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5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69212.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储热及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太阳能与中深浅层地热能的跨季节储热及供热系统及方法,包括跨季节储热系统、供热系统以及用户端;跨季节储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中深层地埋管、跨季节储热水箱、热泵;供热系统包括浅层地埋管、中深层地埋管、跨季节储热水体、热泵、板式换热器。非供暖季节,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太阳能以水的显热形式储存在水体中;浅层地埋管系统在春季开始启用,中深层地埋管系统在冬季耦合浅层地埋管以及储热水体通过板式换热器为用户侧进行供暖。本发明利用太阳能、中深层地热和浅层地热共同进行储热供热,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持续、稳定、高效利用,构建了低碳、清洁的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8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4141.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跨季节储热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池和深部含水层联合跨季节储热系统及方法,包括储热水池供暖子系统和深部含水层供暖子系统;储热水池供暖子系统由储热水池、温度传感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热泵机组、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五水泵、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构成。深部含水层供暖子系统由热井、冷井、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六水泵、第七水泵、第十阀门、第十一阀门构成。本发明耦合储热水池供暖系统和深部含水层供暖系统,结合太阳能和地热能,实现夏热冬用,不仅满足能源供给需求,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还减少水池的建设面积,充分利用含水层储热的优势和地热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3918.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V20/17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估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屋顶光伏安装潜力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利用无人机拍摄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的已安装屋顶光伏的建筑的航拍影像,包括正射俯视图、水平侧视图,结合屋顶/光伏识别模型,统计出图像中各建筑的屋顶面积、光伏面积,光伏面积与屋顶面积之商为屋顶可利用系数,从而总结出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屋顶可利用系数。该系数更贴近实际值,相比100%利用或是3D阴影分析都更加全面实际,而目前简单乘系数的方法中,系数的取值并不完善科学。结合屋顶识别模型,识别出区域内的建筑物屋顶面积;根据POI数据确定房屋建筑的功能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28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334780.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D11/02 , F24D18/00 , F25D17/02 , F28C1/00 , H05K7/20 , F24D101/1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温控及余热回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温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建筑群、供能系统、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同时与建筑群、数据中心连接,温控系统适于冷却数据中心,且适于为建筑群供暖,温控系统包括蓄热件,蓄热件同时与建筑群、数据中心连接,蓄热件适于吸收并存储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且适于利用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为建筑群供暖;供能系统,与温控系统连接,适于为温控系统提供能量。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温控及余热回收系统,将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用于为建筑群供暖,有效利用了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减少了数据中心的碳排放,使数据中心和建筑群组成的系统整体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428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34780.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D11/02 , F24D18/00 , F25D17/02 , F28C1/00 , H05K7/20 , F24D101/1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温控及余热回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温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建筑群、供能系统、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同时与建筑群、数据中心连接,温控系统适于冷却数据中心,且适于为建筑群供暖,温控系统包括蓄热件,蓄热件同时与建筑群、数据中心连接,蓄热件适于吸收并存储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且适于利用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为建筑群供暖;供能系统,与温控系统连接,适于为温控系统提供能量。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温控及余热回收系统,将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用于为建筑群供暖,有效利用了数据中心产生的热能,减少了数据中心的碳排放,使数据中心和建筑群组成的系统整体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99408.8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T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管、换热系统及地埋管的使用方法。一种地埋管,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进水口;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间隔设置,所述出水管设有出水口;水平管结构,包括浅层水平管和深层水平管,所述浅层水平管、深层水平管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第一启闭结构,所述第一启闭结构设于所述进水管内,所述第一启闭结构的高度低于所述浅层水平管;第二启闭结构,所述第二启闭结构设于所述浅层水平管内。本发明解决地热换热系统需要多种设备配合,投资大、结构复杂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地埋管、换热系统及地埋管的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4229.0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电能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20/70 , G06V10/764 , G06V10/54 , G06V10/26 , G06V10/70 , G06V10/80 , G06V10/52 , G06F18/2415 , G06F18/243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割及图像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阶段,首先获取特定季节的遥感影像,经过去云处理、多尺度分割等操作,将图像由像素组成转换成由对象组成,得到大量分割斑块;随机森林模型训练阶段,首先目视解译这些斑块,手工标注出集中式光伏电站斑块,制作集中式光伏电站数据集,结合选取的特征训练随机森林模型,经过验证和测试,得到完整的性能良好的随机森林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应用阶段,将待预测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过程后输入到随机森林模型中,即可自动识别集中式光伏电站。本发明利用多尺度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是一种基于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OBIA),消除了基于像素分类产生的“椒盐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64451.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电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7/62 , G06V10/774 , G06F17/18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影像与地形数据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容量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对Sentinel遥感影像进行识别,根据光谱特征,包括各光谱波段均值、NDVI与NDWI等指数,经过光伏自动识别后得到光伏分布位置,同时整合DEM影像提供的高程数据计算地形坡度值,然后利用影像分辨率,地理纬度等参数计算光伏影像面积,倾斜角、方向角、安装间距等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已知光伏规模大小,光伏材料等参数,与少量已知光伏电站的安装容量构建集中式光伏电站容量的预测模型,实现了从卫星影像识别的光伏电站影像面积到实际安装容量的精准预测。本方法综合考虑了光伏电站的方向角、倾斜角及安装间距等对实际安装容量的影响,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地区,改进了基于投影面积估算容量方法的不准确性问题,为光伏电站的容量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3175.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电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跨季节储热耦合多能互补模型的微能源网系统及方法,包括风电系统、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电锅炉、电网、锂电池、倒梯形储热水池、基岩储热装置、热泵、板式换热器、电制冷机组和溴化锂制冷机组。本发明中输电支路并网不上网,减轻电网负担,维护电网稳定性。燃料电池工作状态由输电支路控制,余热用于供热支路。设置不同阈值,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成本及运行效率,在不同电负荷情景下采用不同组合供电方式,提高燃料电池等设备的运行效率。采用倒梯形水池及基岩储热装置进行跨季节储热,防止水池温度过高造成较大的热损失,防止非供热期产热过剩大量热量溢出,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1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73171.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电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8D20/00 ,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3/00 , H02S40/44 , H02S40/3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与跨季节储热的低碳供热供电制冷系统,所述利用太阳能与跨季节储热的低碳供热供电制冷系统包括光伏发电与光伏/热发电集热子系统、跨季节储热子系统、与该光伏发电与光伏/热发电集热子系统分别连接的电锅炉及用户端用电设备、与所述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和电锅炉均连接的用户端供热水循环子系统、与所述光伏发电与光伏/热发电集热子系统和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均连接的热泵系统。本发明耦合太阳能发电集热、跨季节储热与热泵,高效实现低碳供热供电制冷三种需求,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大大减少了二次能源的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