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8027.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伟华 , 韦凯 , 臧传臻 , 韦臻 , 程杰 , 王奇胜 , 陈长丰 , 王聚光 , 王玉昆 , 高志国 , 李中海 , 郭臣 , 蔡君君 , 武希涛 , 姚章军 , 卢宁 , 岳彤 , 李建森 , 王显 , 谢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8/213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实际运营敏感频带的钢轨谐振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铁路现场的运营条件进行运营轨道的病害特征测试,获取实际运营状态下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分别输入频域特征识别算法中,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将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通过定点理论进行优化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将谐振器设计理论、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及振动主频信息中的最低幅值输入多目标优化算法中计算得到钢轨谐振器设计参数。本发明可根据现场的主要轨道动力伤损特征,提出对应的钢轨动力谐振器动力学参数,同时实现对多个轨道病害主振频带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9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67702.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广宁 , 姚一鸣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昆 , 王伟华 , 金占东 , 高志国 , 杨军 , 王汉民 , 孙永华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空间坐标系并放入生成的道床单元三维模型;S2,构建道床单元中道床的下层筋分布;S3,对不同股道的轨枕进行分组,并对得到的轨枕组进行排序,得到顺序轨枕组;S4,计算得到道床的中层筋分布;S5,计算得到道床上层筋分布;S6,再次判断所述道床单元的类型,构建无底座道床钢筋分布;S7,构建底座的钢筋分布和组合结构的钢筋分布。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BIM模型内的信息和三维形式,根据道床和底座的实际结构智能创建钢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操作繁琐、难以修改、逻辑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4822.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的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轨道结构包括用于承受车辆荷载的钢轨;用于支撑所述钢轨的轨道板;用于将钢轨固定在轨道板上的扣件;调整机构,设置在轨道板的底部,用于带动轨道板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检轨车采集并输出的轨检数据,通过对轨检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进而控制调整机构的工作状态。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调整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轨道板高程或横向的位置的调节;控制模块包括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处理器基于轨检数据进行计算并匹配线型,并将调整数据自动下发至区段内对应的轨道板位置处,从而完成轨道竖向线型、横向线型的自动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1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41088.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修正的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属于铁路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利用有限元模型全程指导无砟轨道施工,并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桥面采用压重发,获得桥梁变形规律,保持桥梁荷载恒定,提高施工精度;采用即测即用的CPⅢ精测网,可以适应任意温度、风速下的桥址环境,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解决大跨度桥梁上铺设板式无砟轨道基底板放样及轨道板精调施工的精度不高的问题,避免实际施工与设计轨道标高误差较大而影响列车正常行驶,能够简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风险以及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28555.7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配筋智能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0、确定无砟轨道的下部基础形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并选择结构配筋对象;S20、获取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无砟轨道结构尺寸参数、无砟轨道材料参数和环境参数;S30、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所述有限元计算模型用于计算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荷载计算结果;S40、利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无砟轨道结构的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形式;S50、针对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形式进行钢筋量进行迭代计算并进行控制指标判断和检算;S60、对多元化计算结果与结构配筋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和输出。本发明可建立无砟轨道结构参数化、精细化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和准确度,同时也提升了无砟轨道结构配筋设计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10669.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无缝线路智能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设计资料,创建包含线路和桥梁信息的铁路BIM模型;S20,从S10得到的铁路BIM模型中获取建模参数;S30,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S40,利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取的相关特性计算无缝线路的设计指标值;S50,根据设计指标值调整设计方案直到满足设计标准;S60,将S50得到的无缝线路的设计方案通过BIM模型的方式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本发明通过利用BIM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避免了人工手动输入参数会造成的错误,数据处理自动便捷,大大提升线路设计效率,还实现了高效的人机交互和数据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8027.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伟华 , 韦凯 , 臧传臻 , 韦臻 , 程杰 , 王奇胜 , 陈长丰 , 王聚光 , 王玉昆 , 高志国 , 李中海 , 郭臣 , 蔡君君 , 武希涛 , 姚章军 , 卢宁 , 岳彤 , 李建森 , 王显 , 谢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8/213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实际运营敏感频带的钢轨谐振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铁路现场的运营条件进行运营轨道的病害特征测试,获取实际运营状态下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分别输入频域特征识别算法中,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将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通过定点理论进行优化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将谐振器设计理论、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及振动主频信息中的最低幅值输入多目标优化算法中计算得到钢轨谐振器设计参数。本发明可根据现场的主要轨道动力伤损特征,提出对应的钢轨动力谐振器动力学参数,同时实现对多个轨道病害主振频带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74434.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结构受力的桥梁墩台沉降限值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铁道工程运营与维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数据集;基于数据集中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实际尺寸建立桥梁‑轨道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将第一沉降值代入模型,计算得到桥梁上无砟轨道力学特性相关指标值;在模型中,在第一沉降值基础上增加沉降量;获取不同相关指标达到限值时所对应得到的第二沉降值,选择第二沉降值最小所对应的相关指标为敏感指标;计算各个桥梁墩台高度的变化量的累积值,计算累积值和第二沉降值最小值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进行不同等级的预警。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轨道结构部件受力变形为控制条件,对铁路桥梁沉降区段桥梁墩台的沉降限值进行计算并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