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2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0668.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刚体变换的无砟轨道预制板精调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设计坐标得到轨道板设计坐标系;S2,通过全站仪得到轨道板实测坐标系;S3,对轨道板设计坐标系和轨道板实测坐标系进行向量转换;S4,求解旋转向量;S5,计算平移向量并进行精调。本发明的方法对于自动化精调设备更易于实现,减少轨道精调过程中的工机具的数量,提高精调效率,提高轨道精调精度。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轨道精调的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员误差的引入,还能减少精调过程中的工人数量,降低精调成本。提升了轨道精调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推动轨道工程建造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080980.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轨道温度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铁路轨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方法主要包括在监测区域布设红外摄像机、温度传感器及温度识别标靶等装置,采集监测对象辐射亮度图像、活动黑体快门辐射亮度图像、合作黑体的辐射亮度图像及温度;通过以定标黑体为基准,确定辐射亮度与能量灰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图像转换及非均匀性校正,生成能量灰度图;基于合作黑体的辐射亮度图像及温度,修正能量灰度图;再通过拟合计算,求解得到监测对象的温度。本方案提高了轨道温度监测的精度及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了铁路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保障了铁路运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7702.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广宁 , 姚一鸣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昆 , 王伟华 , 金占东 , 高志国 , 杨军 , 王汉民 , 孙永华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空间坐标系并放入生成的道床单元三维模型;S2,构建道床单元中道床的下层筋分布;S3,对不同股道的轨枕进行分组,并对得到的轨枕组进行排序,得到顺序轨枕组;S4,计算得到道床的中层筋分布;S5,计算得到道床上层筋分布;S6,再次判断所述道床单元的类型,构建无底座道床钢筋分布;S7,构建底座的钢筋分布和组合结构的钢筋分布。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BIM模型内的信息和三维形式,根据道床和底座的实际结构智能创建钢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操作繁琐、难以修改、逻辑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31488.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板尺寸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属于铁路轨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确定轨道的目标曲线半径和目标超高顺坡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曲线半径和所述目标超高顺坡率对应的轨道板的目标长度;基于扣件宽度、承轨台宽度和所述轨道所位于的施工空间的作业范围,确定所述轨道板的目标宽度;基于轨道板的配筋数量,确定所述轨道板的目标厚度;将所述目标长度、所述目标宽和所述目标厚度作为所述轨道板的尺寸。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板尺寸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设计出不同尺寸的轨道板。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43759.1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监测设备施工方法,包括现场踏勘,确定仪器、设备的安装方案与布线方案;仪器、设备安装,将通信供电数据处理集成设备安装在机柜内,再将机柜和传感器安装在预设的安装位置;接线与布线,采用电缆桥架与钢软管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线缆,汇聚于机柜;位移标识喷涂,在视频监测靶点喷涂清晰且便于识别的位移标识;防水防锈处理,采用硅酮密封胶在螺栓孔、防护装置缝隙处进行防水防锈施工作业;本发明通过形成一套合理的监测系统施工作业流程及方法,提高了监测系统施工作业效率,增强了监测系统施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10669.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无缝线路智能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设计资料,创建包含线路和桥梁信息的铁路BIM模型;S20,从S10得到的铁路BIM模型中获取建模参数;S30,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S40,利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取的相关特性计算无缝线路的设计指标值;S50,根据设计指标值调整设计方案直到满足设计标准;S60,将S50得到的无缝线路的设计方案通过BIM模型的方式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本发明通过利用BIM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避免了人工手动输入参数会造成的错误,数据处理自动便捷,大大提升线路设计效率,还实现了高效的人机交互和数据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28555.7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配筋智能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0、确定无砟轨道的下部基础形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并选择结构配筋对象;S20、获取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无砟轨道结构尺寸参数、无砟轨道材料参数和环境参数;S30、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所述有限元计算模型用于计算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荷载计算结果;S40、利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无砟轨道结构的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形式;S50、针对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形式进行钢筋量进行迭代计算并进行控制指标判断和检算;S60、对多元化计算结果与结构配筋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和输出。本发明可建立无砟轨道结构参数化、精细化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和准确度,同时也提升了无砟轨道结构配筋设计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536385.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青岛零一动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道床物联网大数据总线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一种轨道交通道床物联网大数据总线传输方法包括:非广播控制指令,主机发送控制指令至指定从机;指定从机根据控制指令执行操作;广播控制指令,主机发送指令至所有从机,所有从机均依据指令进执行相关操作;主机通过连接有限的总线,所有从机通过总线进行连接,布线方便,传统的总线传输协议采用定长指令的方式,适合传输低频、小数据的数据,并使得不等长的命令与回复可以实现,同时可以支持高于115200bps的传输速度,支撑高速度的物联网采集需求,同时又可以发挥诸如RS485等串口的长距离传输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