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械悬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9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05232.8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械悬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由输入发动机初始定位与机械悬置驾驶室初始定位进而根据机械悬置驾驶室前地板离地高度目标函数f(H0,H1,H2,H3)快速确定发动机最终定位及机械悬置驾驶室最终定位,从而实现整车正向研发过程中尺寸硬点的快速定义。本发明的引入目标函数f(H0,H1,H2,H3)使得发动机与机械悬置驾驶室定位过程以目标函数形式量化;目标明确、定位循环过程简洁明了,β、γ、α控制系数的引入使得机械悬置驾驶室车型开发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悬置驾驶室地板与发动机干涉的问题得以解决,该方法的提出大大简化了企业研发人员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对发动机与机械悬置驾驶室定位的工作量。

    一种基于四点悬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637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292027.2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点悬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由输入发动机初始定位与四点悬浮驾驶室初始定位进而根据四点悬浮驾驶室地板离地高度目标函数f(H0,H1,H2,H3)及四点悬浮驾驶室离地高度目标函数g(H0,H1,H2,H3,H4)快速确定发动机最终定位及四点悬浮驾驶室最终定位,从而实现整车正向研发过程中尺寸硬点的快速定义。本发明使得发动机与四点悬浮驾驶室定位过程以目标函数形式量化;目标明确、定位循环过程简洁明了,β、γ、α控制系数的引入使得四点悬浮驾驶室车型开发过程中容易造成四点悬浮驾驶室地板与发动机干涉的问题得以解决,该方法的提出大大简化了企业研发人员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对发动机与四点悬浮驾驶室定位的工作量。

    一种基于机械悬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9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305232.8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械悬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由输入发动机初始定位与机械悬置驾驶室初始定位进而根据机械悬置驾驶室前地板离地高度目标函数f(H0,H1,H2,H3)快速确定发动机最终定位及机械悬置驾驶室最终定位,从而实现整车正向研发过程中尺寸硬点的快速定义。本发明的引入目标函数f(H0,H1,H2,H3)使得发动机与机械悬置驾驶室定位过程以目标函数形式量化;目标明确、定位循环过程简洁明了,β、γ、α控制系数的引入使得机械悬置驾驶室车型开发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悬置驾驶室地板与发动机干涉的问题得以解决,该方法的提出大大简化了企业研发人员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对发动机与机械悬置驾驶室定位的工作量。

    一种基于四点悬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6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92027.2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点悬浮驾驶室的发动机及驾驶室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由输入发动机初始定位与四点悬浮驾驶室初始定位进而根据四点悬浮驾驶室地板离地高度目标函数f(H0,H1,H2,H3)及四点悬浮驾驶室离地高度目标函数g(H0,H1,H2,H3,H4)快速确定发动机最终定位及四点悬浮驾驶室最终定位,从而实现整车正向研发过程中尺寸硬点的快速定义。本发明使得发动机与四点悬浮驾驶室定位过程以目标函数形式量化;目标明确、定位循环过程简洁明了,β、γ、α控制系数的引入使得四点悬浮驾驶室车型开发过程中容易造成四点悬浮驾驶室地板与发动机干涉的问题得以解决,该方法的提出大大简化了企业研发人员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对发动机与四点悬浮驾驶室定位的工作量。

    一种组合式ECU支架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56148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548285.1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ECU支架集成度较低、占用车架腹面、不利于有效利用狭小安装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ECU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架外侧下端的第二安装架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架内侧前端的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部设置有内外贯穿分布的ECU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架水平并且与第一安装架垂直分布,第二安装架设置有上下贯穿分布的车架纵梁上翼面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架垂直分布在第一安装架内侧前端,第三安装架上设置有前后贯穿分布的转向油罐安装孔,整体装置制造简单,可集成式安装ECU和转向油罐,节约安装空间,减少零部件数量。

    重型汽车多功能支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65249U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20293797.6

    申请日:2010-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车多功能支架,包括包括一体结构的采用圆弧过渡相连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上半部分上设有成菱形布置的与车架纵梁连接的四个侧面连接孔、两个减重孔、一个用于焊接转向销轴的凸台,凸台的周围均布有若干凸台加强筋,其中一个减重孔的两侧纵向对称的设有一对对称加强筋;所述下半部分的上表面上设有与车架下翼面连接的孔,下半部分主体为内部为空腔的盒体结构,盒体结构侧面上设有贯穿的工艺孔和与板簧连接的大孔,与板簧连接的大孔处设有与其连通的定位螺栓孔,盒体结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成梯形布置的与元宝梁相连的元宝梁连接孔,元宝梁连接孔之间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强度大幅提高,质量轻,外形美观。

    汽车用板簧压板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71724Y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20023404.7

    申请日:2009-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板簧压板装置,包括压板主体;两个U形螺栓;支架,用于将所述压板主体和前悬置减震器下端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所述压板主体和支架为整体一次锻造而成。所述压板主体上设有与所说U形螺栓相匹配的凹槽,且凹槽深度小于压板主体厚度。为了安装方便,所述压板主体的两个凹槽中间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经试验证明其在降低自重方面效果明显、成本低、可维修性好、安装方便;解决了由于采用不同厚度板簧而带来的减震器种类繁多的问题,基本达到同一车型同一减震器,大大增加了通用性,给服务站采购以及用户维修带来方便;解决由于用户私自增加板簧片数造成承载能力过大使减震器寿命降低的问题。

    汽车用侧防护栏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33988Y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20017927.0

    申请日:2009-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用侧防护栏,包括若干通过螺栓与汽车支架相连的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包括底壁、与该底壁两端连接的侧壁及连接两侧壁的顶壁,所述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滑槽,该滑槽截面形状与螺栓形状相应。为了使造型美观,本实用新型顶壁为不规则的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重量轻,采用易于加工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主体,其重量可比传统的钢结构降低50%以上外形美观,顶壁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形状,表面处理后外观明显优于槽钢或方管结构,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对于不同轴距的车辆,只要控制主体的长度就可以使用,滑槽结构,易于前后安装调整。

    轻型载货汽车用多功能组合式翼子板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9056406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480966.9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一种轻型载货汽车用多功能组合式翼子板支架,包括底座,底座固定连接支撑管梁的一端,支撑管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举升泵支架,支撑管梁上固定连接翼子板安装板和空滤器安装支架,空滤器安装支架位于翼子板安装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简易管梁和巧妙折弯设计的钣金件共同构成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翼子板支架,具备集成化特征,能同时安装翼子板、空滤器、举升泵,支架数量减少,降重效果明显;安装点少,空间占用需求低;各部件无干涉,安装方便,支架强度、模态均能满足要求。

    一种功能集成式轻量化前下防护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8400466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842287.5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为了解决前下防护安装空间不足、零部件安装易产生干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能集成式轻量化前下防护总成,包括前下防护横梁、固定连接于前下防护横梁上方左右两侧的两组支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板内侧面的L形连接板,前下防护横梁与支板之间连接有垫板,支板上设置有L形连接板安装孔、保险杠安装孔以及位于L形连接板上方的车架腹面安装孔,L形连接板上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和与L形连接板安装孔对应分布的支板安装孔,通过集成保险杠和牵引钩,省略保险杠支架和牵引钩安装螺栓,节省空间,有效的解决了与驾驶室悬置、转向器干涉车架前端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