并具有超薄片层结构,表现出可观的界面储锂容量以及较好的电荷传输能力,使得材料在3400和8500 m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仍拥有180和110 mAh g-1的高比容量,适用于作为快速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一种钛酸/二氧化钛混合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674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153897.8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二氧化钛混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预先合成的层状结构的钛酸锂钾和浓度为0.1~0.5mol/L的醋酸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倒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热反应釜,在100~140℃温度条件下水热反应2~18h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白色产物,用蒸馏水洗涤,放入干燥器中室温干燥,获得具有多级结构的钛酸/二氧化钛混合纳米材料。该方法制得的二氧化钛/钛酸混合材料是一种多级结构的、具有吸附和光催化双重功能的纳米材料,可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中。

    一种单分散钛酸钡多面体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2522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041124.3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钛酸钡多面体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将钛酸四丁酯滴入醇类表面活性剂中,混合均匀,形成溶液A;将氢氧化钡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溶液A和溶液B体积比为9∶1~1∶9,再加入氢氧化钠,在温度为100~240℃条件下水热反应5~120h,得到纳米钛酸钡多面体颗粒。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合成钛酸钡多面体纳米颗粒,合成方法简单,与其它湿化学方法相比具有环境友好、低温、不需煅烧等优点。该方法所得钛酸钡多面体颗粒纯度高,颗粒尺寸可控、均匀,分散性好,使用时无需进一步表面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