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0280356.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卫星空间瞬时受力冲击的动量分析方法,确定当前条件下姿控推力大小曲线,确定不同喷气时长条件下姿控推力器推力大小;依次计算各推力器在各控制节拍中的冲量、卫星本体系到卫星轨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和卫星半长轴变化量;利用异常发生前后的精密轨道确定数据,计算异常前后实际的半长轴变化量,该差值如果大于设定阈值,即判定是受到空间外力冲击产生。本发明能够为卫星姿态异常定位、影响域分析、溯源分析及对撞击物质量与大小评估提供直接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1392888.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矩控制模式下的航天器飞轮退化评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电流、轴温、摩擦力矩等遥测参数;2.计算飞轮不同时间段的电流、轴温、摩擦力矩等遥测异常百分比;3.飞轮退化评估;通过在轨航天器的飞轮的特征参数的建模评估,实现了飞轮退化评估预测,为后续航天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4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29803.4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多约束条件下航天器跟踪预报方法,首先,建立测站跟踪预报航天器的几何模型,得到测站跟踪航天器的几何观测弧段集合;其次,构建航天器天线正对地姿态平稳情况下的无遮挡约束模型,确定出航天器可见的数据集合;然后,建测站遮挡的约束模型,确定出测站对航天器可见的时间数据集合;最后,计算几何观测弧段集合、无遮挡约束模型下航天器可见的数据集合和遮挡的约束模型下航天器可见的时间数据集合的交集得到满足各类约束的航天器跟踪精细预报模型,实现测站精确跟踪航天器,有效解决原地面跟踪弧段计算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392888.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矩控制模式下的航天器飞轮退化评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电流、轴温、摩擦力矩等遥测参数;2.计算飞轮2‑3个月,不同时间段的电流、轴温、摩擦力矩等遥测异常百分比;3.飞轮退化评估。通过在轨航天器的飞轮的特征参数的建模评估,实现了飞轮退化评估预测,为后续航天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329803.4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多约束条件下航天器跟踪预报方法,首先,建立测站跟踪预报航天器的几何模型,得到测站跟踪航天器的几何观测弧段集合;其次,构建航天器天线正对地姿态平稳情况下的无遮挡约束模型,确定出航天器可见的数据集合;然后,建测站遮挡的约束模型,确定出测站对航天器可见的时间数据集合;最后,计算几何观测弧段集合、无遮挡约束模型下航天器可见的数据集合和遮挡的约束模型下航天器可见的时间数据集合的交集得到满足各类约束的航天器跟踪精细预报模型,实现测站精确跟踪航天器,有效解决原地面跟踪弧段计算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80356.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卫星空间瞬时受力冲击的动量分析方法,确定当前条件下姿控推力大小曲线,确定不同喷气时长条件下姿控推力器推力大小;依次计算各推力器在各控制节拍中的冲量、卫星本体系到卫星轨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和卫星半长轴变化量;利用异常发生前后的精密轨道确定数据,计算异常前后实际的半长轴变化量,该差值如果大于设定阈值,即判定是受到空间外力冲击产生。本发明能够为卫星姿态异常定位、影响域分析、溯源分析及对撞击物质量与大小评估提供直接数据支撑。
-
-
-
-
-