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04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274701.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誉仁 , 贾磊 , 彭波 , 宋春雨 , 石小亮 , 张鑫桥 , 吴迪 , 刘敏华 , 朱永贵 , 姚世东 , 顾春辉 , 张庆利 , 孔文秦 , 王金昌 , 熊艳丽 , 王锦锋 , 崔娴娴 , 田甜 , 石铄 , 乙冉冉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运输的被动式回收锁紧装置和使用方法,将回收锁紧装置主动端和被动端对齐后插入,主动端和被动端中的半圆柱销被迫旋转,迫使紧固弹簧蓄能,插入到位后,主动端和被动端中的半圆柱销啮合,同时在紧固弹簧的驱动下旋转归位,锁紧完成,另外,在返回地面后,维护人员可通过按压压杆,实现手动快速解锁。本发明解决了载荷从轨道返回地面过程中与飞行器的连接问题,降低了载荷与飞行器的连接难度,保证了载荷能够在飞行器返回过程中与飞行器可靠连接,同时飞行器能够在返回地面后快速卸载载荷。本发明回收锁紧装置可重复使用,主要应用于空天飞行器携带物品从轨道返回地面过程中,使物品便捷可靠安装于飞行器舱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57897.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的铺层优化方法,属于飞行器结构机构设计领域。本发明根据所需要优化的复合材料结构在PATRAN中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设置好优化目标、约束条件、设计变量等基础参数,从而实现后续用PCL语言对其进行优化算法嵌入,优化目标、约束条件、设计变量等内容细化,最后建立可以用于NASTRAN调用的复合材料结构铺层优化模型文件,从而完成对复合材料结构铺层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7634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7740.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16 , B64C25/60 , F16F9/3221 , F16F9/3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回油腔变油孔的起落架缓冲器设计方法,在现有起落架缓冲器的基础上,将在活塞杆上支撑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贯通的凹槽;在缓冲器外筒的内表面沿周向设置多个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缓冲器行程段;由功量曲线获取现有起落架缓冲器的油峰F1和气峰F2,调整油峰F1所处行程附近的缝隙的面积An,直至油峰F1与气峰F2相当;计算功量曲线上油峰F1和气峰F2之间的最低值F0,如果F0显著小于F1和F2,则减小F0所处行程附近的缝隙的面积An;计算缓冲器效率,如果满足要求则确定缓冲器外筒上的凸起尺寸。本发明的方案在较小的设计空间内实现了变油孔设计,在小型飞行器起落架高效率缓冲器设计上有着较好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0981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559432.6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内置铰链式空间舱门展收机构,驱动轴系(401)通过轴系支座(402)固连到舱门边界结构(1)上,凸轮摇臂(40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系(401)和连杆(404)铰接,连杆(404)的另一端与舱门连杆支座(405)通过铰接,舱门连杆支座(405)与舱门固连。凸轮摇臂(403)上设有凸轮槽,滑杆支座(407)固定在舱门边界结构(1)上,滑杆支座(407)与直线滑杆(406)配合形成直线运动副;直线滑杆(406)通过销钉轴(409)与所述凸轮槽连接,凸轮槽与直线滑杆(406)、滑杆支座(407)、舱门铰链轴(408)、销钉轴(409)构成凸轮机构。本发明通过将舱门铰链布置在防热层内部,利用连杆和凸轮的复合运动机构,避免了结构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0358772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485450.X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66
Abstract: 一种自限位四连杆空间机构,包括上摇臂(1)、下摇臂(2)、前臂(3)、基座(4)、弹簧片(5)和电机驱动单元(6),前臂(3)的一端固定有效载荷(7),前臂(3)的另一端与上摇臂(1)一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前臂(3)的另一端还与下摇臂(2)的一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上摇臂(1)的另一端与基座(4)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同时下摇臂(2)的另一端也与基座(4)铰接并形成第四铰接点,四个铰接点的连线构成一个封闭的四边形。基座(4)固定安装在飞行器结构(8)上,电机驱动单元(6)驱动下摇臂(2)绕第四铰接点转动,弹簧片(5)固定安装在下摇臂(2)两侧实现上摇臂(1)和下摇臂(2)在极限位置的锁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3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1158941.8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动机构的口盖锁装置,包括设置在口框上的锁孔以及设置在口盖上的限位块、锁芯、弹簧、连杆、锁杆和导向环。本发明采用双滑块机构,锁芯为一个滑块,锁杆为另一个滑块,在解锁结构的作用下,本口盖锁装置将垂直于口盖平面的锁芯直线运动,通过连杆的传递转化为口盖平面平行的锁杆直线运动,解锁结构头部耳片厚度根据锁芯解锁行程设计,锁芯运动到位后,解锁结构在中间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张开,减少人为判断解锁到位的环节,简化了解锁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80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9424.2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S2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电池阵双轴对日定向机构,该机构包括α轴驱动装置和β轴驱动装置,α轴驱动装置和β轴驱动装置垂直安装并通过U形法兰连接,定向机构可以绕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旋转,使得对日定向机构采用正交一体化α、β轴的电机驱动装置组合传动方式,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能够可靠地应用于太阳电池阵双自由度对日定向的在轨重复展开、收拢及电池阵的对日定向操作,解决了太阳电池板的双自由度对日定向问题,保证太阳电池阵能够在航天器发射、机动飞行、返回过程中保持收拢状态,同时能够在航天器在轨飞行时完成双自由度对日定向驱动与控制,使太阳电池阵能够完成正常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09082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240148.4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网格门户配置系统及配置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插件对象、宿主框架、WEB应用服务器和浏览器;插件对象,包括多个网格服务,用外观定义文件描述所有网格服务的显示模式,用xml文件描述所有网格服务的属性、表单信息和运行逻辑,用脚本文件描述所有网格服务的执行过程;上述外观定义文件、xml文件和脚本文件三者组成了网格服务模型;宿主框架能够调用插件对象,插件对象能够在宿主框架上实现自己的服务逻辑,而二者的交互基于一种公共的通信契约。插件与宿主框架之间的连接发生在运行时而不是编译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门户提供的功能对象与对象管理逻辑之间耦合程度,易复用,具备灵活性,能使网格门户系统配置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265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240156.9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30
Abstract: 一种虚拟试验数据对象化管理系统,系统包括试验数据类设计工具、数据库生成工具、数据管理引擎和数据导航树配置工具四部分内容。试验数据类设计工具主要用于生成试验数据类定义文件。数据库生成工具主要用于检验试验数据类定义文件的完整性、根据试验数据类定义文件创建和更新数据库。数据管理引擎主要提供对试验数据的数据管理功能和基于B/S结构的用户访问机制。数据导航树配置工具主要提供数据导航树配置文件给数据管理引擎。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只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试验数据定义为试验数据类,就可以通过该方法中提供的工具根据数据类的定义自动生成面向具体试验的数据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229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233212.6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Virtools/HLA的多通道虚拟试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多通道显示模块,HLA接口模块,表现命令缓冲模块,可视化表现控制管理模块和消息数据转换管理模块;所述的可视化系统运行在计算机集群上,所述的计算机集群包括可视化表现控制服务器和可视化显示节点,可视化表现控制服务器与可视化显示节点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相连,可视化显示节点包括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属节点,可视化显示节点上配置可视化引擎Virtools;本发明可视化方法突破HLA多通道显示系统与HLA体系架构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消息交互机制,基于Virtools SDK开发接口实现了HLA环境与Virtools引擎之间的交互控制,构建了支持HLA接口的多通道虚拟试验过程可视化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